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發獎金(上)
房玄齡道:“你說對了,北方有消息傳來,這次冬天突厥凍死了很多牛羊。
可是頡利還是不肯放過各個部落,強制收稅,尤其是突利所部,被盤剝更多,不但要牛羊,還得人。”
“人?”李峰不解的看向房玄齡。
房玄齡立馬解釋道:“就是征兵,頡利今年在薛延陀吃了敗仗,所以需要征兵。”
李峰恍然道:“如此一來,突厥部的矛盾已經很大了,大到不可調節的地步了。”
“差不多。”房玄齡說道。
李峰想了想,道:“如此一來,朝廷的機會來了。頡利和突利是叔侄關系,頡利的可汗之位繼承與突利他老子始畢可汗的。
本來可汗之位應該是突利而非頡利,真好利用這點,朝廷可以派人去突利那邊,告訴突利,我們愿意幫助突利奪回可汗之位。”
李二搖了搖頭,道:“你想錯了,不是我們派人去見突利,而是突利已經派人來到長安了,說他的部落到頡利的攻擊,要求我們幫助。”
李峰直接說道:“不幫。”
“為什麼?”李二問道。
他和房玄齡都饒有興趣的看向李峰。
李峰道:“既然他們自家人打起來,我們為什麼不能坐收漁人之利?
要幫忙也行,等他們打的差不多了,我們在出手痛打落水狗,反正現在我們出手,占便宜的就是突利。
突利贏了以后又轉頭對付我們,那我們可就有麻煩了,萬一突利吞并了頡利的地盤,我們麻煩更大。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我們可不能干,我個人建議讓他們慢慢打,打個一年,我們坐收漁人之利不香嗎?”
“萬一不打呢?”李二問道。
李峰道:“不打也好,反正他們的矛盾已經沒有辦法化解,等我們出兵的時候,突利不但不會幫頡利,還會給頡利捅一刀。
在戰場上突然后背敵有多危險,你們可以去問李靖,他會告訴你們的。”
“好,不如一起去找李靖,順便探討一下突厥之事如何?”李二說道。,
李峰想了想,道:“可以,不過就這麼說說,沒有意思,容許我等兩天,這兩天你給我送一個悉突厥地形的人過來,到時候給你一個驚喜。”
“也好。”李二說道,“突厥之事我們還需要向朝廷匯報,還有羊之事,也需要幾天時間。”
接下來李峰準備了一桌盛的晚餐給李二三人。
李二三人酒足飯飽后就滿足的離開了酒館,不過不是空手而歸,棉棉被各自裝了一馬車回去,這還不止,好酒都拿了不。
這引起了店的一些下人們的不滿,因為李二他們又吃又拿,本沒有給錢,這也讓他們的小費了很多。
對此李峰不知道,趙水仙雖然知道,也說過他們,但是依舊沒有止下人們的不滿,這讓趙水仙有些為難。
都是奴隸出,趙水仙還不打算將此事告知給李峰知曉,只是今天,終于瞞不住了,因為下面的人越來越過分了,連都不放在眼里了。
而今天,李峰代一個任務,就是發年終獎和紅包。
于是乎,酒館打烊后,召集了酒館所有的工作人員,打算召開會議,除了發錢之外,決定要好好的敲打一下手下的員工才行。
酒館上下,包括廚師在一共二十三個人。
此時趙水仙面前就站著二十三個人,其中上儀也在。
“今日召集大家,主要有兩件事,一是這快過年了,爺發給大家過年紅包和工作獎金。”
趙水仙的話讓下面二十三人眉開眼笑,紛紛高興的要命,錢嗎,誰不喜歡。
趙水仙從柜子下方拿出一個大盆,大盆里裝的都是銅錢。
“爺說了,紅包的金額都是一樣的,但是年終獎不一樣。而年終獎是據多勞多得和據崗位的不同來發放。”
趙水仙看向上儀,道:“上儀,你是爺的學生,所以年終獎是沒有了,但是爺給了你一個大紅包。
另外爺說,初二那天在狀元樓要舉辦一場年夜飯,所以從明天開始你就去狀元樓,好好悉一下,暫時為狀元樓的掌柜。
初一的時候,爺想要看到一份年夜飯的流程。”
上儀道:“恩師為什麼不親自跟我說?”
“爺知道你會這麼問,所以讓小人再次轉告爺,最近他會一直住在李靖家里,不回來了,你是爺的學生也算是主人了,你要照顧好酒館和狀元樓,不要讓爺失。
有什麼不懂的或者遇到麻煩可以報他名號,如果爺的名號不行就去李靖府找爺。”
上儀嘆口氣道:“還是恩師想的周到。”
趙水仙從大盆中拿出五個銀元寶,每個銀元寶有十兩重,也就是說趙水仙拿出五十兩,給了上儀。
眾人用羨慕的目看著上儀,這可能是他們一年,甚至兩年的工錢了。
上儀拿著沉甸甸的銀子覺很不是滋味,這可能是這輩子拿過紅包最多的一次,也是手上最有錢的一次。
就算他來長安也就帶了三十幾兩而已。
“水仙姑娘,恩師還有什麼代嗎?”上儀略微激的問道。
趙水仙想了想,道:“讓上公子留下來陪小人一起發紅包和獎金。”
上儀道:“好。”
接著,趙水仙喊道:“趙麗,紅包十貫,獎金三十貫。”
一個長著胖乎乎的人,的樣子與的名字一點也不相符合,的腰間系著一條圍,已經有些臟了,這是因為炒菜的關系,被油給沾到了。
趙麗那胖乎乎的臉上笑開了花,立刻上前從趙水仙手上接過銀子。
高興的說道:“多謝趙掌柜,多謝趙掌柜。”
趙水仙連忙說道:“謝我做什麼,這是爺安排的,你應該多謝爺才是。”
趙麗立馬不輕不重的打了自己的一下,道:“是我說錯話了,該打。多謝爺,多謝爺……”
“好了,下一位,吳嫂,也是四十貫。”
元末濠州城外,朱元璋撿到了一個少年,從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條臂膀。抗元兵,渡長江,滅陳友諒,伐張士誠。創建大明,光複燕雲。 我無處不在。 從此洪武立國,再無遺憾。大明根基,固若金湯。 針對小明王的事情,我們需要采取四階段戰術。 首先,我們宣稱什麼事都冇有。 其次,我們說或許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我們什麼都不用做。 再次,我們說或許應該做點什麼,可惜什麼都做不了。 最後,我們很遺憾小明王以身殉國,當初要是做點什麼就好了。 …… 有人問:身為太祖第一心腹重臣,如何輕鬆避過風風雨雨,安享天年? 張希孟謙虛地說:“仆隻是大明朝卑微的社會公器,用來盛放太祖皇帝深思熟慮的果實!”
穿越到大唐貞觀盛世,且看我怎樣點石成金,大展宏圖,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啊,不,前世只是個老師,寫本網絡小說,就忙死、累死了,這個時代,不用自己大展宏圖,人家皇帝李世民自己就幹出一個千古盛世,哪用得著自己幫忙、瞎操心?這一世,我還是做一個閒散王爺,整天喝喝酒、觀賞觀賞大唐風景,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