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惑君 第284頁

《惑君》 第284頁

阿縈看著裴元嗣。

裴元嗣抱著兒循循善,綏綏大眼睛似懂非懂地聽著,父兩人一大一小,兩雙眼卻如出一轍,只不過綏綏的眼更圓更亮,裴元嗣的眼狹長深沉,猶如含著一潭幽深沉靜的井水。

窗外夕西下,在男人高的鼻梁上落下一抹落日的余暉,低垂的眼睫宛如適才那蝴蝶的羽翼濃纖長。

阿縈定定地看了他好一會兒,忽然轉走了出去。

“爹爹?”

綏綏見爹爹不說話,小手在他面前晃了晃,裴元嗣回過神來,在懷里挲了一會兒,出兩塊包著糖紙的窩糖。

綏綏高興地剛要大,裴元嗣無奈地捂住了兒的,真是個傻丫頭,“噓,別讓你娘聽見,”頓了頓,“聽爹爹的話,娘親娘,下次爹給綏綏換松子糖吃。”

綏綏迫不及待地打開糖紙塞進里,使勁兒點著小腦袋。

……

四郎滿月當天,裴元嗣將請立世子和扶正阿縈的奏章遞了上去。

之前他早和嘉帝打過招呼,有平定遼王的軍功加持,想來走完流程之后很快便能得到回信。

接下來就是等好消息了。

人逢喜事神爽,素來以威嚴不茍言笑著稱的裴大都督仿佛突然之間就變得好說話得很,白天上衙理公務時不再板著個別人欠他一百兩銀子的臉,就連說話也溫和許多,都督府的大小員們紛紛頭接耳,大家都一致強烈認為是裴大都督老來得子的緣故!

Advertisement

嗯……估計裴大都督聽說是這個緣故會當場大發雷霆。

衛國公府,書房。

送信的心腹侍衛站在下首向裴元嗣稟明況。這段時日決明名義上是回了老家,實則是南下替主子辦事去了,一面讓人去各地打聽徐瀚的下落,徐瀚自沈明淑自焚從京城失蹤后便如同人間蒸發一般。

年前裴元嗣曾讓人將徐瀚的老娘朱姨娘帶到京城來住進在徐瀚在牛角胡同的宅子里,莫說是徐湛的父親,就連朱姨娘都沒兒子的毫線索,朱姨娘是真沒撒謊,聽說徐瀚失蹤之后直接兩眼一抹黑就昏死了過去,每日只在兒子的房中以淚洗面。

連自己生母的死活都毫不管不顧,可見徐瀚是鐵了心要和衛國公府作對到底,裴元嗣遂以徐瀚盜衛國公府重金珠寶為由上報順天府,徐瀚了朝廷通緝的要犯,再想逃亡便是難上加難,相信過不了多久就能將他緝捕歸案。

一面決明替主子去了林家與蔣家流放的嶺南之地,暗訪林蔣兩家后人,查清阿縈的外祖父林奎當年貪腐行賄之案,再將查到的線索命可靠之人送信回來請主子過目甄別。

林奎出事那一年四十二歲,膝下育有一子一,長子林明遠是阿縈的舅舅,小林氏也就是阿縈的娘。

林明遠及冠后娶林家世黃氏,婚后夫妻兩人十分恩,育有兩子,在事發后林奎、蔣孝被斬首示眾,林蔣兩家已婚的子隨男人流放,而未婚子則被充教坊司,林明遠夫妻兩人的長子次子皆于流放途中病故,夫妻兩人在到達嶺南之地的兩年之也相繼憂憤而終,留下年僅十二歲正值金釵年華的妹妹林氏。

后林氏被沈二夫人害死于嘉五年的冬天,林家自此便只剩下了阿縈一個后人。

再說蔣孝,蔣孝大林奎五歲,蔣家人丁興旺,蔣孝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兒,禍不及出嫁,蔣家姐妹當年倒是未牽連,長出嫁隨丈夫外放多年,至今未在回過京城,裴元嗣猜測蔣孝長的可能不大,因為蔣孝出事之前此便再未回過京城。

蔣孝則在娘家出事之后被夫家休棄,早早香消玉殞。

蔣家三子,長子、次子與兒皆無人生還,決明在嶺南打聽到蔣孝子似乎還活在人世,只是時隔多年,蔣三郎一家刻意姓埋名避難也不是沒有可能,決明還在嶺南盡全力打聽蔣三郎的下落,蔣三郎如今畢竟是個普通人,倘若假以時日總會找到蔣三郎的下落。

此外,決明在信中還提到了一事。

歸仁院。

阿縈生產完后便與綏綏、四郎一道都搬到了歸仁院,四郎百日宴那天裴元嗣宣布了四郎的名字,取名為裴昭。

昭字,也,著也,日明也,意為明亮、照耀,四郎出生于天明破曉之際,正寓意著天亮新生,這個“昭”字寓意最合適不過。

用完晚膳后阿縈帶著昭哥兒和綏綏姐弟兩個盤坐在地上打絡子,綏綏越大子越瘋,阿縈說過許多次都不管用,說重一些這小丫頭還會背著找爹爹和祖母告狀哭訴,委屈地掉金豆子惹心疼,阿縈一氣之下不想管

這不,綏綏從外面的花圃里拔草,拔到一把新鮮葉就從外面撲哧撲哧跑進來獻寶似的一整整齊齊擺到阿縈和弟弟面前。

剛滿百日的昭哥兒安靜地靠在娘親懷里看姐姐來回跑來跑去,不時用小手捉著娘親的頭發咿咿呀呀,往阿縈懷里拱兩下。

小家伙饞想吃娘親的,阿縈記不清多次擺正昭哥兒的頭繼續專心地低頭打絡子,目無意從一側掠過,瞥見裴元嗣正坐在書桌前舉著書皺眉盯著,仿佛想什麼事想神了般,阿縈奇怪,笑著問:“大爺在看什麼,我臉上可是有什麼東西?”

自己瑩潤白皙的面頰,裴元嗣收回視線重新回到書上,垂眼道:“現在沒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