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魏晉干飯人 第1270章 商量妥當

《魏晉干飯人》 第1270章 商量妥當

(4, 0);

  等朝們離開主屋,荀藩的房間已是一片狼藉,不知躲在哪兒的汲淵過倒在地上的桌椅走進來。

  下人驚訝的看他,便想要阻攔他,半靠在床上的荀藩道:「請汲侍中進來吧。」

  下人這才領著汲淵繞過紗帳往室去。

  荀藩道:「你們都退下,守在外面不許人進來。」

  下人應聲退下。

  汲淵從地上撿起一張椅子擺在床的對面,與他作揖,「荀公大義,汲某激不盡。」

  荀藩面無表,「我這樣做又不是圖你的激。」

  汲淵起袍子坐下,「我知,荀公是為了天下安定。」

  荀藩道:「希你等將來能夠一如既往的輔佐大將軍,而不惡人。」  

  汲淵自信的翹起角,「自然,那我們就來談一談讓位的事。」

  荀藩整個人坐起來,目炯炯地盯著汲淵道:「陛下善,即便退位,也當有天子之尊。」(5,0);

  「當然,」汲淵一口應下,「大將軍仁厚,必會善待陛下,我等也不敢輕慢陛下。」

  荀藩:「瑯琊王一脈畢竟是宗室,也當善待。」

  汲淵也應下,「只要他們遵紀守法,不做反叛之事,我家郎自不會吝嗇錢財。」

  荀藩頓了頓後道:「司馬氏畢竟曾為皇族,還有曹氏,兩氏族當宗祀不絕。」

  汲淵頓了一下也應下,「等陛下長,我便請大將軍為陛下尋找賢妻,但陳留王一脈……」

  他道:「自陳留王病逝之後,繼承爵位的曹過是旁支嗣子,多年打仗,人早已不知去向,我會向大將軍進言,派人尋找,要是找不到,只能找一找曹公後人,從中挑選一脈繼承。」

Advertisement

  荀藩抿了抿,輕聲道:「陳留王時運不濟,沒能留下一兒半,希陛下能夠有後。」

  汲淵聽出他的試探,似笑非笑道:「荀公放心,大將軍在這一點上可比司馬氏厚道多了,只要陛下無恙,將來定能子孫滿堂。」(5,0);

  荀藩老臉一紅,雖然曹奐沒有孩子的原因難有定論,但他是貴族公子,也有妻妾,按說不應該一個孩子都生不出來,絕育的概率當是比較小的。

  別說其他人,就是荀藩都不相信曹奐正好是那個人。

  何況,宮中太醫雲集,擁有全國最先進的醫療技,真的就不能讓他有一個孩子嗎?

  荀藩現在做的,就是再拉一個前朝後裔出來分擔一下小皇帝的力,希趙含章能夠一起善待他們。

  以汲淵對趙含章的了解,不會拒絕這樣的事,於是可以代答應下來。

  接下來倆人便商量了一些細節,比如小皇帝退位以後應該得到哪些的尊榮,田地和奴婢是最重要的兩樣,可以保證小皇帝以後的生活

  還有,接下來小皇帝退位的作。

  小皇帝繼位的時間很短,在任期間他沒有做過任何壞事,如果按照在位期間所有就皆在其的算法來算,他甚至可以稱得上功績斐然。

  他在位期間打退匈奴,收復北地,統一南北……(5,0);

  所以不能說他對不起大晉,所以退位,只能把鍋蓋在他祖宗頭上,實際上,這口鍋也的確是他祖宗的。

  天現日蝕和水患,這就是上天的警告,所以他為了天下安定和百姓的安危,願意退位讓給趙含章拉……

  汲淵追問:「何時開始?」

  荀藩垂眸看了一眼自己的大,此時怕是全城都知道皇帝提出退位的事了,若不儘早開始,只怕人心浮,有人生起叛之心。

  於是道:「明日還是休沐日,我後日一早便進宮草擬詔書。」

  這封詔書一定不能從趙含章手裡出,皇帝邊有膽草擬這封詔書的也就他了。

  汲淵滿意,起告辭,臨走還是忍不住提醒,「荀公,荀史好像和您有不一樣的看法,同住一屋檐下,還請荀公保重。」

  荀藩臉繃,不客氣的道:「此是荀某家事,就不勞汲侍中心了。」

  汲淵走出正房,看到被攔在院子外的荀組,沖他微微一笑,直接越過他走了。(5,0);

