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詭三國 第3515章 大漢江山萬萬年

《詭三國》 第3515章 大漢江山萬萬年

;

  第3514章 大漢江山萬萬年

  荊州的軍事變,在太興十年的這個春天,就像是驚雷一般,使得豫州上下,潁川許縣,都因此而盪起來。

  冬日雨雪之後,豫州還沒迎來新春的暖意,就被這樣的消息撲滅了新年的欣喜。

  眾所周知,書生論政,那是十年八年都未必能議論出一個什麼道道來。

  崔琰表示要跑路,天子駁回,崔琰再請,天子再駁回。  

  眾人還在議論說第三次會在什麼時候,結果荊州驃騎軍出的消息就來了……

  頓時就像是在許縣投了催化劑,一下子各方的反應就加速了。

  對於天子劉協來說,對於驃騎此舉,沒有什麼怒火,那肯定是假的。

  接到了消息的時候,劉協正在後宮之中,頓時就摔了個杯子。;

  許縣的這劉協皇宮,在建造的時候,曹也還是用了心思的,將豫州潁川不家族的存積的木料都拿出來作為宮殿的材料,或許其中就有不山東士族存下來準備給自己的棺材板子?

  所以劉協的大殿,算是劉家天下的棺材板?

  誰知道呢?

  除了樑柱等大件木料之外,曹也收颳了不皿,尤其是在戰勝了二袁之後,幾乎都將二袁的私藏收颳了,送了一部分到劉協這裡來。

  所以整上來說,在生活資方面,劉協這幾年來算是相當不錯了。

  當年在長安李郭二人之時,連啃個牛骨都是臭的……

  不過呢,人總是如此。

  沒有吃食的時候,便是想著能吃一點就好了,等到有吃的時候,就想著要穿好一些了,再想著要住的敞亮些,隨後就是更多的想法,控制不住的往上撲騰!;

Advertisement

  荊州遭遇驃騎軍進攻,有人說是驃騎軍大逆不道,但是也有人說天子詔令一個發到了北面幽州,一個發到了關中,而荊州這一支驃騎軍是漢中的,沒有得到詔令,不管是幽州還是長安,都和漢中有間隔著,不能算是違抗皇命。

  話雖然也有道理,但是劉協卻依舊憤怒。

  他就像是被砸的那個杯子,就算是依舊放在桌案上,也還是個杯而已,砸了,也就聽個響。

  他這幾天來,和崔琰一唱一和,其實就是在戴著鐐銬跳舞。

  他想要借這樣的舉迫曹出來,然後當朝質問曹勞民傷財之後究竟應該負怎樣的責任?

  義正詞嚴的,堂堂正正的去,然後順勢提升崔琰。

  當然,需要崔琰的配合,懂事,擺好姿勢。

  這樣一來,劉協就反而可以順帶去安斐潛,表示看看,鬧事的曹已經理了,大家就不要鬧騰了,好好過日子吧,唱歌繼續唱,跳舞繼續跳,大漢依舊是和平友好穩定和諧的……;

  結果老曹直接了,不管劉協做什麼,就是不出現!

  雖然曹這一段時間就像是消失了一樣,但是劉協知道那老賊肯定藏在某個地方,等著跳出來捅他一刀!

  上一次許縣風波,不也是如此麼?

  結果現在好了,還沒等劉協和崔琰最終談攏價格,驃騎就冒出來攪局了!

  這讓劉協覺,真像是一口濃痰堵在嚨里!

  一切又要以軍事為重,曹得到了這麼一個機會,緩過氣來之後,說不得反手就要收拾崔琰和劉協自己!

  曹針對的或許可能只有冀州派,但誰知道會不會牽連到劉協自己上?

  若是有牽連,又是會怎樣?

  又要怎麼辦?

  現在荊州的報剛傳過來,究竟是要如何作為,總是要拿出一個主意來!;

  是保崔琰,還是轉頭

  抑或是再次招安斐潛?

