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兵臨天下 第139章 兩路援軍

《兵臨天下》 第139章 兩路援軍

當初劉璟沒有讓廖化跟隨自己,主要是給他一個考慮的機會,歷史上廖化是跟了關羽,他不希廖化在跟了自己以後,又被劉備所,所以他要廖化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了再來找自己。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爲廖化不是魏延,若是魏延,他本就不會給他任何一點考慮的機會,所謂的領導架子麼,在某些時候,劉璟也會擺一擺。

劉璟下令開了城門,廖化帶著一羣手下進了城,其實廖化也反覆考慮過,到底是去投靠劉備,還是投靠劉璟?

劉備手下有關張趙雲,若他去投勞,地位恐怕連周倉都不如,還不如跟隨劉璟,爲他建立勢力的元老,輔佐他爭奪荊州。

廖化正是想通這一點,才毅然趕到江夏,廖化翻下馬,單膝拄刀跪下,沉聲道:“山野莽夫廖化前來投靠璟公子,願爲璟公子效力!”

劉璟連忙上前扶起他,笑瞇瞇說:“廖將軍請起,現在江東攻城甚急,正是用人之際,廖將軍到來,簡直就是天降及時雨。”

劉璟這句話倒沒有誇張,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統兵大將,王泰對自己雖然忠誠,但武藝稍差,險些被徐盛所殺,而廖化好歹也是名將,有他替自己守城,他心中更穩定了許多。

廖化心中激,躬道:“廖化願竭心盡力,爲公子效犬馬之勞。”

劉璟又看了看他後的幾十名士兵,廖化連忙解釋,“這些都是老弟兄,實在捨不得遣散,只要把他們帶來,公子收錄。”

他唯恐劉璟不收,慌忙對手下襬手,“還不快拜見璟公子!”

幾十名士卒一起跪下,齊聲道:“懇求璟公子收錄!”

劉璟有些爲難,其實他並不願意收錄這麼多黃巾賊爲手下,倒不是歧視,主要是這些人長期爲山賊,習慣於搶掠,軍紀極差,他是希廖化一個人前來。

Advertisement

不過既然已經來了,他得給廖化這個面子,想到這,劉璟便答應了,“好吧!只要約束好軍紀,他們可以留下,繼續做你的部下。”

廖化大喜,他一路上最擔心的事終於解決了,連忙抱拳激,“多謝公子全。”

劉璟又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按理,我應該先讓你適應一下,不過現在局勢危急,你跟我來,我給你安排一個守城的位置。”

劉璟帶著廖化等數十人,快步向北城牆而去。

.......

雖然經歷了半夜和凌晨的兩場戰,江東軍大兵境,但在隨後的兩天裡卻意外地安靜下來,江東軍再也沒有攻城。

這一方面是因爲江東軍兵力不足,難以攻城,只能等待援軍,而另一方面也是圍城打援,等待伏擊江夏軍的援軍。

柴桑城的烽火已點燃,最多三天,江夏援軍就會從武昌城趕來。

對於柴桑守軍,他們也抓住了最寶貴的兩天時間,忙碌而有條不紊地加強防,他們在城牆上安裝了百餘架投石機和石砲,由經過訓練的三千民夫作。

正是這些投石機和石砲的出現,使柴桑城的防大大加強,極大地鼓舞了柴桑守軍的士氣。

這天上午,劉璟和平常一樣在城頭視察,經過兩天的積極準備和周部署,柴桑城的防已煥然一新,水門由兩道鐵柵門增加爲三道,中間加了一道數千斤重的鐵門,並在水底安裝了數百帶有倒刺的鋼尖,使外面的士兵無法,完全堵死了江東軍從水門殺的途徑。

而城頭上安裝了兩百架石砲和五十架投石機,石砲由三人作,可將二十斤出七十步遠,確度較高,而投石機則由五十人作,可將百餘斤的大石拋出三百步遠,威力巨大。

而城上的正規守軍有一千三百人左右,由劉璟親自統帥,廖化和王泰爲左右裨將,其中王泰負責指揮民夫作石砲和投石機,廖化則爲前軍防指揮,整個後勤支援則由徐庶負責。

幾乎整個柴桑城數萬人都員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老人做飯,婦參與搬運資,甚至連孩也不閒著,他們一羣羣在城中四,尋找江東軍的探子,爭取得到高額懸賞。

誠團結的氛圍影響下,柴桑城上下一心,共抗江東,這是柴桑城幾十年未見的盛況,作爲一個長期夾在荊州和江東之間生存的大城,這種完全偏向一邊的況是極爲見。

劉璟剛剛走到水門上方,忽然東城眺樓傳來了急促的警鐘聲,‘咚!咚!咚!’警鐘聲響徹全城,所有士兵都張起來,紛紛奔向城邊,一齊向遠大江去。

只見在長江西北方的江面上出現了一支龐大的船隊,足有數百艘戰船,旌旗招展,氣勢壯觀,在爲首的大船上,一面赤黃旗獵獵招展,這是荊州軍的戰旗。

城頭守軍頓時一片歡騰,歡呼聲響徹雲霄,荊州軍的援軍到來了,但劉璟卻一點也沒有表現出喜悅,他默默地著遠的船隊,眼中神十分複雜。

這時,徐庶慢慢走到劉璟邊,沉聲道:“公子覺江東軍有什麼異常嗎?”

