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148章 想出方法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148章 想出方法

第二天一早陳三寶又顛顛去了謝乘風家,這次謝爺仍舊腹痛不止,沒有去戶部。

“大皇子傷是真的,但不像傳聞中那樣嚴重,只是肩胛骨被刺中。皇上醒來后氣憤不已,已經派威遠將軍去承天省平叛了。”

“明天早晨威遠將軍就會在城外點兵,揮師西征討伐叛賊。”

“蝗蟲一部分往南飛去,一部分已到了東平省了。如果再沒有別的對策再有半個月蝗蟲就要往京城方向來了,到時候京城價肯定會再次漲一波。”

“你抓時間再買點糧食屯些吧!別到時候真是有錢都買不到。”

本來興沖沖準備再次實驗新項目的陳三寶聽了謝乘風的這番話,頓時覺像大夏天淋了個涼水澡,啥熱都沒有了。

他們兩個研究來研究去有什麼用,政局不穩,人心思,普通百姓連最起碼的生活都保證不了,哪里有閑錢喝茶吃糕點?

貴人們都憂心匆匆,誰還有那個閑工夫學撲克打麻將?

“皇上已經命令農時間想辦法解決蝗災了,明天出發的大軍一部分是去承天省平叛,另一部分便是去擋東平省的蝗蟲。”

“京城是天子龍氣盤踞之地,怎麼可能讓蝗蟲來肆!如果蝗蟲真的來了,我們的生活影響是一小部分,到時候皇帝的威嚴大損是一定的。”

“那樣就會進一步給叛賊提供口實:蒼天已死!新皇當立!”

“所以這個時候誰能治的了蝗蟲,誰就會是大功臣!”

怪不得崇德皇帝那麼大歲數了還要去祭天祈雨,風調雨順的時候練練丹修修仙還行,這種時候再執迷不悟揮霍無度自己的江山都要搖了。

陳三寶現在深深后悔當初高中的時候沒好好學習,果然書到用時方恨,當初理課如果能好好學習是不是能做出來點槍炮,不說建功立業,至有點自我保護能力啊。

Advertisement

面對這樣的局面,謝乘風也深無奈,這局勢不穩,他拿什麼掙錢?再好的產品也得有人買啊。雖然對陳三寶說的麻將撲克很興趣,但兩人默契的決定把這一計劃暫時擱置,待條件再行準備。

興致匆匆而來,垂頭喪氣而去,陳三寶從謝乘風家出來后先去了米糧鋪,這個時候很多人應該都聽到了風聲蝗蟲要來了,糧鋪門前排了很長的隊伍。

陳三寶再看米鋪前面的價格,發現細米已經漲到二百文一斤,普通的高粱米都八十文一斤了。

這種突然暴漲的價格對京城人來說覺得不可接,陳三寶卻并不覺得如何,畢竟他們家當初從平出發的時候明水的米價就已經漲到這個程度了。

出于未雨綢繆的心理,陳三寶還是排隊花十兩銀子買了一點細米加很多糧。細米給幾個孩子吃,他們大人就吃糧度日了。

剛開始來的時候陳三寶對那高粱米還吃不慣,覺得噎的慌,喇嗓子。過了這麼久的苦日子,自己的嗓子也變得糙了,也習慣了吃這糧了。甚至覺得這高粱米也好,價廉的,雖然不好吃,但總比肚子強。

十兩銀子也沒買多,把東西卸下去后陳三寶便趕著他的小灰驢出了城,他打算先去看看宗禹。

城外的流民已經幾乎沒有了,之前的營地也被收拾干凈,恢復了往日的清潔。因為在城外十多里的地方有一支軍隊專門等著前來的流民,一旦發現立即運走。

到了午時,陳三寶才走到大昭寺下得善濟村。看到正在翻地的宗禹,陳三寶的下都要驚下來了。

“宗小夫子,你也會種地?”

“我怎麼不能會種地了,以前一到農忙的時候穆夫子就給我們放假,知道我們都是普通農家子,怕我們讀書讀不明白,萬一連莊稼都不會種,以后就廢人了。”

“你看看,這就是寺廟佃給我家的地,還不錯吧,果然是皇家寺廟,這地也都是地。我爹說了,今年冬天先種點冬小麥,等明天春天再好好規劃規劃。”

“不過冬小麥的種子我家還沒有,不得到時候從你這借點錢買種子了。你今天怎麼有空過來了?走,進屋里坐著去,外面太熱了。”

進了屋,宗禹給陳三寶拿了碗涼水解解。喝完水解了熱,陳三寶才慢慢把從謝乘風聽到的消息說給宗禹。

“沒想到形勢已經如此糟糕,本來以為到了這里便能安定下來了,看樣子咱們能不能過上好日子還要看老天爺啊。”宗禹聽完也是眉頭皺,一臉沉思。

;“只要蝗蟲能攔住那就還好,至京城這邊的局勢能穩定住。我剛才去糧鋪買米,連高粱米都漲到八十文了。”

