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民生好過寫文章
王皇后小口咬著胡蘿蔔塊,聽到李易說,快嚼兩下咽肚子里,問:「萬尋之法?」
「格。」李易回答兩個字。
「哦,叔叔是說格而後至知。」王皇后懂了。
「然!」李易點頭。
「都有什麼呢?」王皇后還是好奇。
「日月替星辰轉,春夏秋冬四季換。大江大河向東流,風生水起雲聚散。」李易籠統說兩句。
「可有利民策?」李隆基覺得這個日月星辰的太大,想知道小的方面。
「田間壟上五穀,行商販貨生意亨。一日千里舟車至,醫人治國進士登。」李易說士農工商。
「那,叔叔可要把人選好,且莫壞人把本事給學了去。」王皇后表示相信,叔叔有這能耐。
李隆基也信,至五穀李易做到了,做買賣不用說,醫人,神醫啊,治國,看看莊子這幾千人便可明了。
剩下的只剩舟車一天跑一千里了,這個……
估著能行,得等李易出工夫做。
那樣……八百里急報就省事了。
於是他附和:「對,選人為重。」
「是哈!」李易跟著說。
「可從國子監尋人?」王皇后提議。
李易拒絕:「不找國子監,那四十二名願躬做事的為先。」
「可。」李隆基覺得四十二個待考的學子行,讀書勤、做事認真。
他們家人過來后,又專門派人調查過,世清白。
至於當初為何沒考中,文采不夠而已,若易弟想教文采,輕而易舉。
「胡蘿蔔還有麼,我要拿回去……拿天上人間做了吃。」王皇后喜歡吃胡蘿蔔。
這點李易就沒什麼覺,他一直覺得生的胡蘿蔔好吃,做了口和味道都差,雖然他總吃的。
「有,只是生的沒了,若不被水洗過,能放一冬。」李易說起這個無奈,你余懷德咋那麼勤?
李隆基坐在那裡,眼珠子轉轉,他知道余懷德還有,那麼……
臘月初一。
接到命令的裴耀卿出門,帶隊到東市西南的親仁坊一宅院前,衙役門。
「余掌柜可在?本縣明府至。」衙役一句話。
余懷德穿子跑出來,看到裴耀卿,有印象,印象深刻,趕忙親自開門。
「明府竟然親至,余這廂頓覺……」
「進去說,穿子下面怪涼的。」裴耀卿對余懷德的況有所了解。
「多謝明府諒。」余懷德出激的神。
一行人,余懷德請裴耀卿上座,他自己整理一下子坐在旁邊。
裴耀卿打量對方,想笑,對方懷大志歸來,結果一腦袋撞到李易莊子上,撞一頭大包。
「明府可是為冰雕一事而來?」余懷德先開口。
「冰雕小事爾,據說余掌柜有胡蘿蔔?」裴耀卿直奔主題。
「有,有一些。」余懷德懂了,能出胡蘿蔔三個字,必然有李易那裡出聲。
「有多?」裴耀卿再問。
「呃~~~」余懷德猶豫了。
「宮中有人要,五緡一斤。你送何人,不若改日在平康坊招待,本前去。」
裴耀卿告訴對方別擔心送人沒有東西,我去給你鎮場子,不就是想認識一些人嘛!
