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韓令坤怔怔神,面對羅度這裝的話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才好。
羅度確實得寵不假,可是趙匡胤也是郭榮最信任的武將無疑。
對於韓令坤這種一開始就在郭威手上干出績的老將來說,趙匡胤當年在郭威手上不過是東西班行首。
行首就是領隊的意思,並非是統領,單純的站在第一排。
郭榮為太子領開封府尹的時候,趙匡胤也不過是開封府馬直軍使。
高平之戰後,趙匡胤一飛沖天,職位是殿前都虞候。
跟已經為節度使的向訓、韓令坤差了一個級別,但卻能與他們稱兄道弟,還不是郭榮的特別照? 閱讀最新小說容,請訪問st🌽o.co🍭m
一個都虞侯,卻負責軍的訓練,而且是在皇宮裡練軍。
這是何等的榮耀。
開封乃至大周無不知道郭榮最寵的文臣羅度,最的武將趙匡胤。(5,0);
趙匡胤給郭榮噴了個狗淋頭,羅度就真的能?
韓令坤有些擔憂,道:「沒別的辦法了?」
羅度搖頭道:「以家的格,他決定的事豈是輕易能改的?除我親自求,別無他法。」他頓了頓道:「就這樣吧,石都校作為我朝為數不多的騎將,他的驍勇毋庸置疑。韓老哥為他而來,那我就給老哥這個面子。明日我就進宮為石都校求,不過不開玩笑,與不,我不清楚。只是由我親自去說,機會要大一點而已。」
韓令坤咬牙道:「真要有什麼,我跟羅兄弟一起扛。不管此事與不,石守信要是還敢對兄弟你不敬,我第一個饒不過他。」
羅度擺了擺手道:「不必如此,用你們的話來說,我倆文武殊途,尿不到一個壺裡。」
韓令坤隨口道:「那我也得給他捋直了。」
「……」
這一瞬間,向來能說會道的羅度不知如何接茬了。
第二日,羅度找到了郭榮,為石守信求。(5,0);
郭榮訝異的看著羅度,問道:「先生這是認真的?」
羅度作揖道:「石都校的為人陛下最是了解,直率,易他人蠱。此番他嘗盡人人暖,想必也懂得了是非對錯。石都校是個大才,萬一因故一蹶不振,對朝廷損失太大,臣心裡也是難安,不如讓他以戴罪之立功。」
郭榮略一沉說道:「好吧!既然你來勸了,就給他一個機會。」
郭榮並未怒,並未過多猶豫,回答了很直爽。
「謝陛下開恩!」羅度趕忙寵若驚的謝恩,心底卻是無波無瀾。
這就是趙匡胤與羅度的差別。
人都是現實的。
地位越高,越是如此。
同樣的事,換做不同的人來做,會有天差地別的效果。
你求爹爹告都幹不的事,換個人來干可能就是一句話。
誰的利用價值高,誰就擁有話語權。(5,0);
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現在的趙匡胤,本就沒有與羅度相提媲的資格。
趙匡胤是郭榮最寵信的武將不假,但是這個寵信源於趙匡胤自的潛能。
高平之戰,張永德、趙匡胤勇拼殺,為扭轉乾坤的主力。
郭榮察覺了這位小將上的潛力,用心培養,將之調殿前司,為軍統帥,負責在皇宮訓練軍。
羅度一開始也是如此,從察覺他的能力後,一直委以重任從開封府到都監。
這一切都是郭榮培養人才的手段方式。
這個階段,羅度的話語權地位是要遜趙匡胤的。
畢竟兩人潛力無限,而趙匡胤算得上是郭榮旁的老人。
但是降孟蜀之後,羅度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相比趙匡胤還於培養階段,羅度展現出了自己擔當大任的能力。
從這一刻起,趙匡胤就完全讓羅度甩在後頭了。(5,0);
這就是最現實關於價值意義的現。
而今的趙匡胤即便是在他的義社十兄弟中都算不上老大,只是他為人重義,人緣好,都願意同他一起玩。
趙匡胤崛起於接下來的淮南之戰。
淮南之戰中,趙匡胤展了非凡的軍事天賦以及驚世駭俗的個人武勇,將南唐殺的片甲不留,幾乎是以無敵之態橫掃了擋在他面前的敵人。
趙匡胤的威信是在淮南之戰中打出來的。
淮南之戰不只是讓趙匡胤打出了份地位,也打服了跟他關係好的武將,為未來的黃袍加賺取了資本。
現今未有淮南之戰的加持,趙匡胤言語的份量,遠遠比不上羅度。
趙匡胤辦不的事,換他來確實輕輕鬆鬆的。
郭榮示意羅度在一旁坐下道:「好了,不提他了。你來的正好,我有一件私事問你。皇后問我幾次了,可每次見到先生心底想著都是國事,早將皇后的叮囑忘在了腦後。前些日子皇后都生氣了,這回朕是想起來了,怎麼也得問一問。」(5,0);
羅度好奇的在一旁坐下。
郭榮問道:「皇后的二妹,你應該認識。你覺得如何?」
羅度心底莫名的有點虛,這可是歷史上你老婆,就這直白的問?
他有些扭支支吾吾的道:「符二娘子英姿颯爽,還是很好的。」
郭榮大笑道:「那就好,你若沒有意見,那出征回來,朕為你們指婚可好?有了皇后妹婿魏王婿這兩個頭銜,對於你未來之事,會方便很多。你亦可將重心轉樞院,跟仁浦一併執掌武事。」
羅度回答的毫不遲疑道:「臣自然沒有異議。」他說著忽然道:「在陛下的引領下,朝中武將驕氣大減,臣以為開封府的職權,已經不適合微臣,陛下可另選賢臣擔任。」
對於開封府的權柄,他早就知道會有出去的一天。
郭榮不可能想到自己早死,他不會傻到培養出一個權臣。
大多數權臣的出現,都是因為強主的離世。
(5,0);
郭榮一直留著他開封府判的職位是因為需要用開封府來震懾那些武將。
但隨著他在軍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開封府的權柄也就越來越遠。
有得必有失。
郭榮見羅度自己提出,心底更是歡喜,說道:「此事尚且不急,等取了淮南之後,再議。」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您小手分到臉書Facebook,作者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