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嫁國舅 第93頁

《嫁國舅》 第93頁

寧國公府則是屹立不倒的勛貴,除非李家兒郎鬼迷心竅去犯那謀逆的大罪,李家的爵位便能一代代傳下去。

孟氏作為寧國公府的當家主母,待孫居然跟見了寶貝疙瘩似的,就憑這親切和善的態度,首輔夫人也頗為用。小姑娘嫁人,一要看男方的人品家世,二要看公婆妯娌是否好相,若遇到潘氏那樣仗著自己有個皇后兒便隨意對一眾閨秀挑挑揀揀的刻薄婆母,男方再好也不能嫁的。

首輔夫人笑著對孟氏道:“夫人不必再謙虛了,世子今日救了我們家老頭,他便是我們顧家的大恩人,等回了京城,我們一定會備份厚禮登門道謝。”

孟氏忙道:“耀哥兒一的力氣,只是將顧老從那邊背回來,對他來說就是舉手之勞,哪里談得上什麼大恩,您可千萬別放在心上。”

首輔夫人:“滴水之恩也要涌泉相報,不然就是我們失禮了。”

孟氏飽含深意地看了一眼顧敏,戲謔道:“您這里還真有一樣我求之不得的寶貝,就怕我開口了,您舍不得。”

小姑娘的意思都那麼明顯了,當然也要表現出自己的誠意。

顧敏完全沒想到孟氏會如此心直口快,反應過來登時雙頰漲紅,恨不得找條鉆進去。

Advertisement

云珠站在母親后,地看著笑。

首輔夫人倒也沒有馬上給孟氏答復:“承蒙夫人厚,只是這寶貝不是我一個人的,還得我們一家人聚齊了一起商量商量。”

孟氏高興道:“我也是太喜歡您這寶貝了,才急著跟您討要,還您老明白,我們絕沒有挾恩圖報的意思,您就是不答應,我們最多白歡喜一場,絕不會怨您什麼。”

首輔夫人笑著點點頭。

.

半個時辰后,曹勛、李耀從元慶帝那里回來了,先要經過李家居住的小院。

曹勛往里看了看。

李家守門的小廝見了,笑著道:“國舅夫人也在,陪夫人說話呢。”

曹勛便隨著李耀一起進去了。

喜滋滋的母倆聽到外面的靜,從次間來到了堂屋,再一起看向李耀,眼里浮著同樣的彩。

李耀:“……”

母親妹妹忽然如此和,他很是不習慣。

“作何這樣看我?”李耀真的糊涂了。

孟氏先招呼婿落座,再對傻兒子道:“今日你英雄救,說不定正好給自己撿回一樁好姻緣。”

李耀倒也沒有那麼傻,錯愕道:“顧姑娘?我救的是顧老,算不上英雄救吧?”

云珠:“管你救誰,反正娘已經委婉地幫你提親了,只等顧家那邊回京后再給咱們答復,這段時間你若遇見顧老或阿敏的父母,千萬要好好表現。”

李耀更懵了,不敢相信地看向母親:“這就提親了?您,您這不是挾恩圖報嗎,咱們李家怎麼能干這種欺負人的事!”

顧家那樣的書香世家,最看重名聲,極有可能會因為欠了自家的恩而同意婚事。

孟氏瞪兒子:“我是那麼厚無恥的人?自然是你傻人有傻福,不知哪里了阿敏的眼,我若明明看出來對你有意卻絕口不提這茬,豈不是寒了阿敏的心?”

李耀愣住,腦海里浮現出他去提顧敏的時候,小姑娘一副要被歹人非禮的驚慌模樣。

對我有意?”

李耀非常懷疑母親是不是想兒媳婦想瘋了,誤解了顧敏的意思。

云珠笑道:“我可以替娘做證,阿敏一提你就臉紅,不是喜歡是什麼?”

慢悠悠喝茶的曹勛瞥了自己的小夫人一眼。

云珠現在哪有空理他,沒趕他走,都是因為知道他與顧清河是好友,不會將這些事當閑話說給外人聽。

孟氏審問兒子:“怎麼,難道你不喜歡阿敏?”

李耀想了想,氣地道:“我不懂什麼喜不喜歡的,長得好看的,雖然膽子太小了點,但應該也不算什麼大病,顧家人也都不錯,只要他們那邊不嫌棄我,其他就隨你們做主吧。”

親,他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反倒了卻了母親的一樁心愿,不用再為他發愁了。

云珠聽了,突然替顧敏可惜起來,小聲嘀咕:“牛嚼牡丹,但凡你不是我哥哥,我都要去勸勸阿敏再好好考慮考慮。”

李耀瞪妹妹:“說誰牛呢?再說了,人家牛都喜歡吃草,你喂它牡丹它還未必吃。”

云珠已經對這哥哥沒話說了,站起來道:“娘,我們先走了,您繼續為順利娶到兒媳婦努力吧!”

孟氏無奈地搖搖頭。

曹勛朝岳母拜別,跟上了自家小夫人。

云珠的心特別好,進了屋,臉上仍然帶著笑,問曹勛:“皇上你們過去,說了什麼嗎?”

曹勛:“主要是問你哥哥遇見顧老的經過。”

云珠:“顧老是國之重臣,皇上肯定牽掛。”

曹勛笑道:“我看皇上更想知道你哥哥是怎麼將阿敏扶上馬背的。”

云珠疑地看過來。

曹勛:“男大當婚大當嫁,又遇到這樣的事,誰都會想到這方面。”

云珠靠近他一些,小聲問:“那你覺得,皇上會高興我們兩家聯姻嗎?”

曹勛的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皇上便是如此。”

況且權貴之家聯姻這種事,放在京城本不可能避免,高門之家,對要娶進來的兒媳婦有門第要求,對要娶走他們兒的婿要求也不會低到哪去,所以沒有意外況時,高門只會挑選家世相當的高門聯姻,因為怕皇帝忌憚便與寒門結親的屈指可數。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