劉璟搖搖頭,“安靜得出奇。”

“就是這種出奇的安靜,我才覺到有些不妙,恐怕江東軍早有準備。”

劉璟沉默半晌,冷笑一聲道:“坦率地說,我現在並不希江東軍失敗。”

徐庶笑了起來,“在公子眼中,這支黃祖的援軍同樣也是敵人。”

“最好是兩敗俱傷,最後由我這個漁翁來得利。”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指著江東軍船隊喊道:“快看!江東軍開始撤了。”

劉璟也看見了,只見江東軍船隊開始拉帆,離開了漕河口,略爲惶恐地向東撤離,徐庶眉頭皺一團,“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是徐盛在使計。”

旁邊廖化問道:“先生怎麼看出江東軍在使計?”

“很簡單,江東軍船隊中有不哨船,江夏軍來援,他們豈能不知?要撤退的話,早就撤退了,絕不會等敵人殺到眼前才撤走,這必然是他們的兵之計。”

廖化聽徐庶分析得很有道理,心中頓時有點急了,連忙問劉璟,“公子,我們要不要通知援軍?”

劉璟注視江東軍戰船,良久才冷冷道:“拭目以待!”

對於黃氏父子來說,江夏從來都是黃氏家族的私產,柴桑在這份家產中更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接到柴桑的烽火報警後,黃親自領兵五千,三百餘艘戰船趕來救援柴桑。

此時黃並不知道周凌已死,柴桑城已換了主人,他得到的報是,江東軍攻城失利,損失慘重,這讓黃信心更足,他將一戰擊敗江東軍。

在獵獵戰旗之下,黃冷淡地注視著遠方江面,他顯得有點心事重重,這種心事來自於劉琮的重傷和他兄弟黃勇的失蹤。

劉琮是被兄弟打傷,這一點不容質疑,他心裡非常清楚,他兄弟就是這麼一個人,兇悍而魯莽,在他手上不知死了多人,劉琮不死已是萬幸。

不過,這件事有兩個麻煩他不知該如何面對,一是他們怎麼向劉表代?其次是兄弟黃勇到底去哪裡了,是畏罪潛逃,還是他出了什麼事?

另外還有劉璟,他居然沒有隨劉琮一起撤回武昌,留在了柴桑城,他的目的何在?現在柴桑城還控制周凌手上嗎?

不由擡頭向遠的柴桑城去,他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劉璟絕不甘寂寞,柴桑城肯定出了什麼事?不行!必須把柴桑城的防收回來。

就在這時,桅桿上,一名眺士兵指著遠方江面上大喊,“黃將軍,前方發現江東水軍!”

頓時從沉思中驚醒,快走兩步來到船頭,向遠方眺

遠方兩三裡外的漕河口,一支由百餘戰艘船組的船隊正倉促離開,顯然是江東軍準備撤離了。

怎麼可能讓江東軍跑掉,他當即下令,“鍾順率部城,其餘戰船跟我追擊逃軍!”

三百艘江夏軍戰船兵分兩路,黃率領二百餘艘戰船追擊江東軍,他的裨將鍾順則率領數十艘戰船向漕河口駛去。

城頭上,劉璟目炯炯地注視著五十餘艘江夏軍戰船駛了漕河,很明顯,這支船隊是來支援柴桑城,或者說是來收回柴桑城。

劉璟的拳頭了,柴桑城已歸他劉璟,怎可能再拱手讓出。

“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開城!”

追擊江東軍的船隻已經遠去,而五十餘艘大船,已有三十艘駛漕河。

意外便在此時發生了,岸邊茂盛的草叢中忽然出現了二三百名江東士兵,他們手執弓箭,將一支支火箭向江夏軍戰船的船帆,江夏軍戰船措不及防,瞬間便有十幾艘戰船著火,火借風勢,吞沒了船帆和桅桿,接著將整艘大船點燃,濃煙滾滾,火沖天。

漕河之上一片混,幾十艘大船靠在一,無法調頭,士兵們哭喊連天,紛紛從大船上跳下逃命。

這時,城頭上的將士們紛紛向劉璟去,劉璟注視著城外的一片樹林,雖然這是一個收攏敗兵的機會,但他又有點擔心這是江東軍的兵之計,目的是把自己的軍隊引出柴桑城。

但細想又覺得不太可能,就算殲滅了自己的軍隊,他們也無法應對江夏援軍,況且自己的軍隊在短時間未必能被殲滅。

劉璟只沉思片刻,一招手,廖化快步上前,劉璟對他低語幾句,廖化點點頭,“卑職遵命!”

劉璟便毅然下達了命令,“開城出擊,接應江夏軍士兵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