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10章 此為旗
眼前這個人,這個本不擇手段、不在乎善惡觀念的人,他在微笑。
他居然說起「希」。
這個詞與地獄無門是如此地不諧。
但它確實是存在過的。
是從什麼時候起,竟然忘了呢?
地獄無門最初在斷魂峽建立,就是一群沒有希的人聚在一起,不是嗎?
就像尹觀在那時候所說——「我們都是無路可走,連地獄也不給我們開門的人。」
這正是地獄無門這個名字的由來。
漂浮在祭壇上的碧焰,一如燃燒的夏花。
看著這樣的尹觀,楚江王想起好些年前的夏天。
說來也算緣分,那是第一次出遠門,當然是自己溜出來——趁著家人不在,用一隻墨家的傀儡,稍作改裝,再加上一個不斷模擬聲音的法陣,就足以騙過下人很久。;
這次旅途的絕大多數經歷都乏善可陳,覺得自己像里的老鼠,鬼鬼祟祟地路過人間。
什麼也不擁有,什麼也帶不走。
暗地爬過了,只留下髒污,疫病,和死亡。
殺了一個人。
不是第一次殺人,但卻是第一次在離家千里的地方,拿著淋淋的刀子,完全是自己出手,完全憑著自我和本能的驅,殘忍地殺害了一個本不會有人生集的人。
手足無措,大腦一片空白。
並且實事求是地說,那是一個無辜的人。
事發時沒有做任何惡事,也並未背負什麼罪名,就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努力生活的人。
不知是誰的兒,誰的妻子,誰的母親。
殺了,沒有辦法用任何理由安自己。
那時候警惕地一抬頭——
尹觀懶洋洋地坐在屋脊上,也是這樣微笑著。;
記得那個微笑很遙遠,也很冷酷。
「說起來有點好笑。你殺了——一個浣為生的平凡人——你在這裡傷心地哭了。」那時的尹觀,很誇張地張開:「都沒機會哭呢!」
地上是癱的人的,半撲在那堆正待清洗的髒服上,把它們變得更髒。
鮮染紅了浣的木盆,仿佛哪件紅嚴重地掉了。
那時候的無比厭棄自己。憎恨自己為何來到這世上,憎恨自己為何活著。憎恨這只能以醜陋的方式活下去的軀殼!
提著刀便沖了上去。
並不想殺人,只想被殺死。
但預想中的死亡並沒有到來。
尹觀跑了。
跑得非常地快。
後來這種速度為地獄無門的傳統。
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想的。
也許心生好奇,也許因為痛苦。;
也許只是單純地想逃離現場——追了上去。
用盡平生所學,尋蹤覓跡。
最後在一口古井邊,他們第二次見面。
「如果你想死的話,自己跳下去,不要麻煩我。」尹觀指著那口井說。
那是他們遇見之後,他所說的第二句話。
跳了下去。
沒說二話,自封五府,凍結氣,生怕自己死得不徹底。
但又沒有死。
漉漉的被從古井裡撈出來,像一條死魚被摔在地上,那個名尹觀的男人,低頭看著,問:「你不得不殺人嗎?」
實在很討厭這樣的問題。
就好像用一把刀子,切割本就千瘡百孔的心。
但看到他的眼睛——那是一雙相當漂亮的眼睛,裡面並沒有同、憎恨,或者諂、貪婪。
也不是經常會看到的,那些努力掩飾的,暗藏厭惡和恐懼的眼神。;
就只是很平靜地看著,平靜的疑問,平靜的理解。
他好像非常理解,什麼「不由己」。
他好像非常懂得,那種無能無力的痛苦。
莫名地點了一下頭。
然後他說:「那麼我有個好主意。」
現在兇名遠揚的秦廣王,那時候很像個蹩腳的騙子。用不太練的話,編織貪慾的陷阱。
他說:「我最近有個賺錢的想法,正在找合伙人,意外的跟你也很合適——過來搭把手?」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這麼快地得到一份工作。
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你不覺得很可憐嗎?」那時候問:「我是說,那個無辜被我殺死的人。」
那時候的尹觀只說道:「這個世界很殘酷,不著誰可憐誰。有朝一日我死了,你也不必可憐我。」
