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一百一十六章 暴怒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一百一十六章 暴怒

原本五歲的雙胞胎變了六歲,已經七歲的顧蕓也被登記了六歲,正巧卡在能上學的年級,這年頭都這麼干,沒人管。

去年的時候學校了一陣,原本六年制的小學變了五年,初高中都變了兩年,這也是為什麼顧二弟和顧三妹能直接拿到畢業證。

學生鬧騰是一碼事,上頭改制是另一碼事。

顧明東穿越過來之前,顧明北就讀了兩年小學就退學在家,後來在家跟著李麗娟零零碎碎學了一點,又去學校跳級讀了四年級,今年讀完五年級就能畢業了。

顧明北知道改制的消息時還高興,拉著顧明東說:「那我再讀一年就能拿到小學畢業證了,多好啊,省了一年的學費。」

於是,已經十二歲的顧明北,會跟三個孩子一塊兒去學校。

顧明東一家出門的早,路上也沒遇到多人。

也可能是這些年鬧得厲害,許多社員覺得讀書也沒啥用,反正也不能考大學,讀了高中也都找不到工廠的活兒,還不如早點回家幹活賺工分。

像是顧明東這樣大大小小帶著四個孩子來報名,其中兩個還是孩子的,絕無僅有。

做登記的老師都有些驚訝,抬頭問道:「你家四個孩子都讀書啊?這學費可不。」

一個孩子一學期學雜費是三塊,四個孩子加起來就得十二塊,工廠裡頭的臨時工一個月才賺十二塊,更別提鄉下了。

顧明北是知道大哥想法的,鎮定如常,倒是顧蕓下意識的咬住下,死死的拽著自己的小背包。

顧明東沒多解釋,毫不猶豫的將錢拿出來,攤放在桌上:「對,四個孩子都報名。」

登記的老師一聽,倒是笑著誇道:「你是個開明的家長,不重男輕。」

Advertisement

要知道許多家長送了孩子過來,一聽一學期得三塊錢,直接帶孩子走的不,尤其是姑娘家。

因為大部分人捨不得花錢讓兒讀書,以至於他們一個班裡頭,大部分都是男娃。

說著將本子攤開來:「都讀一年級嗎,什麼名字,是你們自己寫,還是我幫你們寫?」

「我顧明北,讀五年級,我自己可以寫。」顧明北走過去,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老師一瞧,倒是驚訝道:「你就是顧明北啊,之前李老師……」

話音未落,他連忙止住後半句,似乎說錯了什麼話似的,掩飾道:「你都讀五年級了,那得去那邊報名繳費,這邊是新生報名。」

不怪他看不出來年級,鄉下大部分孩子都是過了年紀才來讀書,像是顧明東這樣改戶口提前學的才是數。

顧明東看了老師一眼,這老師顯然是知道顧明北的,但卻不敢多說,甚至有些忌諱那位李老師的名字,不知道是什麼緣故。

顧明北微微垂下眼簾,李老師是停學之前教他們語文的老師,停課之後,聽說李老師被下放了,不知道去了哪裡。

「大哥,我去那邊報名。」顧明北招呼了一聲。

「原來你是大哥,顧明北這孩子聰明,踏實,是塊讀書的料子。」

老師笑著誇了一句,又問:「需要我幫你們寫名字嗎?」

「我來吧。」顧明東拿過本子,一字一筆的寫下了三個人的名字。

他實在是不放心老師寫,之前上河村好幾個孩子來公社小學讀書,結果名字直接被寫錯了,臨了家長索改了戶口本,還覺得老師改的名字更好。

顧明東一點兒也不想修改三個孩子的名字。

「顧亮星,顧亮晨,顧蕓。」老師看著那筆字,忍不住誇了一句,「你的字寫得可真好,以前專門練過吧?」

公社小學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附近生產隊的,孩子的爸媽多數不識字,識字的也寫得七八糟,這還是他第一次瞧見一筆好字。

