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皇城(求月票)
玩了一會兒后,外頭越來越熱鬧了,小青玉放下竹,手裡提著面跑到院門口張,發現大家都已經開始狂歡了,頓時急了,忙跑回門口,朝著裡面還在吃酒的兩個大人直跺腳:「娘親!娘親!你吃好了嗎?我們能不能走了呀?」
「走去哪?」林婉婉喝了幾小杯香檳之後,有些微醺,臉亦紅彤彤的,聞言一撐食案,長而起,著暈乎乎的額頭道,「外頭這麼熱鬧,這是幹嘛呢?」
「在跳舞呀,娘親!」
雲裳笑著道:「娘子從前在山裡住著,怕是不曉得民間的習俗吧,除夕夜大家都要庭燎驅儺哩!家裡用壞的掃帚和小娘子穿小的鞋子,我都已經準備好啦。」
林婉婉一頭霧水,要掃帚和小鞋幹嘛?
不過,相比起現代越來越沒有年味冷冷清清的除夕夜,大唐的這番熱鬧實在令人心喜,林婉婉也懶得多問,加狂歡的人群跟著玩就對了!
「好,那我們就一起去玩。」
一把抓起邊上早就準備好的巫面,戴上后甕聲甕氣地問蕭翀:「表兄,你可帶了面過來?沒有我這裡還有許多,任君挑選。」
蕭翀喝得比林婉婉多,但是他酒量亦比好,此時白玉般的臉上只是稍微染了些,聞言灑然笑道:「如此,多謝表妹。」
他送上的是一株結著紅的黃的果實的小番茄樹,以及一盆白似雪的鹽。
李世民起一撮鹽細看,片刻后朗聲笑道:「好好好!此等士之後肯下山造福一方,實乃我大唐之幸,蕭卿與汝子皆有教化之功。
***
相比起翌日可以睡大覺的平民百姓以及地方小員,在長安城裡的京們就苦多了,越大的越苦。除夕夜不僅要宮跟著皇帝一起守歲吃酒、詩作對大狂歡,破曉時,還得接著上朝!
例行的自誇和捧哏結束后,送禮開始,地方大員的、附屬國的,各類珍寶齊齊獻上。這些賀禮之中,尤以虞部郎中蕭鍇的禮最特殊。
「臣附議。」
皇帝對著大臣們慨一年來大唐帝國在自己的帶領下欣欣向榮、一派生機,大臣們則對著皇帝一陣附和並送上文采飛揚的喜慶話。
說完走到邊上,從一堆面里挑了一隻老虎面帶上。
想他一介流民竟然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真是天大的造化。
「臣附議。」
元日可是新年的第一天,吉祥話自然是不了的,便是魏徵這等喜歡跟皇帝抬杠的大臣,也不會在今天挑刺。
聽完蕭鍇的講訴,大唐皇帝臉上笑容變盛,小番茄雖然稀奇,但也最多就是稀奇了,可雪白的鹽所代表的的意義那可大大地不同。
今夜的大唐,都是不眠之家。
這樣讓家人吃飽穿暖后狂歡的快樂,他一輩子都沒有想過能擁有。就算以後沒法跟著神仙升天,只是有過今夜在這人間短短的一刻,他都覺得人生值了。
有一首詩就記載了這樣的形——天曙千拜,元日迎春萬知。
元日(大年初一)的大朝會可是相當隆重的朝會,京大臣們都要穿上隆重的朝服,打扮得神神地給皇帝拜年,一些附屬國以及地方大佬也會派人過來給皇帝朝賀。
一家子大大小小都走了出去,加了外頭驅儺的隊伍,只留崑崙和孫鋤葯看家。
「恭喜主上,正是主上仁心,才使得各路賢才紛紛現,臣以為當重賞!」
四面八方的鐘鼓齊鳴、竹聲齊放,辭舊迎新的子時到了,除夕夜的狂歡也進了尾聲。
而崑崙的想法則簡單多了——就是吃!
李二陛下瞧了旁的侍一眼,後者心領神會地上前,把一盆雪鹽端到他的面前。
今日的大朝會,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歌功頌德吹牛皮。
看著自家穿著一襲綢做的新,跟在家裡小娘子後帶著面手舞足蹈的兒,以及被華濃拉著,同樣帶著面踏歌的老母親,孫鋤葯的眼睛變得潤晶瑩了起來。
大唐是沒有歲錢這一說法的,但林婉婉準備了許多現代買來的華而不貴的人工水晶之類的珠寶,賞賜給僕人。僕們自然欣喜,男僕們也沒有不高興的,珠寶自己不能帶,可是可以給家裡人,或者賣錢呀!
皇帝看著蕭鍇緩緩道:「蕭卿的意思,這製鹽之法也是那從山上帶下來多產稻種,以及從海外帶回多產番薯的林婉婉師門手筆?」
蕭鍇道:「回聖人,正是如此。此灘曬製鹽法,林氏婉婉已給了吾兒子房,臣呈上來的雪鹽便是吾兒在鄮縣開闢的鹽場里弄出來的品。」
「吾皇聖明,臣附議重賞!」
今夜有好多好吃的啊,吃也吃不完!唔,太好吃了,吃得渾冒汗!
「噹噹噹噹!」
整個林家莊一片通明,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燃著火堆,火與星相輝映,分外燦爛。
小青玉已經被林婉婉趕去由雲裳陪著睡了,那些個小僕人也是一樣被趕下去睡覺,林婉婉自己則坐在正堂里看家裡的奴僕給自己叩首拜年。
林婉婉這邊熱鬧著,而蕭翀早已騎上馬離開了。藝高人膽大的一主一仆,並不畏懼走夜路。
此前有畝產十五擔的高產稻種和高產番薯獻上,已是潑天之功,如今又有此等鹽方,理應重賞!諸位以為如何?」
朝堂中的這群人,今日穿著朝服,瞧著五六分外喜慶,說出來的話也令人心愉悅。
李二陛下著眼前的一切,心裡頗為滿意,對蕭家沒有昧下曬鹽之法的行為也是大為讚賞,這才是他李世民想要的肱之臣啊!
「那位林氏婉婉的份可查清楚了?」待朝堂上有資格發言的大佬們都發言完畢后,李二陛下又問起來。
「回聖人,查清楚了,此人乃是江南道鄮縣侯濤林氏之後,自小跟著異人居深山學藝,博學多才,還有一位喜歡遊歷四海的師兄。」
「來歷清晰便可封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