  詔安的計劃,率先被劉協給否認了,因為他拿不出詔安的錢,不管是拿豫州的利益還是拿冀州的,肯定是有一部分人會跳起來反對,他也無法讓招安的計劃執行下去。

  所以只能是曹崔琰二選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保崔琰,就等於是要和曹死扛到底了,和潁川這些傢伙扯破臉來鬧上一場!

  還是反手將崔琰給賣了,出來?這倒是輕巧,只不過若是選擇這個,那麼就幾乎等同於自己砍斷了將來的道路,從此就註定是一個傀儡皇帝了!

  上位者雖然有出爾反爾的權利,但是這麼一來必然失信於民。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失信上一代,承諾當下一代,然後繼續忽悠下一代。;

  就像是米帝在大熊健在的時候,就給那些紅脖子表示他們儘管花錢,提前消費,反正國家有福利而且比大熊還好,不要怕什麼將來養老問題。等大熊死了,米帝僚就表示,那是之前的總統說的,而且都是腦大開說的話,能信麼?養老還是要靠你們自己,不過你們可以買點養老保險麼,這樣就能保證將來養老了。

  又是一批紅脖子信了,想著米帝那麼大,總不至於坑自己一個小屁民吧?

  結果就杯了。

  指數一萬二買的養老,震盪一下,當指數重新回到一萬二的時候,發現不是平本,而是到虧了百分三四十!

  別問為什麼,問就是這隻上下爬坡,也是要吃點糧食的……

  這種你太的戲法,年年都用。

  不過這種手段,只能對付手裡沒有什麼資源的屁民,想要來哥一下曹和崔琰,那就不太行了。;

  老曹同學手裡有兵,崔老匹夫口袋裡有錢。

  可是劉協呢?

  除了一張臉之外,手裡一點錢糧兵卒都沒有,口袋比臉還乾淨。

  更不用說當荊州消息傳來之後,荀彧便是立刻召開了小型會議,然後就託病在丞相府不出來了……

  且不說劉協在宮殿跳腳,就是在外界,大家也都很關心。

  不是關心荀彧的『病』,而是究竟商議了些什麼?!

  曹不冒頭,荀彧也裝病,頓時許縣之中的這些人就有些恐慌起來,覺上一次清洗的記憶,似乎又是歷歷在目了……

  這種健忘癥,也同樣是山東慣例。

  比如孔子後裔,那真是優良品質,代代相傳。

  大會小會,公開討論,私下議,許縣的士族子弟覺得還是要先丟開崔琰較好些。;

  曹雖然跋扈,霸占著許多資源,但是也替士族子弟擋著驃騎軍不是麼?

  這一次驃騎軍又手了,雖然也有一些人覺得驃騎軍好,但是同樣的,也有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山東的這些生態環境,不想要任何的變化和改變。

  大漢江山萬萬年!

  天子劉協要整治曹,但是不可能將曹手下的兵卒全部收拾了吧?若是如此,將來還指誰來打仗?如果不收拾曹手下的兵卒,那麼又怎麼可能收拾得了曹

  因此在更多的時候,這些山東士族子弟是希自己能夠占便宜,同時又不累。

  最好是曹自己,然後自己就可以了。

  至於崔琰麼……

  之前默許著崔琰鬧騰,甚至還曖昧的表示可以接崔琰上位的那些山東士族,現在就開始反悔了。因為荊州北面就是南,再往東一點就是潁川!;

  當敵人殺到了門前的時候,是自己死還是道友去死?