到底該如何消滅蝗蟲呢?在現代的時候他看關于蝗蟲的紀錄片好像是一邊玩一邊看的,真的是看了個熱鬧,把有意思的看完了就接著玩了,沒太注意后面講的怎麼治蝗。

畢竟當初的自己還是個高中生,每天滿腦子的吃喝玩樂,怎麼可能心那種國家大事。

他記得好像是新中國立后中國就不再鬧大規模的蝗災了,火燒?網攔?收效都太低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蝗蟲的產卵速度太快所以才鋪天蓋地破壞力驚人。

為什麼久旱必蝗,那是因為天太干燥,河床外為了蝗蟲產卵的溫床,那是不是只要破壞了這個溫床他們的卵便產不出來了?便能從源上阻止他們的繁衍泛濫?

陳三寶越想越覺得有理,迫不及待地和宗禹說了自己的推測,“我們是不是可以挖掘渠,破壞了蟲卵,他們了蟲卵,就不能源源不斷的產生蟲?再加以其他辦法滅蝗,是不是能稍微遏制一下?而且挖掘渠的時候就當擴寬河道了。”

宗禹雖然會干農活,但畢竟不是農業專家,但陳三寶的話理論很強,分析的很到位,他聽了也覺得可行。

“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畢竟東平省境很多河渠,也不可能都挖一遍吧。”

“怎麼不能,省一級的下派到各府,府再分派到各縣,各縣再組織人手各鄉鎮村屯的落實,明確責任還是可以吧。”畢竟在現代的時候他們一有什麼事就是這麼管理的,甚至都能落實到每個人的人頭上。

大周的行政管理雖然不如現代,畢竟也是中央集權,地方總歸要聽中央調遣的。而且這是幫助地方抵蝗蟲的好措施,人民怎麼可能不擁護呢?

此外,現在東平省也不像承天省,還牢牢掌握在朝廷手里,應該是可以組織起來的。

“可是外面的蝗蟲已經產生規模的怎麼辦?畢竟他們活得時間也久,破壞力主要是蟲。”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燒了,剮了,裂了,分了,埋了,那滿清都能想出殺人的十大酷刑,怎麼殺蟲子的法子就沒有呢?

“三寶,我突然有一個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你說,蝗蟲畢竟是蟲,飛蛾尚且撲火,那蝗蟲也會向而去,何不晚上以篝火引然后三面環人,攆至火堆,一并焚燒之?”宗禹順著陳三寶的思路一邊思考一邊說。

陳三寶一聽,眼睛頓時一亮,對啊,只要是蟲子就有趨,不論是打死還是別的方法都費勁,還不如晚上讓幾人一組,三面攆蟲,到了火的地方直接燒死。

況且謝乘風不是說了麼,崇德皇帝已經派軍隊去了,軍隊晚上燒蟲,百姓白天挖渠,活得燒死,小的挖了,還愁不能阻止他們的腳步?小的還沒變異,還有富的蛋白,還能吃呢!

陳三寶真是越想越興,覺得宗禹簡直太聰明了,自己和宗禹在一起果然能迸發出激烈的智慧火花。

不過辦法雖然想到了,又有什麼用呢?自己是個底層老百姓,也不是皇帝,又能調的了誰?

想到這,陳三寶又嘆氣連連。

宗禹看陳三寶的樣子,就知道他在惆悵什麼,略一思索,安道:

“咱們可以去問問謝爺啊,他畢竟以前是皇商,再如何落魄也比咱們強吧。而且他提的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那些員一定不會拒之門外的。說不定表面拒絕,待我們走后進獻給皇帝邀功呢。”

嗯,說的好像是這麼個道理,果然秀才就是秀才,比他的政治頭腦高明多了。

有了治蝗的方法,陳三寶真是迫不及待要回城聯系謝乘風。

“宗禹,你跟我一起去吧,我想把你引薦給謝乘風。他雖是個商人,但他還是好的,還有一定的人脈,我覺得你認識他應該會有好。”

“以后我會和謝乘風合作做生意,會以我的名義進行,這種獻策的風頭我就不能再冒了,不然我就太搶眼了。你不同,你是秀才,還是耕讀傳家的讀書人,完全可以出這個頭,這對于你以后的仕途也是有好的。”

宗禹聽到陳三寶如此說,說不是假的。雖然他們兩個的方法很糙,都是屬于自己的臆測,能不能功還不一定。但陳三寶有功不領,反而讓給他,這讓他如何不激?

既然陳三寶把話說的如此明白,宗禹也不愿辜負了他的期,回屋換了自己那秀才服,重新洗漱了一下,和宗父打了個招呼便與陳三寶一起進城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