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繼母不慈 第79頁

《繼母不慈》 第79頁

之所以提及,褚赫輕笑,“尹三娘子那子,好是好,卻也容易吃虧,若有親姐姐在側幫著掌眼,許是婚后能更順遂些。”

謝欽若有所思。

待到回府,謝欽又給尹明毓寫了一封信,提及尹家議親之事,第二日著人送往莊子。

而與此同時,有另一封信從尹家出去,亦是直奔謝家莊子。

尹明毓先收到了尹家的信,是嫡母韓氏的。

嫡母在信中說的便是三娘和四娘議親一事,讓不要回去摻和,說四娘倒罷了,三娘非要闖一闖,旁人若是攔著,許是要生怨。

第40章

以嫡母韓氏的為人,庶都養大了,必定不會在婚事上刻意拿

信中那般說,想必是給了三娘和四娘些許選擇的權力,但三娘想選的人,嫡母不甚贊同,認為尹明毓也有可能會反對,是以才會特地來一封信。

可說是不讓尹明毓回去,們彼此卻都清楚,姐妹一場,自小到大的分,尹明毓是無法坐視不理的。

而三娘究竟想要選什麼婚事,在隨后送至的謝欽的信中,尹明毓解了

秋獵結束之后,不人家皆在議親,尹家作為謝家的姻親,在謝家主升任右相之后,亦有幾分水漲船高之勢。

Advertisement

不過尹家兩位郎君,一個早已婚育,一個婚事已定,婚期便在秋末。下一代則是太過年,想要與謝家攀上些許關系,只能將目放在尹家兩位庶出的娘子上。

先前那場蹴鞠,確實對尹家兩位娘子有一些影響,但不算壞。

在場的人都清楚,們是了渭郡主和尹明毓的牽扯,是樂縣主刻意找茬,若是真就了欺負無人理會,京中笑談一場,可憐們幾句,也就罷了,本不會多給們幾分關注。

甚至庶的婚事本就要低一些,有些人家嫌棄麻煩,怕得罪郡主,興許就是原本有意也要繞過兩人,婚事沒準兒要更低幾分。

但尹明毓出頭了,是謝家的夫人,對兩個庶妹的維護,了兩個庶妹婚事的加

謝欽信中說,有幾家家世比尹家低,不過皆是為嫡子求親,多是嫡次子、子。

除此之外,比較顯眼的兩家,一個是忠國公府的庶子齊五郎,一個是平城長公主的嫡出二孫子,趙二郎。

尹家中立,以忠國公府和平王的關系,自然不會選擇忠國公府的婚事,謝欽也并未對此贅述。

他談及較多的,是平城長公主。

平城長公主是先帝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在先帝逐鹿中原之初,嫁當時北境有些勢力的趙家,初期為先帝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后來,先帝麾下各個勢力繁雜,趙家漸漸不顯,開國后先帝封賞群臣,趙家亦有重賞,但爵位和封邑卻是落在平城長公主上,先帝只封長公主之子為世子,并未給駙馬封爵。

趙家尊榮皆系于平城長公主,是以平城長公主頗為強勢。

而之所以會以嫡次孫求娶庶出的三娘子,乃是因為趙二郎有些胎癥,每每現于人前皆面蒼白,十分文弱。

京中頗有猜測,許是壽數不足。

有幾分兒的人家皆不愿兒嫁給此子,可愿意攀附的,平城長公主又瞧不上,誰知竟然看上了尹明芮。

……

尹明毓想起那日尹明芮問的話——

“二姐姐,地位低便只能退讓嗎?”

當時那般回答,想必不能教尹明芮釋然,所以很有可能會不介意其他,只想嫁進高門。

“金兒,銀兒。”

兩婢走過來,“娘子。”

尹明毓放下信,道:“收拾行囊吧,我去與祖母請示。”

金兒與銀兒對視一眼,并不多問,立即去收拾。

而尹明毓獨自來到主院,直接道明來意:“祖母見諒,原先想著過些日子與您一道回京,正好參加娘家二哥哥的婚禮,可巧今日收到嫡母的信,娘家三妹妹正在議婚,孫媳實在惦記,便想提前回京。”

謝策只聽要走,下榻抓住的手,“不走,不走~”

謝老夫人并未對惦記娘家妹妹一事不滿,只瞧見謝策那般,便滿口酸氣道:“有曾祖母陪你還不夠嗎?”

謝策搖頭,“要,都要。”

“貪心。”謝老夫人嗔了他一句,干脆道,“在莊子上住了有些日子了,一道回京吧。”

尹明毓向謝老夫人道謝,轉便出去尋常嬤嬤,收拾東西,也派人送信回府。

當晚,他們又在莊子上留了一宿,第二日辰時中,便啟程回京。

雖說是臨時決定回京,不過并不趕行程,是以路上走得不快,及至申時初,方才到達謝府門前。

他們一進城門,便派人回府知會謝夫人,是以他們下馬車時,謝夫人已經在府外迎。

尹明毓先向謝夫人見禮,而后轉看向謝老夫人的馬車。

謝策在馬車上睡著,娘抱著他先一步下馬車,而后婢扶著謝老夫人出來。

謝夫人上前問候謝老夫人:“母親,您在莊子上可一切皆好?路上如何?”

謝老夫人面上有幾分倦,微微點頭,“皆好,你不必擔憂。”

“那便好。”謝夫人視線轉向趴在娘懷里的孫子,一怔,“策兒……怎地黑了這般多?”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