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如今尚在燕王宮之中休整,竟不急著回長安。因而許之洐便愈發不許裴君進宮,以免被徐安看見,平白再生出別的事端來。
那徐安十分八卦,每日在宮里閑逛,就連見到宮人侍婢都能聊上幾句,看著倒像是要打探什麼事。
那夜伯贏與白芙罰,便被徐安聽到了耳中。這伯贏與白芙俱是跟隨許之洐多年的老人兒了,竟能被責罰至此,可見二人罰的引子必是對許之洐極為重要的人。
建始十一年燕王為人棄江山的事朝野盡知,據探子來報,永寧元年許之洐到燕國之后,也只對一個“表小姐”的人尤為不同。關于許之洐的親戚,許鶴儀與徐安怎會不知道,除了顧念念,他哪有什麼“表妹”“表姐”的?
因而,那日宴飲時,許之洐雖說姜姒已經死了,但徐安暗忖那表小姐便是姜姒。他千方百計地打聽宮里到底出了什麼事,聽有人小聲議論說長信殿里鎖著人呢,他便命芫華趁人不備時去長信殿查看,果然長信殿里的人便是許鶴儀一心要找的姜姑娘。
徐安飛鴿傳書至長安,把姜姒如今的形一五一十告訴了永寧帝,詢問永寧帝的意思。未收到許鶴儀的回信時,他只是佯稱路途疲累,需要好生休整一番,故而在燕王宮中逗留著。
這王宮之中好戲倒是不。
先是伏史家的小姐伏良人見宮里突然來了五位家人子,一位被冊封為側妃,一位被封了人,心中焦慮。為了討得燕王的召幸,央求的父親伏史特意組織了一場荷花宴會,極力邀請許之洐前往。
說是史府中有一大片荷塘,這時節荷花開得正好,便著人在荷塘安置了數條長案,每條長案均有七八支細頸長陶瓶,其中著一大早采摘的荷花和鮮蓮蓬,十分雅致。
就連宴會上所食,每一樣亦是以藕荷饌,像是荷香鯉魚、糯米扣蓮、荷葉羹、荷花、荷香蝦仁、瑤柱蓮藕湯,不僅味道鮮,而且雅趣十足。
宴會以荷葉為酒觴,若是有飲不得酒的眷,則煮好香茗,在這炎夏時節清心降火。
這荷花宴原本南境楚國、淮南才有,伏史年輕時因去過楚國,恰遇上荷花宴這樣的雅事,因而念念不忘。回了燕國之后,便人專門開出一大塊荷田來,遍植荷花,每年雨季一過,便要請這薊州名門族聚集荷塘,賞荷消溽。
徐安因是驃騎將軍,又奉天子之命,因而也在邀之列。
荷藕亦為“因合得偶”之意,伏史的意思,也便十分明顯了。徐安逗留燕國本便是為了等許鶴儀的信,順便監視許之洐,自然樂得驗一把燕國的風土人。
眾人對許之洐施了禮,又寒暄一番方才落了座。因雨季剛過,又在樹蔭下荷塘邊,因而涼意習習,并不覺得熱。
徐安跪坐一旁飲酒,好整以暇地等著看伏良人的把戲。自許鶴儀南面稱帝,主了未央宮,他便也在宮中見了不宮斗的花招,簡直人眼花繚。老實說,他雖是男子,是將軍,但看著人爭來斗去的,與戰場的廝殺也沒什麼兩樣。不,比戰場的廝殺要高明的多。
且不說宮里的后妃怎樣,徐安自己也娶了妻納了妾,每日也是飽妻妾爭斗之苦。
人玩起心機來,男人還是靠邊站為妥。
眾人正飲酒嘗饌,果然聽一陣清越歌聲穿層云又進重重荷塘之中,繼而一葉扁舟撥開田田蓮葉,出姿容甚好的來。
那蘭舟上的答答,輕歌曼舞間,也瞧上許之洐幾眼。髻上別著的蓮花映得花容月貌,臉蛋紅撲撲的,一綠羅與這荷塘融為一,腰間荷的绦束得是不堪一握,引人遐思。
倒似楚國采蓮一般,鮮翠滴,野趣十足。
徐安便擊掌笑道,“妙呀!”