  這個問題,或許並不難選。

  從倒曹變倒崔,就像是春天的雨,說下就下,說變就變。

  原本一直稱病在家的士孫瑞,在這樣的局勢之下,重新出來,拜見了劉協,痛陳利害,再次闡明唯有團結一心,方能解此次厄難。

  相比較崔琰這樣的人來說,士孫瑞相對在保皇黨當中純粹一點。

  就像是保守派裡面也有左右之分一樣,士孫瑞更希是在保持大漢傳統的況下進行調整,而不是在刀槍和鮮之中妥協。

  有什麼事,朝堂上來說,說完吵完,就按照定下來的制度和約定去執行。

  這就是士孫瑞的夢想。

  年齡大一些的人,都會比較喜歡安定。;

  士孫瑞年齡也很大了,到了崔琰院落之前,即便是崔琰家中管事一再賠禮道歉,表示崔琰生病了,但是士孫瑞依舊不肯離去,就那麼站在崔琰院子大門之前。

  崔琰無奈,只能是出來迎士孫瑞。

  『國老何苦如此?』崔琰恭敬行禮,但是言辭之中多有埋怨之意,『琰如今風寒纏,不堪案牘之勞,正要辭職歸鄉……這天下大事,只有能人置,琰一愚鈍之輩,但求安穩度日即可,別無他求,國老何必來此……』

  國老,國之三老。

  不是三個老人,而是一個職位。

  就像是鄉野三老一樣,士孫瑞也是公認的國之三老。

  當然,最重要的是三老自己,別真的把豆包當作乾糧。就像是後世教育局局長,確實也管著不人,但是別以為在教育系統當大爺,就看滿世界都是孫子。;

  一般來說,但凡是朝廷要封什麼三公,都要三請,以表示尊重。

  在走這個流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將是士孫瑞推出來,表示自己才疏學淺,還是老資格的老同志比較合適……

  這個時候如果這個老同志樂呵呵的就表示,『那好,我來吧』,估計所有人就會立刻拍案而起,『什麼玩意,你個老傢伙還懂不懂遊戲規則?麻辣隔壁的,這破遊戲還能好好玩麼?!』

  士孫瑞之前都比較遵守遊戲規則,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為『國之三老』。

  但是並不是真的就真心尊重,就像是當下崔琰將士孫瑞恭恭敬敬的迎進院落之中後,便是多有些不客氣的埋怨,表示士孫老兒你這麼玩是壞了規矩……

  士孫瑞也是有些脾氣。如今大漢前途莫測,許縣之中風雲盪,朝堂社稷風雨飄搖,你個崔琰還有心來玩三請三推的遊戲?;

  這玩意老子當年就玩夠了!

  不過麼,士孫瑞今天來也不是要和崔琰吵架的,所以也就忍了脾,『崔使君,何出此言?!去年西征,大漢華殉於山野,基業盪,如今朝堂前途叵測,若無崔使君居中坐鎮,山東傾覆在即,大漢天下倒懸啊!』

  這確實是士孫瑞的心裡話。

  他年齡大了,最不喜歡的就是變

  這也是很多年輕的勇者到了年齡大的時候,就搖一變了惡龍的原因之一。

  和士孫瑞同時期的臣子,如今差不多都沒了,就連最後的朋友黃琬,也去了關中,據說水土不服,在百醫館裡面沒撐住,也沒了……

  人到老年,最怕生病。

  就算是小病,也有可能勾出其他什麼病來,然後連鎖發作,就一發而不可收。;

  如果是平常之時,士孫瑞真心不想要管什麼事了,崔琰喜歡和曹爭就去爭,劉協喜歡跳就讓劉協去跳,畢竟年齡擺在那邊,這麼些年見到各方勢力相互拆臺倒灶的事,多了去了。

  偏偏現在摻和了一個驃騎!

  他想要維護天子的原因,就是驃騎關中的制度,和大漢當下山東之完全不同。

  所以,士孫瑞不願意,他死了之後,無所謂,但是他沒死的話,他不想要看到有什麼變化,他不習慣,他不喜歡。

  就這麼簡單。

  而且士孫瑞個人懷疑黃琬死在關中,是不是驃騎謀害的?百醫館不是號稱天下名醫匯集麼?不是可去腐而生白骨麼?怎麼黃琬就不行了呢?是不是有可能黃琬說了些什麼,驃騎不樂意了,所以故意將黃琬搞死了?

  當年董卓,不也搞死了許多他不喜歡的臣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