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兼并問題
第254章兼并問題
「好一個艷天……」
李青打著哈欠走出廂房,打水、洗漱,換上昨日下午去鋪買的墨衫,出門……
走進文華門,來到國師殿。
這裡不僅纖塵不染,一應宮廷書籍俱全,還給配備了兩個小太監,一個端茶,一個捶肩。
不得不說,小皇帝有心了。
李青簡單瀏覽了一下辦公地點,便徑直去了隔壁的文華殿。
李時、夏言正在票擬,見李青進來,一個震驚,一個茫然。
「李,李國師?」李時驚坐而起,滿目不可思議。
「呵呵……李大學士,許久不見,別來無恙啊。」李青笑點頭。
夏言不曾與李青打過道,對李青這個國師也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可到底是知道這麼號人的。
可面前的這位……也太年輕了吧?
若非李時出言提醒,他本無法將二者聯繫在一起。
「見過李國師。」夏言只拱了拱手,連起都不曾,對李青這個國師,他是相當不認可的,因為這本就是皇帝杜撰出來的職。
李青倒不甚在意這些,瞧他不爽的人太多了,哪裡計較的過來。
再者說了,他在意的點從來都是能不能幹活、干好活,而不是對他的態度如何。
李青笑笑,搬了張椅子,在二人面前落座,隨手拿過一本票擬好的奏疏,展開審閱起來。
夏言有些慍怒。
「李國師如此,是否逾矩!?」
「逾矩?」李青詫異看向李時,「你沒與他說,我有權審閱票擬嗎?」
李時尷尬道:「李國師回來的匆忙,本還不曾與夏學士說。」
他看向夏言,解釋說:「李國師有這個權利。」
「這……」夏言怒目圓睜,「這還要我們閣大學士幹嘛?」
「我只是有權審閱票擬容,票擬之權還是閣的。」李青說。
聞言,夏言神緩和許多,可還是有些窩火。
倒不全是被監視的緣故。
只是覺得讓一個連功名都沒有,且職不倫不類的人來監視自己,實在無法接。
「夏學士有問題,可去找皇上說。」李青慢條斯理的截斷他接下來的話,笑瞇瞇道,「現在我是在盡本職,若皇上剝奪了這個職權,我自不會再審閱票擬。」
夏言無言。
只好悶頭票擬。
……
李青來的晚,沒一會兒就中午了,由於翟鑾丁憂,閣人手不夠,如今都是兩人一起當值,忙完當日公務才能下班。
中午休息半個時辰,午飯由宮廷提供。
李青沒有留在文華殿混飯,無他,國師殿的更盛。
~
「李首輔,你對這位李國師怎麼看?」
「是個有本事,卻也很招人恨的人。」李時如實說。
夏言:「……」
「我不是在說你,前兩日他人回來,造了什麼樣的影響,你也親領教過了。」李時沉著說道,「這個人怎麼說呢?嗯…,有點邪。」
「邪?」
「難道不是?」李時抿了口茶,「且不說他一個沒有功名的人,一步登天做了國師,單就咱們這個皇上……」
他戰的咳嗽一下,這才繼續說道,「你也不是場新丁了,雖近些年才步權力中心,可對皇上總算有些了解吧?」
夏言緩緩點頭,沉道:「李首輔這麼一說,還真是有些邪呢,能讓皇上十足信任的人,只有黃錦、陸炳,黃錦自不必多說,沒丁點心眼兒,人也忠厚老實。陸炳……據聞,陸炳生母是皇上的娘。且這二人可謂是自小陪伴著皇上一起長大的。這個李國師……怎的這般取信於皇上?」
國師沒有明確品級,可一個『國』字,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加之,國師竟能監察閣,更是擺明了見大一級。
要知道,如今的閣,儼然是皇權之下,最有實權的部門了。
夏言憤懣道:「他一個頭小子,何德何能……」
「他可不是頭小子。」李時打斷他,說,「李國師比皇上要大,至要大五歲以上。」
「啊?」夏言驚愕,「有這麼大?」
李時點頭,嘆道:「這也是我說他邪的第二個原因。」
「不可否認,有的人天生顯年輕,可他本不是……他是沒變過。」李時說道,「跟我第一次見他一模一樣,沒有一丁點變化。可他的年齡,沒有四十,也差不多。」
「一個四十歲的人,像是二十歲……」夏言搖頭苦笑,「李首輔,這似乎不是重點,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卻被皇上冠以如此大的權力,這才是重點。」
李時默然。
許久,輕輕一嘆,抬手拍了拍夏言肩膀,語重深長道:「我這個首輔,註定沒多大作為,因為我幹不了多久了。」
夏言詫然。
「李首輔為何……?」
李時只是笑。
夏言恍然。
明白了李時的潛臺詞——我都快退休了,不想惹事兒,也不願冒險。
一時間,夏言又是憤怒,又是……激。
末了,也沒說什麼,只是表示尊重他的選擇。
下午。
李青又來審閱票擬,期間,還對近些年的政務,從民生、邊防、海商、關外等一系列政治,進行了解。
二人也算配合,基本都予以了解答。
李青了解了一部分想要了解的,便提前下了班,給二人充足的工作時間來辦公……
夏言愈發不爽這樣的做派,剛忙完公務就去了乾清宮告狀。
然,讓他意外的是,皇帝貌似一點也不生氣,只是說了句「知道了」,便沒了下文。
