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萬民所表錄史(第五更)
翌日常朝,好多人都在。
裴耀卿換了一乾淨的服,新做的,有錢了,不用朝廷給,自己做一套。
主要是裡面加了棉花,暖和,外面看著一樣。
不然朝廷給發的服,冬天裡面還得套別的,可不舒服了。
好在腳下不涼,宮裡鋪了好多條暖道。
看宮和太監平時站的位置,就知道暖道在哪。
大家都站好,裴耀卿微微低個頭,誰都不看,他到了好多目。
沒辦法,長安令如今有錢啊。
第一場雪下來的時候長安令四找人『化緣』,辦個鄉飲酒禮弄到一筆錢。
轉頭就給百姓施粥,悲田坊運作起來,很厲害!去年都未如此。
然後現在不施粥了,給乾飯和湯,幫忙找活干,小娃娃一人一天一個蛋。
這得多有錢?你不焦點誰焦點?
戶部尚書鍾紹京同樣在,他就盯著裴耀卿瞅。
去年的時候裴耀卿剛當上長安令,四求爺爺、告,尤其是戶部沒跑,要錢。
到了今年冬天,裴耀卿依舊各跑。
找將作監、府監、崇文館,不要錢,花錢,讓人給製作東西、校對稿子印刷。
然後進臘月,往戶部的租、庸還是那些,一點沒變多。
查賬查不出問題。
但沒有問題才是問題,不然你那些錢為什麼不上來?
那邊李隆基來了,看上去面紅潤,神不錯。
往那一坐,向後靠靠,舒服,這是易弟給出的什麼人工程學圖紙新做的龍椅。
高力士揚聲道:「陛下問政,眾卿辛勞。有奏直上,有言直道。」
「臣有奏。」高力士話音剛落,鍾紹京站出來了。
「鍾卿請言。」李隆基沒用高力士喊『戶部尚書有奏』的話,他直接說。
鍾紹京上前一步,轉面對李隆基:「今歲邊關煩擾,楚歌四聲。戰事頻頻,舊賬積陳。糧草多出,所余不足。長安縣中,錢堆帛重。戶部難以為繼,不可空置金聚。
臣請調長安縣多出之財,填充戶部不足。並以戶部轄長安縣各庫,細緻盤查,以作國用。」
鍾紹京把話說出來,遞上奏摺。
搶錢開始了,誰讓你長安令有辦法弄到那麼多錢呢,就搶你。
其他人看著裴耀卿,有人幸災樂禍,有人為其難過。
幸災樂禍的都是派手下過去管裴耀卿要錢,裴耀卿沒給的。
難過的人是也想要給百姓做些事,看裴耀卿做得很好。
裴耀卿知道都是什麼人,管自己要錢的,自己其實可以坑對方一把,裝著承不住力的樣子給錢。
陛下盯著呢,你覺得這錢是我的?你拿了,陛下收拾不死你。
只是不行,自己必須頂回去。
陛下出手,說明自己立場不夠堅定,坑完人也把自己給坑了。
此時只有幾個人看鐘紹京跟看死人一樣。
三個宰相,一個工部尚書魏知古,一個高力士、一個楊思勖。
三個宰相在等,他們猜不出來李易給裴耀卿出的是什麼主意,等著裴耀卿反擊。
這是隔空較量,一個莊子東主李易,一個戶部尚書鍾紹京。
一個知己知彼,一個傻樂吧唧。
李隆基讓人接過奏摺,放在案子上,問:「長安令可在?」
「臣在。」裴耀卿上前,然後開始解服口子,翻啊翻的,掏出來一個那麼厚的布卷子。
這一刻,他是驕傲的。
你鍾紹京楷書寫得確實漂亮,我承認,但我是子試進。
論寫字,我不如你,論文采,你給我靠邊去,誰比誰差呀?
李隆基知道裴耀卿跑去找李易了,就想看看李易給出了什麼主意,遂道:「你有何話說。」
「臣請萬民表。」裴耀卿底氣那個足哇!