「不要錢。」余懷德搖頭,覺得整個屋裡明起來。
「當宮中強奪你東西?五緡一斤。」裴耀卿非要給錢,反正不是他出錢。
「還有不足三百斤,不,是二百餘斤,就按二百斤算。」余懷德選擇賺點。
轉過頭他對手下說:「去,把所有剩下的胡蘿蔔洗乾淨給……」
「慢著。」裴耀卿趕停,嚴肅道:「不可洗,帶著泥送來。」
這可是傳話的黃門刻意代,代不止一句。
於是裴耀卿帶著二百六十多斤沒洗的胡蘿蔔走了,算二百斤一千緡,額外給了余懷德五個冰燈的名額。
當天中午,王皇后在宮裡看人拿竹刀切胡蘿蔔。
在一旁指點,李隆基也在。
「留多半寸,切二十個,送天上人間做了端回來,盆,不要銅盆,陶的,把二十個頭放里,加水,多了,倒出去……」
一副專家的模樣,昨天在培育房裡剛學到手,還要了不蒸餾好的營養。
宮裡可沒有專門的設備用來蒸餾腐質,蒸餾的過程中味道不好聞。
「這個好奇怪,換水泡,泡幾天,會長出綠芽,然後扣進土裡,下面還能長蘿蔔。」
王皇后從沒遇到過這樣的作。
按照的想法,長出來,切掉吃了,上面的再扣土裡,再長、再切……
每天切一些胡蘿蔔種,一天頂一天,最後天天有胡蘿蔔吃。
李隆基站在一旁看,想的則是李易說的胡蘿蔔冬季好保存,比大蘿蔔還容易。
然後冬天缺青菜,吃胡蘿蔔很管用,角爛、晚上視模糊。
這要是給將士們吃,跟敵人打夜戰,敵人晚上看不清楚,能佔便宜呀。
每一樣能在北方長時間儲存的菜,都值得去推廣種植。
「朕的大唐,與已往不同了。」李隆基想著,突然冒出來一句話,信心滿滿。
***
冰,還在鑿。
冰雕開始製作,許多冬天無力儲存冰的富戶買了給鑿冰的人送去。
那些幹活的人幫忙多鑿冰出來,然後拿回家放冰窖里。
沒有冰窖的僱人挖,挖凍土層。
幹活的人已經形了一條龍服務的組織,誰家要挖冰窖,過去挖,然後把冰采出來放進去。
賺到錢大家分,人多練,幹活速度快,這個冬天好過了。
他們的鞋子、保暖的皮和厚手套、工,是衙門給。
正好拿來接私活,只要不耽誤衙門的事即可。
裴耀卿知道,不理會,默許了。
到時夏天富戶冰多,窮苦人生活好,算政績。
他此刻溜達在一個個雕刻好的冰雕旁邊,冰雕罩著用最差的布製作的棚子。
白天的時候把冰雕擋上防止落灰,順便增加一道景緻。
文人墨客們在寒冷的天氣下,吐著哈氣研究畫什麼、寫什麼。
明年要參加考試的生徒和鄉貢優先,不是投獻無門麼?不是抱怨有錢人有關係的人麼?
機會來了,寫得好、畫得好,下面留下份信息,到時候評一評,選一選。
若是連這個都不行,投獻也沒用。
「最難的是詩。」一個學子把手放在前哈氣取暖,對幾個好友說。
「不,最難之在於畫,某的畫還是能拿得出手的,當把名字寫在最先。」另一個人說。
友誼的小船眼看就要翻。
裴耀卿看不下去了,站在那裡說道:「寫誰作的畫,誰寫的詩,若是能就冰雕寫出一篇策論,當更優先。」
說著他搖搖頭,這些學子笨啊,不如易弟,換易弟,估計走到一個地方就隨手畫一畫、寫一寫,然後去下一。
今天第一更,謝謝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陰差陽錯間,烏龍九世善人鄭少鵬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間.那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時代,既有京師八虎的邪惡,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風流,還有大儒王陽明的心學,再加上荒誕不經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渾渾噩噩中踏進這個世界的主角,不得不爲了自己的命運,周旋在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東廠、西廠、內廠、外廷之間的紛爭;代天巡狩清除貪官的故事;剿倭寇、驅韃靼、滅都掌蠻、大戰佛郎機;開海禁、移民西伯利亞…,精彩的故事紛至沓來…國家和個人的命運,就象歷史長河中的一條船,因爲他的意外出現,這艘原本註定駛向沒落的巨輪,會不會偏移它的方向呢?
一個現代軍校生周世顯重生大明,成為大明最后一個駙馬。憑一己之力建立了一支近代鐵軍,保江山,驅韃虜。飲馬天山之巔,垂釣貝加爾湖,所到之處,皆為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