  荀組臉沉鬱的看他離開,等人走遠了才收回目,問攔著他的下人,「此時可以去稟報兄長了吧?」

  下人躬行禮,這才去問荀藩。

  荀藩讓他進來。

  兄弟倆一見面,還不得荀組質問,荀藩便沉聲道:「跪下!」

  荀組頓了一下,還是跪了下去。

  荀藩沉著臉問他,「為何要私送陛下利?」

  荀組:「曹公攝政二十四年而未敢稱帝,趙含章對陛下的恭敬更在他對獻帝之上,又還年輕,大可以徐徐圖之,倒是我不明白兄長為何那麼急著讓陛下讓位於?」

  荀藩:「理由我已經說過了,我現在再給你一個理由,陛下他沒有爭鬥之心,他沒有!」

  荀藩低聲道:「獻帝還有奪權之意,所以有漢臣前赴後繼的為他效命,可陛下他自己都沒有鬥志,如今願意效死力替他奪權的舊臣有幾個?」

  「今日房中種種你沒看到嗎?如夏侯仁、陶烏一干人等,心早就傾向趙含章,此次信守承諾,他們便徹底倒向,甚至連常跟隨你左右的韋安、袁信等人上不說,心中卻敬服,長此以往,到底是你徐徐圖之,還是趙含章徐徐圖之?」(5,0);

  荀組張了張,艱難的道:「這天下總還是忠義之人更多。」

  荀藩面無表道:「正是因為忠義之人更多,陛下這皇位才坐得更不穩當。得位不正,後患無窮。八十年的時間,大晉未能讓天下臣民信服,反而道德淪喪,公卿醉生夢死,逃避世事,你覺得後三十年,憑你就能完如趙公、傅公等一眾人都做不到的事?」

  荀組說不出話來。

  荀藩道:「到此為止吧。」

  荀組頹喪的坐在地上,低聲問道:「邱志怎麼辦,他被趙含章捉去,我,我恐怕也不久了。」

  荀藩思索片刻後搖頭,「是個顧全大局的人,不會在這個時間抓你,此事多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是邱志,問題也不大。」

  荀藩說到這裡冷哼一聲,「便宜他了,此事是他攛掇的吧?我深恨他。」

  荀組沒吭聲。

  汲淵一出門就被等候在外面的趙家軍親兵接上,「大將軍在府中等你。」(5,0);

  汲淵也急著要和趙含章商議事,急匆匆的趕去。

  等趕到大將軍府,夕都快落下了,一進院門便看到跪在地上的元立,他腳步微頓,然後便假做不知的從他邊走過,進書房。

  元立和別人不一樣,要是別的同僚,他一定會求

  但元立……他掌握的東西太重要,也太機,曾經汲淵手上的那些暗線等都已移給元立,元立重新做了安排。

  這應該都是趙含章的意思。

  汲淵不想去試探趙含章的底線,元立的位置註定了他只能做一個孤臣,大家來往些,對彼此都好。

  雖然如此,汲淵進門行禮過後還是忍不住道:「郎,元立還在外面跪著。」

  趙含章見大家都到齊了,這才道:「讓他進來吧。」

  聽荷領命出去。

  不一會兒元立就一瘸一拐的進來,行禮過後默默地站到了一旁。

  見趙含章只了他們這幾人,便知道還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汲淵便也下意識的低了聲音,將他和荀藩的談話複述了一遍。(5,0);

  汲淵看向趙含章道:「若無意外,後日陛下會讓位於郎,郎當再拒絕。」

  他頓了頓後道:「雖說今日郎已經拒絕過一次,但此次是在私底下,所以不算,您還需要三辭。」

  這是昭告天下即位的合法,雖然虛偽,但有用!