夏言剛閣不久,且昔日同僚對他意見很大,也不敢再得罪了皇帝,讓自己更加舉步維艱,無奈,只好忍下了。
接下來的十餘日,李青一直延續一邊審閱票擬,一邊問詢政治,弄得夏言不勝其煩,卻又無可奈何。
好在,李青了解完想要了解的,就只是例行公事了,雙方並沒有進一步的矛盾發。
…
乾清宮,殿。
李青、朱厚熜相對而坐,聊起教育問題。
辦學塾之事,之前李青就說起過,當時朱厚熜也沒明著拒絕,如今建議提上日程,朱厚熜就有些抗拒了。
「先生,文武學院之事,朕是贊的,可大批量在村鎮上建立辦學塾……有失妥當啊。」朱厚熜道,「讀書科舉本就不易,且也沒那麼多可安排的職,當初憲宗清理冗員,費了多大勁兒你當也知道,一群鬱郁不得志的讀書人……不利於江山穩固。」
李青:「讀書認字,並非一定要科舉。不可否認,就現階段而言,科舉仍是讀書的第一追求,亦是最大力,可隨著讀書人越來越多,科舉無之下,自會選擇新的出路。」
「先生有些想當然了。」朱厚熜不認同。
李青也不惱,只是道:「說說你的看法。」
朱厚熜思忖頃,問:「民富才能富國,這話先生贊同吧?」
「說下去。」
「朝廷是不從事生產的,上到皇帝,下到小吏,都是靠著民賦供養,還有軍隊、火炮、械……」朱厚熜道,「你讓一個讀書人從事生產,他肯嗎?」
不待李青說話,朱厚熜又道,「讀書是為做,說白了,就是為了離生產,人人都不從事生產,國家如何運作?」
「你這話有一定道理。」
朱厚熜沒出喜悅神,知道還有『但是』。
「然而,讀書和生產並非是對立的,完全可以相輔相!」
「朕不明白。」
「很簡單,如今的這種況,是因為讀書本過高,供養一個讀書人消耗的資源太多,才會出現你所訴的況。」李青道,「此外,讀書的本限制了讀書的人數,說到底,還是讀書人屬於小眾群,這使得這些讀書人再去從事生產,會與大眾格格不。」
李青突然想起後世一位文學大家的著作,說道:「當人人都讀得起書,便不會再有孔乙己了。」
「啥是孔乙己?」
「就是……」李青斟酌了下,道,「你可以理解,讀書人的假清高。」
朱厚熜點了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朕還是覺得,如此純屬吃力不討好。」
「你陷思維誤區了。」
「怎麼說?」
「我剛說了,讀書和生產並不是相對立的,相反,大多況下,是相輔相的。」李青說,「此外,這也是在解決兼并問題,化解矛盾的有效做法。」
朱厚熜茫然,「這和兼并有什麼關係?」
「兼并可不只是土地,教育資源也在其中。」李青說道,「雖說在印刷、造紙的普及應用之下,以及大明獨有的科舉八文,使得教育兼并問題,並不像土地兼并那般嚴重,可一樣有相當大的門檻。」
「前幾年我去了海南,結識了當地一個小青年,家有耕地四十畝,才能供得起一個讀書人。」
見朱厚熜一臉不信,李青補充道:
「當然了,這戶人家頂樑柱沒了,只有孤兒寡母兩口人,這也是客觀因素。不過,正常一戶人家,滿足一大家子吃穿用度的同時,還能供個讀書人,沒有二十畝地,本辦不到。」
殺手遇襲,穿越異世,竟成弱小的廢物少年。但他利用前世造詣,強勢崛起。仇人,絕不手軟!遺憾,不再擁有!九天十地,唯我獨尊!一劍在手,逆者必殺!
武朝末年,天下紛亂。 現代農大研究生魂穿而來,成為一個家徒四壁的農三代。 什麼,飯都吃不飽,還要養活童養媳?什麼,稅都交不起,還要服徭役?什麼,匪都剿不完,異族還要來搗亂?你們都別逼我,逼急了要你們好看! 本書又名《這個農家子明明很強卻不講武德》、《穿越亂世開局一個童養媳》、《回到古代的農大研究生》、《穿越亂世從種田開始》、《這不是水滸》……好看,很好看,30章后如果覺得不好看,請將作者吊打! 警告:書中反派智商普遍較高,邏輯性較強,喜歡看無腦爽的朋友謹慎入坑!
从明朝穿越到2000年,这一世,丁修只能换个活法。 导演:听说你很能打,我有个戏想找你,难度很高。 丁修:加钱就行。 导演:其实找你只是买个保险,不一定用的上。 丁修:这我不管,找了我就要给钱,少一个子都不行……
【年代+穿書軍婚+打臉虐渣+團寵養娃+女配逆襲+醫術】虞梨穿成年代文里男主那個偷情被抓羞憤自盡的未婚妻。 睜開眼才知道,她累死累活照顧男主一家,男主早已跟她閨蜜勾搭成功 為了甩掉她,男主一家設計虞梨跟戰友睡了,捉奸在床,身敗名裂! 虞梨忍無可忍,暴打男主的極品媽,揭露渣男真面目,轉頭閃婚那個無辜的兵哥哥戰友! 沒想到看著英俊斯文的兵哥哥,一拉燈就變了模樣,白天當牛做馬寵媳婦,晚上連本帶利討回來…… * 夏玉瑩嫉妒閨蜜虞梨定了門好親事,偷偷去勾搭了虞梨的未婚夫。 沒想到虞梨瀟灑退婚,轉頭嫁了那個會早死的戰友陸觀山。 熟知未來劇情的夏玉瑩等著陸觀山早死虞梨守寡。 可她等啊等,只等到陸觀山一路高升,認親首長爹媽,全家寵著虞梨,而虞梨做生意暴富,生雙胎,高考狀元全國聞名! 她特意搶來的丈夫斷了腿,傷了根,一無所有…… 夏玉瑩嫉妒到發瘋,明明她才是女主,為什麼虞梨會過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