「平時有空在家就隨便練練。」

老師忍不住多看了他們幾眼,暗道這一家子瞧著倒不像是鄉下人,長得好看還是其次,主要是這大人有氣勢,小孩又懂規矩,不像有些孩子嘰嘰喳喳的沒完,報個名也腳的到

幾句話的功夫,前來報名的孩子和家長越來越多,小孩子多了,學校也就了菜市場,哭鬧的,吵架的,追打的都有,一時間秩序大

顧明東完費,趕拉著三個孩子走出人群,省得他們被撞到。

誰知道這一避,倒是正好撞上了癟老劉。

癟老劉是帶著兩個孫子來的,他們家孫子比雙胞胎還要大兩歲,都到了讀書的年級。

往年癟老劉是懶得帶孫子來報名的,覺得自己好歹是大隊長,這種小事用不著自己出馬。

但今年他不再是隊長了,兒子媳婦都得下地幹活,他就被差使這過來了。

誰知道冤家路窄,一眼就瞧見了顧明東家。

「阿東,你家這倆兒子到年紀了嗎?」癟老劉涼的問。

顧明東看了他一眼,淡淡說道:「尋著老劉叔家大孫子的慣例來的。」

癟老劉臉一沉,他家大孫子是改小了兩歲,誰讓他運氣不好,要讀書正巧撞上了飢荒,家裡哪有錢,等收好了一些,癟老劉就提議把年紀改小了,到時候說出去一樣。

這會兒顧明東拿這話搪塞他,癟老劉也無可奈何。

沉的目從三個孩子上掃過,顧亮星抬頭的瞧著他,顧亮晨當做沒瞧見他,顧蕓倒是有些怯生生的。

癟老劉嗤笑一聲:「阿東,你這是幫別人養孩子養傻了嗎?一個丫頭片子,還是個啞,又不是你親生的,廢這個錢幹嘛?」

顧明東臉一冷,顧蕓的小腦袋,淡淡道:「我有錢,我樂意。」

癟老劉被他一噎,氣哼哼道:「我看你是拿了阿南小西的錢使勁霍霍,你瞧著吧,等他們長大了明事理了,肯定會怨你這個大哥。」

顧明東淡淡道:「老劉叔,你有這功夫關心別人家的事,不如多管管自己家吧。」

「隔壁三天兩頭的鬧騰,今天我瞧著劉嬸和劉大柱臉上都有傷,也不知道他們母子倆是不是又打起來了,你說這事兒說出去多難聽,當兒子的敢打老娘,這樣下去以後誰家姑娘敢往咱上河村嫁?」

癟老劉臉一沉,一肚子的話全給堵在肚子里。

顧明東可不管他怎麼想,瞧見顧四妹報完名出來,招呼了一聲帶著孩子就離開了。

癟老劉在後頭氣得直跳腳:「太囂張了,顧建國才當上大隊長,這老顧家就不把我放在了眼裡。」

劉家孫子來了一句:「爺,他以前也沒把你放在眼裡啊。」

癟老劉氣得差點沒直接厥過去,暗道孫子腦子這麼不靈,讀書還有必要嗎?

把人氣得半死,顧明東卻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功將三個孩子都塞進學校,給老師教育之後,顧明東與異能手拉手,將注意力全放到了搞生產上。

比顧明東更關心生產的是顧建國,他已經到了走火魔的程度,恨不得事事親為,盯著,將盡職盡責做到了極致。

種子沒發芽的時候,顧建國心發芽,發了芽心秧田,秧苗越長越好,他又開始秧的事

顧明東能怎麼辦,自己費盡心思推上去的大隊長,只得支持著。

看著顧建國這幅架勢,顧明東都開始愧疚把這位三叔推上大隊長的位置了,這架勢,簡直是要蠟炬灰淚始幹了!

幸虧有顧明東在,即使因為第一次使用化經驗不足,總是會多一些,一些,但水稻還是安安穩穩的長大了。

顧建國這才鬆了口氣,他在王書記面前立下了軍令狀,這沒有收之前,吃飯睡覺都不自在,幸虧今年風調雨順,地裡頭的秧苗也十分爭氣。

春耕地裡頭的事太忙,還得管著三個孩子讀書的事,以至於顧明東都忽略了弟弟妹妹。

等春耕終於告一段落,顧明東才琢磨出不對勁來。

老二老三這是啥況?!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