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荒沙主宰 第179章 不悔

《荒沙主宰》 第179章 不悔

第179章不悔

按照儀軌,到了洪堅靈柩土的時辰。

棺槨被推,擺上了洪陳氏挑選出的陪葬品。

洪範與洪勝上前封土。

洪明以手指捻過蠟燭,拂過黃紙,便使它們燃燒起來。

眾人各分了三支香,恭敬行了三通禮。

這時候,天突然下起雨來。

起初只是零星的雨點,隨後卻急劇變大。

乘風沐林,有如瓢潑。

眾人的衫很快

但墳前祭火得了隔空送來的幾炎流勁助力,卻燒得更烈。

雨如此大,大到穿越者翻遍繼承來的記憶,在金海找不到比擬。

洪範聽著水滴拍打在枝頭、葉稍、土地上的聲音,難以自抑地回想起與洪堅的幾次見面。

第一回是賀勝節,「不舍初心,可平生」的賀詞。

第二回是初戰海上飛后,雄院中深沉馥郁的葯香。

思緒漸漸飄忽,湧上更多零碎的意象。

顛簸的馬車上,燈火映在瞳孔。

戰後的金海城牆,手按著洪博的肩頭。

滿地琉璃中,小臂上殘存的熱量……

洪範手抹了把臉,不知道自己是否在落淚。

雨漸漸停了。

來得急,去得快。

回憶也是如此。

腦海中逝者的音容,就像是用雙手盛接的雨水。

突兀降下,時便滿溢。

然而雨一停,剛剛還滿指滿掌充斥的所有,須臾間便去了。

Advertisement

疾風驟雨耗盡了臺山的雲,出西斜的夕

很好。

但它的熱是屬於生者的,終究曬不暖棺中的骨,風中的英魂。

葬禮結束,眾人下山。

「洪勝!」

洪範默默行於盤山小道,突然喚道。

「半生積漸,明明登峰在即,卻不能盡全功……」

「你覺得他會後悔嗎?」

洪勝聞言,不需問便知道庶弟說的是誰。

「他這人或許會憾,但自我記事起,就從不曾後悔。」

此時,殘落下山肩。

晚霞暈染了半邊蒼穹。

如烈火燒,如紅旗卷。

洪範看著逆殺上天中的赤紅,終於釋去悲哀。

「對啊,他這般人,自是不悔的!」

「我卻多什麼事?」

說著,他卻是渾輕鬆,不顧引人側目,笑出聲來。

正在這一刻,炎流真氣高速循行,消化了大戰收穫,打通第三條奇脈。

······

四月初五。

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

春盡夏來,是謂立夏。

十幾日過去,金海諸事已經有了些結果。

朝廷撤了李家世襲的輔國校尉之爵。

至於族尚存的三位主謀——李神機、李立誠、李承——都被押往神京,不出意外是個斬立決的下場。

史元緯四人收了金海各家總計過千兩的賀儀,由廖正豪送出城十里,安然回了西京。

至於他們之間的恩仇,早就隨那碎的臂膀一同煙消了。

午後,微暖的夏風熏得人昏昏睡。

洪範騎著焦尾食虎到了掌武院門口,將馬韁給門子。

公孫實右臂還被木板夾著,但依然迎到了前廳。

直到十幾日前,洪範還沒有這個牌面。

但現在洪堅與李鶴鳴都殞了。

如今的金海暫時沒了氣境武者,武力最高的便是天人

洪範雖然修為還差了一截,但負沙世界,戰力遠超尋常渾然境。

對上他,斷了一臂的廖正豪或是年過七十的漩渦門掌門葛天狼自認已沒有必勝把握。

洪範與公孫實寒暄兩句,在會客室分賓主坐下。

他此來的目的後者已經知曉,是想要多了解下大華頂級武學,為自己尋一條適合的道路。

而培育武道菁華,正是掌武院武監的職責之一。

「能破開天門的法門,大華目前存世的只有十項,便是所謂『十經』。」

公孫實說道。

「若能擇一習練,自然是武者最好的出路。」

「但這路並不是誰都有資格走的。」

「十經之中有四經分屬於四大世家,分別是蕭氏的《紫霄化龍經》,易氏的《虛空雷殛經》,后氏的《三界遍照經》,以及風氏的《天罡神風經》。」

「這四經只傳本族,外人無法染指。」

洪範頷首。

蕭氏乃皇族,另外三家分別是瑯琊、河間、淮三個封國的王室。

這四姓子弟都是三榜上的常客,從來沒聽說過功法外傳的例子。

「其餘六經中有兩門比較特別。」

公孫實繼續說道。

「懷藏大師出賀州小廟,自承是以《般若經》就武聖。」

「這本經書嘛,只能說流通天下,每個佛剎都是必有的。」

「早年我自詡不凡的時候也曾研讀過數遍,可怎麼看都只是傳播佛法的經文,似乎與武道無涉。」

他說到這,見洪範無奈而笑,便知道對方也已讀過這經書,便不再贅述。

「還有一個便是《乙木青狼經》。」

公孫實接著說道。

「此經之前亡佚,被我部山長意外發現。」

「他至今沒有弟子,是唯一傳人。」

洪範聽出了對方的未言之意。

關奇邁為當世武聖,又執掌掌武院,卻幾十年來未有傳人,可見眼之高。

要當他的開山大弟子,難度不言而喻。

「那便只剩下四經了。」

洪範回道。

「是的,剩下四經造就了大華如今的四大武道宗門。」

公孫實點點頭。

「心聖宗的《大夢無覺經》,修羅宗的《修羅斗戰經》,白虎宗的《西方虎煞經》,以及天劍宗的《通天劍經》。」

「這四門一品武學,算是普通人僅有的希。」

「當然,我這樣的普通人也是不行的——四大宗門對於弟子的要求很高。」

「武道天賦分為三類——質、骨、悟——決定了武者的修行速度,以及同修為、同功法時的戰力差異。」

質代表骨骼與筋,決定力量、敏捷、耐力、協調、恢復力等等。」

骨代表經脈與丹田,決定真氣、真元的量與純度,以及調時的效率上限。」

「悟相對難衡量些,代表對功法的理解力、領悟力,對戰鬥經驗的汲取速度。」

「此外,悟還有些更形而上的部分——譬如修鍊觀想,有些人輕而易舉,有些人反反覆復都找不對覺。」

公孫實說著嘆息一聲。

他不是金海本地人,卻在正值壯年時被遠派至此為,對天賦的限制自然深有會。

PS:月初求票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