  趙含章點頭答應,接下來就是做一些防備工作,預防出現意外了。

  世上很多意外就是鬆懈之後產生的,不希自己臨門一腳還發生意外,所以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

  趙含章將此事給了趙申和曾越,一外一,趙申掌管城外的趙家軍,防備意外;曾越掌管城軍親衛,保證所有人的安全。

  而元立為他們提供報,汲淵和明預,自然是衝鋒在前,和小皇帝一系的人商量好相關事宜。

  等商討完這些,汲淵這才問道:「大將軍要如何置邱志和荀組?」

  趙含章冷哼一聲道:「看在荀藩的面子上,我且饒過荀組這一次,至於邱志,明日一早送到大理寺去,以辱罵上之罪罰。」(5,0);

  此時重罰荀組和邱志只會讓舊臣一系人心惶惶,讓既定的事發生變故。

  所以趙含章沒有為難邱志,還特意將他給曾越,而沒給元立。

  曾越也的確沒為難邱志,只是關了他一晚上小黑屋,第二天提出來時發現他嚇得夠嗆,就只能讓人把他抬到大理寺去。

  當值的大理寺員今天才聽到一些瘋傳的流言,還沒來得及辨別真偽就接收了邱志,一時有些懵。

  於是他們就在邱志的牢房裡問他,「昨天在太傅府邸到底發生了什麼?」

  只是一個晚上,邱志就嚇得面發白,整個人老了十歲都不止的樣子,此時手腳都還是的。

  大理寺員見他眼神呆滯,就把他里外都檢查了一遍,皺眉道:「沒有傷啊,外傷傷都沒有。」

  「看著像是被嚇的。」

  「元立嚇的?」

  「有可能。」

  「所以那流言你們聽到了嗎,陛下他……」剩下的話沒說出口,但眼神靈活,一切盡在不言中。(5,0);

  昨天在荀宅里的員畢竟不多,雖然他們出來後便把消息泄了出去,奈何大多數人都是半信半疑。

  哪怕是他們朝夕相的同僚拍著脯表示消息保真,他們也是一臉懷疑。

  但敏銳的員還是察覺到了不一樣的地方,昨天晚上城門關的早,宵時巡邏的衛軍似乎增多了,躺著睡覺時還聽到了軍齊步的聲音,而且,特別集。

  還有,明明今天還是休沐,但員豪族們常去的那幾家酒樓飯館竟然客人稀,沒幾個人去吃飯喝酒了。

  所以……那傳言是真的?

  消息越傳越多,也越來越多的人肯定,「聽說是荀史拿著刀迫陛下答應禪位的。」

  「反了吧,是陛下拿著刀史吧?」

  小皇帝有多擺爛,他們這些員最了解不過。

  他們也理解小皇帝,他才十二歲,要是多十歲,他或許有爭權之心,十二歲,沒有雄心壯志的前提下,他可不就厭學厭工嗎?(5,0);

  就是他們也經常的不想上班,只想休沐啊。

  所以他們理解的。

  「不管是誰誰,反正昨日陛下的確當眾表示要禪位於大將軍,只是大將軍拒絕了。」

  「是得拒絕,但不知下一次會何時提起。」

  眾人眼神匯,既期盼又憂慮。

  其實現狀也不錯,大將軍攝政,大家也都是聽的。

  但如果即位,他們這些臣子做事得賞是不是更容易?

  畢竟,現在做事偶爾還有派系之爭,煩得很。

  要是……什麼舊臣、中立、趙氏,所有人都是的臣工。

  很多人都期盼著,卻又什麼都不能做。

  小皇帝在宮裡煎熬了一天,見宮中加強守備,但他邊的人和往常沒什麼兩樣,董侍也安他,「陛下何必焦心,您都說了那樣的話,大將軍絕對不會因短刀而惱了您,不然也不會送您自己用的短刀了。」(5,0);

  董侍笑道:「聽說這刀還是傅尚書送給大將軍的生辰禮呢。」

  小皇帝在他的安下放鬆了一些,但還是焦慮,「不知道三舅舅怎麼樣了,二舅舅會不會被牽連。」

  董侍也不敢保證,甚至都不敢往外打聽消息,主僕兩個只能默默地等待員們收假上早朝。

  小皇帝自己都沒想到荀藩會在早朝前進宮找他。、

  「寫禪位詔書?」小皇帝疾走兩步,問道:「朕來寫嗎?」

  「不,臣來寫,」荀藩道:「這封詔書臣來寫,等大將軍拒絕了,下次陛下來寫,再下次,您親自拿著國璽給就會答應了。」

  小皇帝讀的書還不夠多,年齡還不夠大,因此不太能理解大人們的這份虛偽,「您問過大將軍了嗎,果真願意即位嗎?那天那樣不屑一顧的拒絕我……」

  荀藩嘆息道:「會答應的,臣讓汲侍中去說服了。」

  小皇帝就鬆了一口氣的模樣,「那就好,那就好。」這個燙手山芋和重擔終於可以出去了。

  明天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