作為加組織的投名狀,準備揭開自己一直戴著的面,表自己的份。;
但是尹觀說:「不要把面打開,不要讓我看到你,不要給我傷害你的機會。咱們既然要幹這一行,就要做大做強,目得長遠,一定要藏好自己的份。」
問:「那你……為什麼不藏呢?」
那時候的尹觀說:「我得讓他們害怕——比惡更惡,比恐怖更恐怖。」
那時候的,尚不知尹觀口中的「他們」,是誰。
總之,地獄無門的最早的構想,就在那口古井邊提出了。
那時候的他們,都不知道今天會如何。
甚至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有明天。
總之就這麼往前走,邊走邊看。
後來再去看,那口古井已經不見了。
或許是記錯了位置。
或許被人填掉了。
今天聽到尹觀這樣的決定,看到尹觀這樣的微笑,楚江王忽然覺得,也許那口古井一直在那裡——;
那是尹觀不摻雜任何審視,只平靜映照的眼睛。
……
……
吳巳死了。
背後中了六刀自殺。
背後中六刀自殺,並不是一件難以實現的事。在擁有超凡偉力的世界,尤其如此。
並不是平等國滅口——毫無滅口必要,吳巳對平等國其他人的報也一無所知,本牽扯不到任何人。當初準備派去接應游缺的護道人,也沒有用他,而是換了褚戌。
更不是荊國滅口。
吳巳的真實份,是荊國春申府章氏孤章武——
春申章氏,雖比不得當年隨長樂王滅賀氏三部的五姓,卻也是近千年的北地名門。
上一任春申衛大將軍章希鴻,就是章氏家主,因爭奪兵仙宮碎片,被一真道所殺。一真道里那位殺死章希鴻的強者,甚至是通過脈之咒,盡誅其親。
章武先天有疾,出生不久便換了妖,而竟在這場滅門之禍里倖存。;
當代春申衛大將軍袁邕,就是章希鴻的親傳弟子,也早就是春申府部實力最強的軍頭。在章希鴻死後,幾乎是眾所歸地接過了春申軍旗。
章武完全無法威脅到他的位置,只要是作為章氏孤好好地活著,就是在認可袁邕的正統,就是對袁邕最大的支持。
無論出於哪方面的理由,袁邕都不可能殺章武。
甚至在章武平等國的份暴時,他還想力保,赴都城向荊天子陳,以春申章氏近千年的名和貢獻討赦。
吳巳是真的自殺了。
他對一真道的憎惡,就到了這種程度——
一真道藏在道國部,那麼只要把景國人都殺了,一真道也就滅絕了。
他自殺就是為了引起景國荊國之間的猜忌!
為了讓景國在這風雨滿樓的時候,始終要提著幾分氣,無法對其它霸國放心。
吳巳這樣的死掉,以他殺的姿態自殺。荊國說他是自殺,景國也說他是自殺,他也真的是自殺,但景國不敢真的就相信他是自殺。驍騎都督夏侯烈和盪邪統帥匡命在星月原上達的默契,在默契形的那一刻,就有了裂隙。;
而吳巳能夠在景國人上門之前完自殺,毫無疑問是提前得到了通風報信,這讓景國在外部風雨之外,更添部疑雲。
從殷孝恆到吳巳,一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牽拽著景國這個巨人的臟,在自而外地給景國放。
這也只是這段時間的雨腥風裡,其中一個小曲。
護道人鄭午死了。
他的真實份,是勤苦書院教習先生婁名弼。加平等國的原因,是反對國家制,他認為國家制是邪門歪道,國家制大興,是人道偏離了堂皇正道的表現。其人致力於「掃除國家制,復歸諸聖之昌,使萬家有路,天下興繁。「
這是婁名弼書寫在道之書上的治世主張。
當然這部書並未面世,也永遠不會面世了。
為了取信於景國,勤苦書院院長左丘吾,親自查其過往,匯總了此人的思想演變,全部給鏡世臺。
其人死於一刀,其書焚於一炬。
;
護道人陳酉也死了。他的真實份,是中山國國相鮮于道。
中山國地國弱,人才貧瘠,國相也是由宗室任職——但凡有點才能的,若非姓鮮于,又怎會不去景國而留在中山!
鮮于道加平等國的理由自不必說——作為一個從小生活在景國的影下的小國宗室員,說起來幾乎沒個完。
景國更是懶得聽。
中山國的史書在這一日記下——
「中山國主鮮于允紹上書請罪,中山國太子鮮于兆文天京為質,以取信於上國。」
中間多風和雨,多和淚,都一筆帶過了。
平等國在劇烈地失!