許之洐輕晃著手中的角觴,“徐將軍若有意,本王便做主賜婚,也好盡我燕國東道主之誼。”
徐安連忙推辭,“不敢不敢,末將家中已有妻妾,豈敢耽誤伏家小姐?”
許之洐笑而不語,但見伏良人離了蘭舟,抱起滿懷的荷花蓮蓬上了岸。本從荷塘中穿來,一綠羅沾著星星點點的珠,此刻裊裊娜娜地向許之洐施了禮,巧笑倩兮,目盼兮,盈盈道,“燕王殿下長樂無極。”
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十個字,在此時的伏良人跟前已然遜三分。
這時伏母也一襲華袍笑著跪拜在地,“燕王殿下長樂無極。”
許之洐笑道,“夫人快起吧。”
伏母端莊起了笑道,“小央了史辦了這荷花宴,臣婦知道小思慕殿下已久,又拗不過,也只好腆著臉來求殿下了,只盼殿下勿怪。”
徐安不免慨,燕國民風果然開放,想不到伏母竟當著薊州城這麼多名門族的面為伏良人求嫁。
那荷葉連連無窮碧,映日荷花亦人別有一番心境。許之洐沉半晌,指尖無意地敲點著長案,“自然,先前良人在宮中伴讀時,與本王亦是淵源頗深。便封伏良人為采蓮娘子,年俸祿一千石,爵比上造,明日便進宮去吧。”
徐安心道,乾朝不管是天子還是諸侯王,皆未有過“娘子”稱號。此時許之洐獨創了采蓮娘子的名頭,雖比不得蘇采的側妃,卻又比人的位份更高,不上不下,倒足以制衡蘇采了。
伏良人心里歡喜,與伏史并伏母俱是跪地拜謝,“謝過殿下。”
徐安了然一笑,燕王暴戾荒好的名聲,只怕是這輩子都洗不清了。
戴著結婚戒指莫名其妙穿到古代,剛剛摸清自己的處境,就被華麗麗地拉去當沖喜新娘,意外發現戒指裡大有乾坤,可種出來的人蔘、豌豆怎麼全是紫色的,漂亮倒是漂亮,可能吃嗎…丈夫醒不來,婆婆沒好臉色,表小姐管著家,她的日子有點水深火熱啊…不怕,咱有空間戒指,好好地跟大夥兒鬥一鬥!
愛妃,良宵苦短,還是就寢吧。某王妃嬌媚軟語,伸手輕輕地撫摸著某王爺的臉頰:王爺,咱們不是說好了,奴家幫王爺奪得江山,王爺保奴家一世安穩,互惠互利,互不干涉不是挺好嗎!愛妃,本王覺得江山要奪,美人也要抱,來,愛妃讓本王香一個…王爺您動一下手臂行嗎?王爺您要好好休息啊!某王妃吳儂軟語。該死的,你給本王下了軟骨香!呵呵,王爺很識貨嘛,這軟骨香有奴家香麼?
青樓老鴇犯事被抓了,尚未接客的阿嬌被官府送回了舅母家。十六歲的阿嬌白淨臉,櫻桃嘴,會彈琴唱曲,會揉肩捏背,卻因喝過絕嗣湯,無人問津。隔壁的趙老太太咬咬牙,花十兩銀子聘了她,讓她給官爺趙宴平做良妾。趙老太太臨死前,抓著孫子的手再三囑咐:她隻是我買來給你曉事的玩意,你冇娶妻前先用著,將來真的談婚論嫁了,提前打發了她,彆留著給我正正經經的孫媳婦添堵!趙宴平:好。後來,趙宴平帶著阿嬌與孩子,一起去老太太的墳前磕頭。祖母啊,往後阿嬌就是你正正經經的孫媳婦了,您看可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