說著他把手上的那一捐資白絹一拋,嘭~!絹布展開。
他看都不看,直接說:「臣承天恩,長安教民。寒冬酷暑,事必懷真。今有萬眾,上表以陳。
念堯舜兮無可活眾生,憶禹湯哉難抗天威橫。今冬寒苦無,雪落卻使繽紛呈。人有生計魂有落,只賴陛下與天爭。
長安百姓,言所萬幸。恩德宮城,皇出九鼎。命之有所,生之有定。不循往昔,朝綱為領……」
裴耀卿哇啦哇啦開始背他自己寫的萬民表,把李隆基一頓誇,什麼堯舜禹湯的,一律不好使,比不了。
一群人聽傻了,突然想起,這個長安令是考子試幹上來的,十歲以前就很牛了。
別人不到十歲的時候在玩泥,人家裴耀卿考科舉了。
問問那些三四十歲考不上的人,心中是啥滋味?
鍾紹京冒汗了,他很想問問裴耀卿,敢不敢比書法?你逞口舌之能算什麼?
三個宰相互相看一眼,悟了,李易給出的主意是上萬民表,這個狠啊。
萬民表一呈,錢跟長安衙門就無關了,是陛下的,你戶部想要,是爭陛下對百姓之恩德?
陛下不可能去拿那個錢,陛下又不缺這點錢。
戶部盯著,盯誰呢?
其他之前手被頂回來的人怕了,我草,你裴耀卿還帶這麼玩的?
謝謝哦,多虧你沒把錢分我一點,不然我就麻煩了。
「呵呵呵~~哈哈哈哈~~~」李隆基沒等聽完就忍不住大笑起來。
他才不在乎什麼萬民表呢,長安百姓日子過得什麼樣他專門人看,早知道了。
他是覺得李易有意思,出個主意這麼坑人,這個易弟呀,是多麼不待見鍾紹京啊。
李隆基能想出來,若自己不知道主意是易弟出的。
現在看到一個什麼都沒做的尚書要搶錢,一個做了許多事的長安令願意把錢和功勞都歸在自己上。
那麼這個尚書就應該收拾了,人家縣令想的是百姓,想的是告訴百姓這些都是皇上的恩德。
你戶部尚書在作甚?錢給你,你能給朕換個萬民表回來不?
萬民表是要記在史書中的,百姓不給你,你皇帝作假,後世會寫出來。
開元二年冬,長安萬民表。
天哪!想想就覺得興。
李隆基的笑聲讓裴耀卿停下來,其他臣子也懵。
「煥之你繼續背。」李隆基笑過,讓裴耀卿別停。
「堂皇耀耀,我心濃濃。盛世,萬載以隆……」裴耀卿接起來沒有毫障礙。
李隆基坐在那裡聽,好長時間沒有聽到過裴耀卿的行文了,這文採好,聽著人舒坦。
等裴耀卿背完,李隆基點點頭,說道:「下一個。」
這事看上去就結束了,沒收拾誰。
「姚相一會兒跟去?」張說問,他的意思是他想去。
「道濟你也不能去。」姚崇輕輕搖下頭。
「這麼好玩兒的事,竟然不能去看看,唉!」張說嘆氣。
今天五更完畢,謝大家的打賞、推薦票和收藏,鞠躬了,明天繼續五更,加油!
(本章完)
洞房花燭夜,看著推門進來的絕色女子……李易的宏愿發生了小小的改變。 官居一品,算什麼? 封侯拜相,沒意思! 我可是要成為山賊王------的男人!
蘇玉穿越大唐,覺醒系統,打造世外桃源,做個咸魚公子混吃等死。 貞觀元年,一位貴婦人闖入莊園,被蘇玉當場抓獲。 貴婦人震驚: “眾人皆餓,為何你家阿黃有肉吃?” “突厥為患,皇上受辱,你有何良策?” “世家大族把持朝政,朝廷欲廣開門路,選舉寒門子弟,你怎麼看?” 不久之后, 貴婦人帶著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兒上門。 “這是當今皇上,想拜你為師。” “這是我女兒長樂,尚未婚配,你可愿做駙馬?”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曲折的生命傳承,延續的被動命運,成就了他的崛起和反攻。 看似沒有主動權的冒牌貨,卻扭轉了自己生命軌跡的被動局面,讓整個相關環境,都展開了新的局面! 風起雲湧的奪帝之爭,步步為營的削藩改革,永樂大典的光輝時刻,大改遷都的操控乾坤,平內攘外,大小事件,所有的光芒裡,都抹不去他的影子、掩蓋不住他的足跡! 明初歷史,風波不斷。那是個動蕩將息的年代,卻有著一批英雄梟雄攪動歷史,將大明朝的統治,推至第一個高潮! 在這樣的歷史之中,一個來自現代的小人物,如何翻雲覆雨,插手如此動蕩之中,成就自己的低調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