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表演科今天也想與偵探同歸于盡 第202頁

《表演科今天也想與偵探同歸于盡》 第202頁

眼看按照這個架勢, 對方很快就可以走到對面。就在這時候他們遭遇了高樓救援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強風。

就在員工大叔走到二分之一位置的時候,一陣強風突然襲來, 把原本努力保持平衡的男人吹得東歪西倒。原本勉強保持的冷靜,在搖搖墜的消防帶與一到底的高空帶來的恐懼下崩塌。員工大叔在慌張中腳一踩空了!

“啊啊啊啊——!!”年紀最小的鳴瓢椋嚇得尖起來。

目暮警幾人一下子張起來。

幸好之前做的保險措施在這時候發揮了作用,員工大叔雙手握上方的消防帶, 整個人被吊在半空, 他驚慌地掙扎著,雙在空中不斷晃

江戶川柯南一把搶過目暮十三手上的喇叭大聲喊道:“把抬起來!消防帶就在30厘米的高度, 快重新踩上去!”

恐慌中的員工大叔下意識按照對方的命令去做, 他的腳不斷往上抬, 在錯過幾次消防帶后終于有一只腳踩中了!找到消防帶讓男人的心穩了一下,很快另一只腳也踩了上去。他用力握住上方的消防帶,終于重新爬了上來。

“呼……”目暮十三了一把汗。

員工大叔也滿頭大汗,他穩了穩又重新開始走了起來。但是因為剛才差點摔下去,他這次走得更謹慎也更慢了。等他終于被目暮警他們接過去的時候,距離炸只剩下11分鐘。

Advertisement

這也意味著鳴瓢椋和花田早春奈兩人必須要在6分鐘之走過去,花田早春奈到窒息。

“……鳴瓢小妹妹,你先過去吧。”花田早春奈說這句話的時候,甚至還退后了一步。

這時候對面的江戶川柯南重新把消防帶踢了過來,花田早春奈幫鳴瓢椋固定好。拳頭鼓勵鳴瓢椋說加油,然后默默往后退了一步,離斷裂口更遠了。

鳴瓢椋握腰間的消防帶,抖著腳往斷裂口走去。夜晚高樓的風是在太大了,把服吹得鼓起,鳴瓢椋好不容易走到斷裂口卻被那可怕的高度嚇得心發

是的,哪個正常人從400m高的地方看下去不害怕啊?更何況要在搖搖晃晃的消防帶上走過去!鳴瓢椋還是個孩子呢。

鳴瓢椋手握住上方的消防帶,卻遲遲沒辦法踏出一步。

對岸的鳴瓢秋人看得十分著急,炸彈可不等人!他搶過江戶川柯南手上的喇叭大聲喊道:“椋你別害怕!有消防帶綁著不會有事的!你學剛才那位大叔一樣慢慢挪過來!沒事的!你可以的!你絕對沒問題的!”

有絕佳的炮能力,靠炮玩心理就把犯人死的可怕頭發男人鳴瓢秋人,這一刻作為老父親卻只能喊出很沒勁的鼓勵,起碼對鳴瓢椋來說真的不太行。

鳴瓢椋拼命搖頭,回頭去看花田早春奈,眼淚在眼眶里搖搖墜:“花田警,我害怕!”

“……”鳴瓢秋人。

不不不,椋啊,你看看爸爸啊!爸爸不是在給你鼓勵嗎?你為什麼要去看花田警?!

看著鳴瓢椋滿眼依賴,實際上比還慫的花田早春奈沉默了兩秒轉就跑。在眾人疑的時候,手拿著熒棒回來了——那是之前掘墓人放在花箱里給鳴瓢椋照明的。

花田早春奈走到過去,把熒棒在鳴瓢椋面前晃了晃,然后抬手就把熒棒扔了出去。熒棒帶著風直直進對面的大樓墻上,在黑暗中特別亮眼。

“……”目暮警眾人。

“想想掘墓人那個混蛋把你關進黑乎乎的花箱里二十個小時,是不是又氣又害怕?唯一可以給你安的就只有熒棒的。”花田早春奈說道:“我跟你說,抬起頭哪里都不要看,就盯著那個熒棒走。等走過去,一切就結束了!

這麼多人,就只有你從掘墓人的手里活下來,你還有什麼值得害怕的呢?”

不知道花田早春奈哪句話了鳴瓢椋,拳頭終于鼓起勇氣走起踩上消防帶。就在準備把服套在上方的消防帶上的時候,兩人后的花箱突然炸。

整個平臺猛地一震,花田早春奈因為背后的沖擊力撲到在地上,而鳴瓢椋則直接從平臺摔了下去!

“啊啊啊啊啊——!”鳴瓢椋發出尖,因為腰間綁著消防帶并沒有直接掉到下面去,但是也因為綁著消防帶,在消防帶的牽引整個人狠狠往大樓的墻壁撞去。

對高空作業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在毫無緩沖的況下人要是撞在大樓上,是會因為沖擊力致死的。

“椋——!!”鳴瓢秋人目眥盡裂。

“可惡!那家伙居然還在平臺安裝了別的炸彈!”江戶川柯南按住足球腰帶,正想要跳下去救人的時候,一抹白從眾人眼前飛過。

的人影飛快割斷了鳴瓢椋上的消防帶,然后一把抱住對方。他后的白斗篷張開變,帶著鳴瓢椋穿梭在復雜的鋼結構之間。

“是怪盜基德!”江戶川柯南立刻認出了老人,他扶著墻壁往下看。

高木涉也出驚喜的表:“對了,怪盜基德今天來寶石的!這下子花田和鳴瓢小妹有救了!”

目暮十三出半月眼,這麼多警察在,卻讓同僚和市民被一名小救了,之后新聞報道可不好看……不過人命關天,之后再多寫兩份報告吧。

怪盜基德借著風力在空中環繞了一圈準備把鳴瓢椋送到小偵探那里去,他特定從花田早春奈頭頂飛過大聲說道:“警察小姐等著哦,我一會兒就來接你~”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