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娘娘人間清醒,宮斗步步為贏 第127章 老太太想干嘛

《娘娘人間清醒,宮斗步步為贏》 第127章 老太太想干嘛

前的宮人抬上來一只幾乎人高的黃綾錦盒。

盒子本便價值不菲。

是極其稀的南海沉香木整塊雕刻而

上嵌玳瑁珠寶,描金繪

兩個宮人將盒子平放端好,前大太監曹濱之下的另一個首領太監,笑瞇瞇又小心翼翼地,跪在地上,打開了錦盒。

盒蓋掀開的一剎那。

寶氣,明晃晃閃了滿殿人的眼。

“啟稟太后娘娘,這是由極品的上古犀角,配以上古象牙,制作而的云紋靈寶如意。上頭鑲嵌著翡翠、羊脂玉、水晶、瑪瑙、珊瑚、赤金、琉璃、硨磲等八種珍寶,都是貢品中挑細選的珍品。

陛下早在一年前就命務府造辦著手尋找珍惜材料,找到了材料又挑選匠人,乃是十八位能工巧匠,雕了半年之久,才做了這樣一柄如意。

上面的蝙蝠、壽桃、蓬萊仙島那是栩栩如生,您老人家瞧瞧,這是陛下祝您福壽綿長的一片心意!”

太監很會說話。

頓時引發殿中陣陣贊嘆。

贊如意的,贊材料的,贊雕工的,當然最多的還是稱贊帝王孝心。

大殿里一片嗡嗡嗡。

太后瞧著那碩大的如意,卻是并沒有多高興。

清淡,只略略點了點頭。

方才還稱贊“皇帝有心”,這時候,卻一句話都沒說。

嬪妃席上,許多宮妃也是大開眼界,特別是位份不高的小嬪妃們,沒見過太多好東西,頓時被這極盡奢華的如意吸引住了,目不轉睛地看。

Advertisement

吳想容后坐著秋常在。

悄悄地問:“吳姐姐,這麼大的如意,能用來做什麼呢?”

吳想容微微偏頭,小聲告訴:“什麼用也沒有,擺著看吧。”

“擺在慈云宮里?”

應該占地方的。

吳想容用帕子遮住自己撇下的角,“太后不稀罕,怕是不會擺!”

秋常在還沒理解,兀自在說:“如意用來安枕最好,要是這如意再做小一點,太后興許能放在寢宮。”

吳想容噗嗤笑了。

“你也信它能安枕?姐姐教你,你聽著,這東西沒那麼高貴,它原本就是個撓。”

秋常在微怔。

吳想容在芷書去長樂宮的時候,一直張盯著仙月宮這里的局勢,繃了半天,這時候看事告一段落,才暫且放松些許。

樂得跟人聊聊天。

便歪了子湊更近一些,小聲告訴秋常在:

“上古時候這東西就有了,聽說書里有記載呢。它啊,形狀彎彎的,帶個頭,是人們用來搔背的,有個諢名做‘不求人’。估計那時候的人洗澡上總,必須得時常撓一撓。

聽說后來啊,文人墨客拿著它談講學問,除了隨時能到后背撓,還能在上頭寫些東西,當是筆記。咱們現在當的上朝拿的笏板,就是這東西演化出來的。

它撓的用呢,就演化了如意。放臥房枕邊,隨時備著搔,時間長了便有個文雅的說法——安枕。安什麼枕,不過是了撓一撓,就安了!”

秋常在聽得一愣一愣的。

“……姐姐真有學問。”

吳想容得意:“學問不敢當,雜七雜八的東西我都略懂些。”

“那……陛下送太后這麼大一個撓……”

“哎,倒也沒這麼俗。從大梁朝之前的朝代起,如意就越來越奢華了,珍珠玉石做出來,撓在其次,主要是好看。咱們太祖爺可喜歡賞朝臣如意了,一來二去,這東西誰還在乎它能不能撓,就是貴重的禮品。”

秋常在恍然點頭。

原來是這樣。

當年得寵的那一小段時間里,也得過陛下賜的一柄小小的玉如意。

現在還在柜子里珍重放著呢。

“可太后為什麼不喜歡?”秋常在還有不解。

就算吳想容不告訴自己都看出來太后確實不大稀罕這東西了。

“哦,這個麼……”吳想容用帕子按了按臉頰上的香,決定不說實話,“可能是嫌太奢華了?”

恰好這時候太后開腔。

當眾責怪皇帝不知節儉。

費了那麼多珍珠寶石,做這麼個華而不實的東西。

“四有天災,還有兵禍未平,哀家看著這如意,實在有些心痛啊。”

秋常在便信了。

吳想容坐正了子,暗暗垂了眼睛。

是不如昭妹妹櫻妹妹聰明,可也不傻。尤其跟了皇帝這麼多年,還能不知道他最忌諱什麼。

皇帝最討厭被人強行制嘛!

太后今天在殿上,可沒給陛下添堵。

形,這矛盾大概不是一天兩天了。

那麼陛下送這麼個禮,可就有點門道……

如意安枕,是讓太后好好睡覺休息,別多管閑事。

撓,是讓太后閑了沒事自己撓,“不求人”,也別“擾人”。

做得這麼奢華,或許是表示,只要您老人家安安靜靜頤養天年,朕就保您晚年富貴無憂?

吳想容暗暗咂猜測著。

心想等見著緋晚和芷書,得讓們說說,自己猜得對不對。

“小主,長樂宮事發,賢妃娘娘暫時無事,不過櫻小主剛才被太后貶為庶人,打冷宮了。”

金蟾接到了外頭傳來的最新消息,悄悄耳語。

吳想容子一震。

難以置信地看向主位上的太后。

老太太想干嘛?

還嫌今天惹陛下不夠呢?

就見皇帝說,太后五十大壽,壽禮必須集天下珍寶于一,再奢華也應該。

太后卻不以為然。

當眾決定,要把那柄碩大的如意拆了變賣,換金銀,送到江南去賑災。

忠清伯立刻跟風,為江南捐了八百兩銀子。

陸續有人朝臣或命婦站起來,湊趣捐錢捐

沒多久,竟集了幾萬兩賑災銀。

雖然對賑災來說,這錢杯水車薪。

但數目也不算,若傳出去,太后壽宴不收禮,反率領群臣為賑災募集幾萬銀錢……

真是賢良啊!

“太后恤百姓,是國家之福,朕替天下子民多謝太后!”

皇帝自始至終沒反對,最終還含笑贊許。

吳想容著皇帝,卻覺得后背涼颼颼的。

子,悶頭吃菜。

決定接下來老實貓著,貓到壽宴結束。

“陛下,臣妾也有一禮,敬獻太后。”

席間,站起了慶貴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