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說過,”
朱慈烺緩緩說道:“通州鎮乃是天下第一強鎮,我們大明帝國任何最先進的軍備都會先優先裝備通州鎮,然後方才會裝備京營與海外軍團,即便是京營與海外軍團,現在都還沒有完全離冷兵時代呢,但是通州鎮做到了。朕不相信,天底下除了通州鎮之外,還有第二支全員裝備火的大軍!即便是法蘭西現在也做不到!”
“既然皇上有如此信心,那臣就放心了。”
盧太行沉聲道,“臣已經傳令給了蘭州的高傑黃得功等人,命他們率領京營銳,向北突進,越過賀蘭山進唐努烏梁海區域,尋找沙俄軍隊蹤跡,一旦遇到,立即派出騎兵阻擊,俄軍遠道而來,不會攜帶太多的火炮,我們以騎兵突襲,俄軍不足為慮!”
朱慈烺點頭道:“如此甚好,太行,下午隨朕前往天津衛,為夏完淳的大軍壯行,李巖,這朝廷軍政就暫時給你幾天!”
“臣遵旨!”
李巖連忙躬道,同時向著盧太行瞥了一眼。
盧太行心知肚明,這意思是讓自己看了皇上,絕對不能讓他登船渡海啊,萬乘之軀,可不能在冒險了。
第三天清晨,朱慈烺與盧太行帶著一隊騎兵已經出現在了天津衛的港口。
“臣夏完淳(臣廖立凡)參見皇上!”
通州鎮總兵夏完淳與巡海司總督來到朱慈烺的近前行禮道。
朱慈烺擺擺手,問道:“怎麽樣?全部都準備好了嗎?”
夏完淳沉聲道:“皇上放心,通州鎮三萬人馬已經全部整裝待發,另外還借調了海外軍團一鎮兵力,共計四萬五千步騎兵力,開花炮八十門,紅大炮四十門,火藥五萬斤,炮彈一萬發,糧草三萬石,隨時可以出征!”
朱慈烺點頭道:“好,朕也好久沒有檢閱通州鎮了,今日就親自檢閱通州鎮與海外軍團將士,為將士們壯行!”
夏完淳大喜過,連忙下令,四萬五千將士紛紛來到了碼頭之上,列開了陣勢。
五個騎兵大營,足足有一萬五千騎兵,五個步兵大營,兩萬多卒,除此之外,還有三個火炮營,三個火箭營,四五千人,在曠野之上列出了十六個方陣,聲勢駭人。
盧太行看著眼前的通州鎮與海外軍團的銳,心頭不由的駭異,這還是自己與老常曾經統領過的通州鎮嗎?
現在已經完全變了樣子!
雖然因為火炮都已經裝船,無法看到,可是這步騎兵力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除了騎兵腰間配著馬刀之外,所有的卒已經全部都沒有鋼刀長槍,轉而換了人手一支火槍,火槍的前端,還有一支明晃晃的匕首,足足有一尺長,都是鋼打造,三個棱角盡皆開鋒,閃爍著懾人的芒!
這都是什麽時候裝備的!
盧太行驚聲道:“存古,這些步卒全部都以火槍營地,若是遇到俄軍近廝殺,你確定我們能夠占據上風?”
夏完淳笑道:“我的國公爺,難道您沒有看到這步卒火槍上明晃晃的刺刀嗎?如今通州鎮已經全麵配備了這軍刺,別看他隻有一尺多長,固定在火槍上,加上火槍的長度,足足有五尺,超過了尋常的腰刀、馬刀,近搏殺,以突刺為主,軍刺本有三道槽,一旦將對手刺傷,就會出現一個三角,鮮迸流,即便是上好的金瘡藥都難以止,殺傷力絕對在普通的刀劍長槍之上!”
朱慈烺笑道:“為了通州鎮的軍刺訓練,朕可是親自為他們製定了一份軍刺搏殺典,讓這些將士訓練,如今已經一年多的時間了,若是從京營之中拿出一百人來與通州鎮百人隊進行搏殺,那京營必敗無疑,絕對要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的!”
夏完淳笑道:“還有我們的火炮,因為這一年多以來,我們從南洋收獲了大量的橡膠,幾乎全部都用在了開花炮之上,如今的開花炮在行走起來,可是比之原來要輕快了一倍都不止,而且因為橡膠的保護,車軸車也更加堅實,不易損壞,如今我們這一百門炮,可以當兩百門紅大炮使用了!”
盧太行登時想了起來,自己剛剛進京就被皇上扯著到了皇家學院的訓練場,觀看最新的火炮,好像就是給火炮裝上了橡膠啊,沒想到這麽快就在整個通州鎮的火炮營普及了,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盧太行在左,夏完淳在右,陪同著朱慈烺登上了剛剛搭建的一個簡易的臺子,看向了眼前的數萬將士!
“夏完淳!”
朱慈烺喝道。
夏完淳連忙跪倒,高聲道:“臣在!”
朱慈烺喝道:“西洋撮爾小國,犯我邊境,斬我上將,我百姓,一軍一民,寸山寸河,盡皆是我大明勇士以鮮拚殺得來,豈容西虜放肆?朕以大明皇帝,賜爾天子劍,代天巡獵,鏟除兇頑,複我河山,予你三月之期,盡誅敵寇!”
說著話,朱慈烺徑直接下了腰間佩劍,向前遞出!
夏完淳連忙將寶劍接在手中,沉聲道:“臣皇上天恩,無以為報,當率勁旅,全殲敵酋而還,以謝陛下!”
“來人,賜酒!”
朱慈烺喝道:“朕為諸位同袍兄弟壯行!”
一旁的司禮太監祝廷連忙斟好了酒。
朱慈烺看向眼前的將士,沉聲道:“諸位同袍,朕期待你們得勝歸來,再為你們慶功!飲勝!”
“萬歲!”
“萬歲!”
一個個將士手捧酒碗,同聲高喝起來!
這裏盡皆是通州鎮的將士,即便是海外軍團的將士,其中的主力銳也都是出自於通州鎮,盡皆是朱慈烺帶著張之極盧太行等人一手曆練出來的嫡係心腹,忠貞不二的鐵將士!
如今皇上親自壯行,一個個都激的吼起來,聲勢震天!
一碗酒喝罷,夏完淳再度跪倒在地,沉聲喝道:“皇上,臣此去,必定斬敵酋之首級,獻於陛下!微臣告辭!諸位將士,登船!”
數萬將士魚貫而行,向著碼頭上的運兵船闊步行去!
戰國之世,天下大爭。一個偉大的帝國將要建立,同時這個帝國也在走向崩壞。穿越到驪山成為一名修陵人,趙術不甘心蹉跎于此,他要走出這里,去用自身所學去成名,去建功立業,去改變自身命運,也想去嘗試改變這個帝國的命運。且看,在他的參與下,歷史有何改變?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秦攝政王》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
嬴政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廢材兒子嬴瀾,竟然是在藏拙。 直到有一天,他聽見了嬴瀾心聲。 “陛下,這丹藥乃是天才地寶煉製,一粒可延壽五年!” 【拉倒吧! 吃了能活五月都謝天謝地了,還延壽五年? 】 “陛下,匈奴日益猖獗,老臣願率鐵騎親自討伐,必定踏平匈奴,揚我大秦國威。” 【踏平匈奴? 別逗了! 現在匈奴冰天雪地的,鐵騎直接給你凍傻! 】 “瀾兒啊,這次寡人被困,你是如何讓那匈奴單於開口說出寡人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