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荒沙主宰 第326章 巍峨

《荒沙主宰》 第326章 巍峨

第326章巍峨

端麗的氣候乾燥雨。

在第三代淮王時,城興建了巨型糧倉,名「巍峨」——放在大華固然算不得前列,但在淮國僅次於王都的「嵐山倉」。

巍峨倉其實並不巍峨。

其外白高牆合圍,只在前後門設了稀疏崗哨。

則是長二百米、寬百米,略高出地面、有雨檐遮蓋的平整廣場。

清晨時分,洪範剛尋到地方時,還奇怪為何如此重地沒有森嚴保護。

待翻過牆來,他就明白了。

廣場之上,儲糧的與其說是倉,倒更適合稱之為窖。

自地表向下挖出圓缸型的空間,從大往小直徑在十二米到八米之間,上頭覆以厚土。

這不是普通人有能力行竊的地方。

已封好的圓形倉窖共有二十二個。

獨獨第二十三個空著。

洪範無聲過來,聽到糧窖底下傳出人聲。

「土牆被火烤再放涼,沒有開裂,這窖就算了。」

十餘米下的最深,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匠正對著兩位學徒代。

「底下先攤草木灰,至一手厚,再鋪木板。」

「木板上墊隔層——兩層席子中間夾一層糠——我之前教過你們。」

他踩著碎碳,彎下腰比劃。

「窖壁也是如此。」

「待隔層全鋪好實了,往中間裝糧食,直到堆滿。」

Advertisement

「最後以草席米糠覆頂,封二尺土——若是手上功夫老練,存糧十年不壞都是說了!」

老師傅說完,蹭去腳底炭黑,沿梯子上到地面。

這時候他又想起什麼,對窖里的徒弟囑咐。

「別忘了,幾年不會起封的窖子,封土裡還要種上棵小樹!」

話音剛落,後便有個年輕聲音發問。

「種棵小樹做什麼?」

「不都說過好幾回了?如果糧食發芽或變質,就會發熱,溫度一上來樹就會枯黃……」

話說一半,老師傅心頭一跳,反應過來。

「不對,你是誰?」

他一回頭,就被鐵鉗般的五指扣住肩膀,彈不得。

僅憑這勁道,老頭便知道遇到強人了。

兩位弟子聽到陌生人聲音,當即要爬梯上來,被自家師傅急聲喝止。

「這位俠如此面善,想必不會和小老兒過不去?」

「您有事便問,小的知無不言。」

老頭說著話。

洪範自不會為難他,徑直發問:「這裡總共有多糧食?」

「巍峨倉現有二十二個糧窖,大的深四丈,儲糧過萬石;小的深二丈,儲糧數千石。」

老師傅即答。

「當前總儲糧三十萬石,差不多足夠十萬人吃一年。」

洪範皺起眉頭,顯然是覺得了。

國多災,收不穩定。

「只夠十萬人一年?但我看端麗城可不缺糧。」

他質疑道。

俠,真不了!」

老頭解釋道。

「巍峨倉全是深坑大窖,不輕易開封。」

「此存的糧平日只增不減,要麼用來頂災,要麼充作軍糧,與百姓日常消耗是兩碼事。」

「除了這,城東南還有兩座小糧窖,以及地上倉。」

「而倉以外,端麗城上至豪族下到小民,家家都有存糧——俠,這年景誰還不知道糧食比黃金實在?」

「再算上商賈私倉的囤積,總儲糧至是巍峨倉的五倍。」

現在是七月上旬,稻米還未收。

這數目放在這時節,決計是不了。

洪範心念轉,稍釋重負。

沒有糧,武者變不出來。

若只是分配上有問題,總還能想想辦法。

「端麗城明明有這麼多存糧,卻坐視縣鄉如此艱難……」

他斥責道,語態嚴厲。

「這……」

老頭卻不知該怎麼接話。

「這什麼?」

洪範不耐。

俠,這些糧食本就是從下邊縣鄉挪過來的啊。」

老頭把話音得很低,用了個最和的「挪」字。

但洪範聽了仍然覺得刺耳。

他面頰繃,不遏怒意。

老師傅一見,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俠,小老兒鬚髮都白啦,不差這兩年。」

「可我兩個徒兒一直在底下,未見過您老尊容,還請放過他們吧……」

老者一邊磕頭,一邊哀聲求道。

洪範怔住了。

他是力境巔峰的武者。

此時糧窖底下的咬牙與抹淚聲,他聽得清清楚楚。

「老人家,我非歹人……」

洪範低聲道,第一反應是解釋。

但他隨即意識到自己方才在弱者面前發的無名火,頓覺慚。

終於,咬牙聲停了。

糧窖里的長梯有人踏上,嘎吱作響。

老師傅驚怒言,卻見眼前青年放下二兩賠罪銀子,逃也似地走了。

出了巍峨倉,洪範依然五味陳雜。

他發覺自己比從前愚鈍了。

從前的洪範心思敏銳,人所想如觀夜火。

原因不難想。

【因為我上了天驕榜。】

擊敗蘇佩鋒不過三個月,蜂擁追捧與天下聲名讓他傲慢心漸長。

以至於見到什麼事先居高臨下地針砭一番,不自覺就高坐在「青天」位置了。

洪範無聲嘆息,深深自誡。

轉過牆角,他一抬眼發現個人。

街邊檐下,一位乞丐披著件眼的黑斗篷,正是昨日那位。

他大約是在大決戰中輸給了那位斷同行,不僅沒了地盤,連豬骨都丟了。

見到洪範,這乞丐竟還笑得出來。

「小伙,又見哩!」

乞丐揚頭道,拍了拍斗篷,震起大片灰塵。

「小伙」不是什麼尊重稱謂,卻顯得親熱。

洪範聞言莫名開懷。

他回以笑容,又取出幾枚碎銀,輕輕放在乞丐糲如鐵的掌心。

「你人還怪好哩。」

斗篷乞丐贊道。

洪範搖頭。

「只能說是不壞吧。」

而後,他便再循著喧鬧來,匯人流去了。

······

同日,過了個把時辰。

將至天中。

端麗城街市口的空地無遮無掩,被日頭照得發白。

居中的木製高臺今兒臨了新客。

一位綁著多繃帶的男子被鐵索捆著,獨立臺心。

木臺外側的矮架上,掛著他的雙刀和斗笠。

「正驗明,雙刀奔雷吳元。」

高臺對面的雨檐下,端麗城城判朗聲道。

「漢州人士,天人修為。」

「正和二十九年六月卅,夥同文凱歌、戈雲、秦舉正三人,刺殺和豫縣縣尉。」

「經端麗城城判、千面風武衛共議,判斬立決。」

「今日午時正,應刑。」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