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122章 拜別師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122章 拜別師爺

今天陳三寶來縣城除了要關店鋪收拾東西,還有就是想去劉師爺家打聽打聽況。再怎麼說劉師爺也是個,消息渠道來源應該比他們多很多。

最近人心惶惶,各種流言滿天飛,有說北地反了的,有說朝廷要派兵的,還有說馬上糧店就要停止出售糧食的。陳三寶聽了這麼多,實在不知該信哪一個,沒辦法,只能尋求權威人士了。

陳三寶扣響劉師爺家的大門后,發現劉師爺家院子里糟糟的,竟然是在整理箱籠,陳三寶暗道原來當的也要跑路了。

“劉大人,這是打算要出遠門麼?不知道三寶能幫忙做點什麼?”

劉師爺被問的老臉一紅,“最近錚錚的姥姥那邊來信,說是想孩子了,讓他過去待幾天,這不他娘正在收拾東西打算領他回去小住一下麼。”

要想跑路就說,何必拐彎抹角呢,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直說就好啊。既然連當的都要走,那他們走豈不更是順理章。

“院子里太,快進來吧,三寶今天怎麼有空過來了?”

“回劉大人話,最近食城的生意越來越差,實在沒有繼續經營的必要了,今天過來就是來關店的。最近人心惶惶的,我也實在沒有力再繼續管理,連帶著中和書坊都一并關了。”

說起來書坊一共才開了兩個多月,他當初租房子就花了八兩銀子,雖然房租錢早就掙出來了,但現在房子還沒到期就空置也讓他蒙了很大的損失,尤其是在這個特殊時期,錢會更難掙也更好花。

Advertisement

劉師爺聽了,并不覺得意外,明水最近好多店鋪都關門了。只是中和書坊關了有點可惜,雖然開的時間不長,但陳三寶已經孝敬他好幾次了。

“關了也好,最近世道有點,還是應以保全自為主。”

“劉大人所言極是,現在天不下雨、大地皸裂、糧食絕產,三寶每天都能看到人們為爭奪水源發生矛盾。三寶長到這麼大,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況,真是滿心惶恐。不瞞您說,現在鄉下用水已經越來越,我怕再過幾天連喝的水都快沒了。”

“劉大人,小的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三寶這次來就是想問問劉大人,小的到底該何去何從。”說罷陳三寶深深的作了個揖。

劉師爺想到自己馬上就要離開,也許以后都不一定會再見到陳三寶。想到這孩子這段時間送來的銀子,他決定自己最后發一次善心。

“三寶啊,你應該也聽說北邊了吧,沒錯,北邊的旱比咱們嚴重,從去年冬天開始他們那就沒下一場雨一次雪。據說北邊現在是寸草不生,人連樹皮都吃沒了。據部消息說遼源省下面一個縣的災民已經把縣令祭了天,霸占了縣里的糧庫舉旗反了,朝廷也已經下令派兵剿匪了。”

什麼?反了?況已經糟糕到這種程度了麼?

他最多以為很多農民被迫逃亡淪為流民,向其他各省流竄,本沒想到原來有的地方竟然已經反了。如果朝廷沒控制住局勢,那天下豈不是就要大了!遼源省離他們明水到底有多遠?這場是不是馬上就要波及到他們這里了?

真是世事無常!過年的時候他還覺家家居有其屋歲月靜好呢,怎麼剛半年的時間就要變天了?

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人,生逢世,他陳三寶真的能在這種況下護住一家老小麼?哪怕他是現代人的靈魂,可是他一沒特長,二沒空間,三沒金手指,這可如何是好?

;個人的力量在時代的洪流面前是那麼渺小,作為底層的老百姓他又該如何保全命?

”劉大人,還請劉大人給小的指條生路吧。”

“三寶,既然你我相識一場,那我便奉勸你一句話:不要等,能走快走。據說挨著咱們省的河北省好像也有起來的跡象了。”

“兩個方向:要不就往京城方向走,要不就去江北省。京城你們不一定能進去,但一定不會波及到那,哪怕在京城外面,你們也能命無憂。江北省那里風調雨順,沒有任何災,你們去了后或許能有一線生機,但那里畢竟離明水太遠,不知道你們能否會順利到達。”

“三寶,你我相識一場,雖說咱們是利益的結合,但是你一直對本師爺尊敬有加。我也沒什麼能幫你的,我現在就寫一份通關文書,證明你們的良民份,以及你的份,或許對你有些微幫助。”

“我能做的也就這些了,以后你好自為之吧。”他家錚錚確實非常喜歡那本西游記,他希能講出這樣故事的人能夠平安的活下去吧。

聽聞劉師爺竟然要給他開個證明,這簡直不能更好了,有了這樣的文書他們就不再是逃避賦稅的逃民,而是被戰火波及的災老百姓。哪怕朝廷要抓他們做戍邊做壯丁,他還有讀書人這層份,去哪里都夠了,想到此,陳三寶再次深深的彎腰作揖以示謝。

“劉大人,自相識以來,三寶多次承蒙您的照顧,蒼白的語言本無法表達我對您的敬仰激之,三寶以后絕對不會忘了您的大恩大德。以后山水重重,還劉師爺和小爺多加保重,希以后的日子里還能有再見您的時候。”說罷,陳三寶第一次跪地給劉師爺磕了個頭。

從劉師爺那里拿到了通關文書證明后,陳三寶足下生風,匆匆忙忙趕回鋪子和陳二寶匯合。他二哥已經把所有行李都打包整理好,就等他回來兩個人直接回家。得知劉師爺竟然給弟弟開了帶有印的證明文書,陳二寶也覺得踏實很多。

二人從明水出發后直奔平的秀山書院,穆夫子是他的授業恩師,年紀大了還是個讀書人,手不能挑肩不能扛的。現在這種況,他怎麼可能只顧著自己逃走而置老師于不顧?

見了穆夫子后陳三寶把從劉師爺那里聽來的消息說了一遍,“夫子,這種況下我們必須要走了,干等只有死路一條。”

“我打算回家就開始收拾行李,如果夫子也打算走,你可以和我們的車隊一起,人多也有個照應。”

穆夫子呆呆的坐在椅子上,還沒從陳三寶說的話中反應過來。原來北邊已經這麼了嗎?原來縣里的師爺都要跑了,怎麼會這樣?只不過是一場旱災,朝廷都理不了麼?

”三寶,你說的是真的麼?遼源省和河北省真的都起來了?”

“千真萬確,就是縣里的劉師爺告訴我的,他對我說如果要走就抓時間,也許咱們這里馬上也要起來了。”

穆夫子蒼白著臉,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很謝陳三寶這個時候還記得他。但他是個讀書人,這些年除了讀書科考外基本什麼都不會做,如此年老弱又拖家帶口的,又能走到哪里去?

要是走了,他的書院怎麼辦?他的學子怎麼辦?他已經這麼大歲數了,還能有回來的那天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