當強大的中央帝國張開利爪,亮起獠牙,以對,哪怕對手是真的瘋了,也要知痛知死,也要開始懂得畏懼。
……
……
伯魯不畏懼。
即使是真正的瘋子,也知道疼痛,也會畏懼死亡。;
但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不會。
理想主義者只怕自己死得沒有價值。
伯魯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僅僅從他站出來,站在之下,高舉平等之旗幟,就足以證明他的勇氣。
他是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明正大站在人世間的平等國員。
扭轉了很多人心裡,平等國只能存在於黑暗中的觀。
他相信自己的道,堅信「平等」才是治世良方。
他是真正的「護道人」。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越國人,越太宗時期的錢塘天驕,他的前半生,是為國爭的半生。他和文衷、高政一樣,明白越國所有的掙扎都無濟於事,看到越國悲劇背後的源,是楚國。
甚至這不能說是楚國的錯,這是國家制下,兩個國家相鄰,兩棵樹爭奪雨,所必然會發生的結果。
放眼天下,何不是如此?;
不是越國傾軋楚國,就是楚國傾軋越國。
只是越國不幸地在那個弱者的位置。
和文衷高政不一樣的是,在外流離多年,屢經坎坷,乃至化而為鬼的他,並不把目放在越國,他認為真正需要拯救的,是這個世界。
越地僅為懷念,所以他自號錢塘君,建立的卻是天公城。
但是很顯然,一座只敢建立在天下險地的城池,不足以支撐太熱烈的理想,很難吸引那些真正的強者,更沒辦法建立起源源不絕的人才培養機制。
甚至於,抵達天公城這件事,本即是巨大的考驗。
有多人能夠功穿越隕仙林呢?
更別說隕仙林的口,並不由天公城把握,命脈繫於他人之手,這是先天的不足。
甚至有人說,楚國的默許,是因為天公城從來不構威脅。
結局也很快的驗證了。
付出許多代價才贏得的機會,以巨大勇氣點燃的炬火,兩年的經營,無數人努力……;
一個清晨就毀滅。
這不是平等國的第一次失敗,也絕不是最後一次。
現在,伯魯疾飛在空中。
巨大的海平面,像一面蔚藍的鏡子,映照著他的悽慘和狼狽。
也映照著大景晉王的強大和高熾。
在已經落齊國實控的近海群島,他瘋狂逃竄,姬玄貞放肆追逐。
來自天下諸方的報,通過「鏡世」不斷地被姬玄貞把握。而亡命奔逃的伯魯,此時還對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變化一無所知——他沒有任何報渠道,也沒人敢遞消息給他。
姬玄貞牢牢掌控戰鬥的節奏,不斷地削弱伯魯,讓他保持在時刻失、卻還能拼命掙扎的程度,讓他有機會逃、但逃不掉。
「本王特意來驗證你們的理想,但你們好像並不真正相信它。」大景晉王在海上閒庭勝步,以掌作刀,將瘋狂逃竄的天鬼,慢慢地凌遲:「自古而今,沒有無犧牲的理想,沒有不流的旗幟,但你們一個個的,好像都很怕死啊。」;
「為什麼沒人來救你?」
「為什麼你還在掙扎?」
在難以忍的劇痛中,伯魯一聲不吭。
在毫無希的掙扎里,他不斷掙扎。
他知道景國人在拿他釣魚,他同時知道不會有人來救他——當初建立天公城的時候,聖公就說過,這是一條必死之路,而他還是決然踏上了——他早知自己走在必死的結局裡,可他還是想逃遠一點,逃久一點。
只要有一個人看到伯魯,知道伯魯,就會想起天公城。
僅以此為旗,長久地劃過這人間。
天公城的理想,或許就這樣存在過。
某天,宋書航意外加入了一個仙俠中二病資深患者的交流群,里面的群友們都以‘道友’相稱,群名片都是各種府主、洞主、真人、天師。連群主走失的寵物犬都稱為大妖犬離家出走。整天聊的是煉丹、闖秘境、煉功經驗啥的。 突然有一天,潛水良久的他突然發現……群里每一個群員,竟然全部是修真者,能移山倒海、長生千年的那種! 啊啊啊啊,世界觀在一夜間徹底崩碎啦!
準備好宅鬥、商鬥、種田的女主得到的穿越劇本是:修仙! 附贈一枚小寶貝:媽媽呀,這個可以噠。 又老(?)又醜(?)被所有人斷言修不了仙,女主她只想賺錢。 只要靈石足夠,她就可築通天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