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靠美食白手起家 第107頁

《我靠美食白手起家》 第107頁

「那我就上你家提親去。」

「……這也能聽見?」

嘆於蕭慕雲的絕好聽力,恰逢兩位食客上門,這才趕回了食肆。

「掌柜的,今日有什麼吃食?」

寒食節不能生火,只能吃些冷食,故而這三日裡,食客通常會主詢問店家有什麼可售。莫輕輕笑道:「今日有槐葉冷淘,可搭配著一份滷水拼盤食用。」

「那給我們來兩份。」

「好嘞,二位稍等。」

所謂槐葉冷淘,實源自唐時宮廷的一種冷食。

是取青槐葉洗淨搗爛,水用以和面。抻好的麵條在寒食節前一日煮,汀過涼水,再用油攪拌,冰鎮在涼沁的井水中。鮮碧麵條,裹層亮晶晶油,宛若一碗翡翠,故而還被稱作過「翡翠面」。

食用時,只需拌上自製的雜醬即可。

不過到底不是夏日,單單一碗冷淘吃著還是不胃,也不過癮,故而昨日特地還備了好大一鍋鹵食。

滷蛋豆乾、豬耳鴨胗、鴨掌翅尖等數不清的滷味,混在一鍋,燜鹵整夜,不僅味,從滷中撈起時,尚還存著淡淡溫意。繞大圓食盤像花瓣般依次擺開,花芯再擺上一碟自製醬,搭配爽口的槐葉冷淘,也能吃得格外暢快。

Advertisement

邊聽那頭食客不絕口的稱讚,莫輕輕邊飛速打著算盤,時不時吹進一陣暖風,打在脖頸間,還的。

抬眸去看,柳條飄,窗外的三隻飛燕像是活了般,正紮堆,呢喃飛舞,好不熱鬧。

第73章

寒食三日剛過, 跟著就是清明,天氣回暖,本也該是個郊遊踏青的好日子。可奈天公不作, 賞了一場霏微細雨,擾人的盤算。

座無虛席的食肆外堂, 亦是抱怨四起,眾人紛紛嘆大好計劃泡在了這場春雨里。莫輕輕含笑不作語, 端著一盤剛出鍋的田螺塞小心穿行,直至送到食客跟前。

「真香啊。」

盤子剛擱下, 就收到一聲稱讚。

嫣然一笑,道聲「慢用」,便轉回廚房繼續忙活。

連著吃幾日的冷食,好不容易能重起灶火, 廚房外堂今日都溢滿了熱乎乎的香氣, 生意也是預料外的紅火。劉老五雖不在,但幸虧關及時回食肆,有人照顧好外堂, 倒也不至於手忙腳

待到所有吃食都配齊全, 莫輕輕才得空, 回到外堂近門口的食案前。

Advertisement

在門口另擺張食案,屬實擁,但眼下外面飄著細雨, 不見要停的架勢, 也不好出門支攤,於是只能先這麼將就著了。

今日清明, 食肆里總要售些應景吃食的, 譬如這吃著滿口糯清爽、而不的青團。

前兩日過得悠閒, 無事便想了許多種青團餡料,有芝麻、豆沙、鬆蛋黃,還有抹茶、薺菜餡等等,謄寫下來,竟足足九種。這麼些若都裹在麵皮里,半個拳頭大小的糰子,模樣也幾乎無二致,豈不了太多樂趣?

便憶起前世最後待的那段日子裡,盲盒熱四起。那會兒不願跟風,可眼下並無這,嘗試一下,也沒什麼不可。

油綠媲玉的青團,潔白勝雪的白團,毫無章法混在一起,底下再各墊一片脆竹葉,蘿蔔坑似的放進事先疊好的紙窩窩裡。橫三豎三,九隻糰子整齊擺好,便了一份盲盒。

只是應的盤算,單個售賣卻是次選,更推薦的是整份一起售出。這般帶回去,家裡老老圍坐一起,拿來閒中作樂,更為絕妙。故而,在打包的封口還會附贈一張紅紙,細寫明所有的餡料,以供食客參考。周全到各人的忌諱和喜好,每個紙窩窩底部,更是會特意寫清該糰子從皮到餡所用到的食料,只需翻轉過來便能查閱。

當然,定也有不屑這些拐彎抹角作樂的,如此就會依食客喜好,另打包其想要的,也不費工夫。

用完飯的食客被這架勢和淡淡的艾草香吸引,紛紛上前細問。待莫輕輕講清細則,更是無不點頭稱妙,各自拎了一份才心滿意足離去。

不消半日,青團便所剩無幾,正思量著明日要不要多做些時,一道溫和善的嗓音,似水般輕輕瀉下。

「莫姑娘,也給我拿一份吧。」

「好嘞,您稍……」恍惚覺得這聲音有些耳,莫輕輕一抬頭,滿眼驚訝,「蕭夫人?」

這可不悉?蕭夫人既是蕭慕雲的娘親,又是的房東,每月賃金時,總得見上一面的。

蕭夫人笑道:「以往總只聽慕雲說你這食肆生意是如何好,今日親眼一看,果真不假。」

「原來他還會誇我呢?」莫輕輕一臉不敢置信。

「可不止,我這兒子呀,也就上不饒人,其實不知有多喜歡你做的吃食。要不然,哪會時不時給我稍些回去。」

蕭慕雲是個孝順的,這知道。這麼說來,好像確實是這個理。

登時,莫輕輕又高興兩分,忙將包好的點心遞去。

婢子接過點心,蕭夫人瞧了眼,頓上片刻。

「莫姑娘,我能單獨同你說兩句嗎?」

縱使掛著笑,但浮在婦人眸中的那縷憂思,依舊清晰可見。

莫輕輕看得仔細,斟酌須臾,仍是不好回絕,便淺笑頷首:「自然。」

*

這場春雨下得溫和又纏綿,過了午食,也尚未見停歇的意思。倚靠門前半晌,莫輕輕終還是轉取了傘來,囑咐關幾句,便端起剛出鍋的點心往隔壁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