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亡後歸來 第三百三十一章 慶王回京

《亡後歸來》 第三百三十一章 慶王回京

羅琦麗是李家斗爭的犧牲品,若要說報殺之仇,那就是毀了李家。

可李慶延已經對外宣稱王氏是死于急病,李家翻天的事也只有,李慶延還有李熯這三個當事人知道,在外人看來,李家應該還是由李慶延做主,一切風平浪靜才對,羅太傅又怎麼會在這時候來謝他

難道他知道些什麼

不管他知道些什麼,此事事關重大,能裝傻,就絕對不會承認。

否則李家的事是小,利用留君閣殺王氏才是真正的大事。

連李慶延都能注意到留君閣不一般,宋凌俢又怎麼會察覺不到

而要是讓宋凌俢知道與玉璇璣的關系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樣,那......麻煩將比現在更多

羅太傅不是傻子,也明白蘇緋有自己的苦衷,所以蘇緋不承認,他也沒有強求,而是自顧自的繼續說了下去:“麗兒死后,整個羅家就像塌了天一樣,管家是從小看著麗兒長大的,為了給麗兒報仇,他不惜把自己的兒送李家當丫鬟,本是想抓些李家見不得的把柄,可沒想到......把柄沒抓到,倒是抓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這......

原來如此,難怪羅琦麗死后,羅家一直風平浪靜,也沒有半點要報仇的跡象。

原來他們早就在暗地里布置好了一切,就等時機到來了。

Advertisement

蘇緋明白,羅太傅之所以向坦白這些,是為了讓放心,他并沒有要害的心思,可僅憑羅太傅這幾句話,又怎麼敢拿自己和玉璇璣來賭

就在蘇緋猶豫著該怎麼接羅太傅話的時候,羅太傅又接著說了下去:“既然九王妃不知道這件事,那就是我誤會了,可無論如何,那個替我麗兒報仇的人,就是我羅家上下的大恩人,大恩人今后如果有事需要用得著我羅家的地方,只管吩咐,我羅家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蘇緋不承認沒關系,他只要把他想表達的表達完就行。

“今后羅家若有用得著本妃和九千歲的地方,也只管命人過來說一聲,本妃和九千歲絕對不會袖手旁觀。”蘇緋心下一,由衷說道。

好的人,會對他更好,可如今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羅太傅點了點頭,雖然至始至終蘇緋都沒提起對付李家的事,但他把想說的說了,又得了蘇緋這句話,知足了:“好,那我就不客氣了,多謝九王妃,多謝九千歲。”

“那就快起來吧,您可是位居一品的朝中重臣,品級比本妃還高,這樣跪著,統。”蘇緋說罷,又是一扶。

而如今話都說完了,羅太傅也沒繼續跪在地上的理由了,順著蘇緋作便站了起來。

見他終于肯起了,蘇緋也不松了口氣,坐回原來的位置,高聲喊道:“來人啊,奉茶。”

雖說九千歲府不太可能出現,但羅太傅都能在李家安眼線,宋凌俢,禹王他們又為

什麼不可能在九千歲府安眼線呢

小心駛得萬年船,戲還是演一演的好。

羅太傅來見已經很不合乎常理了,要是坐了那麼久,連被茶都沒有,就更容易引人懷疑了。

桑梓一直站在不遠的地方候著,聽見這話,便知道蘇緋和羅太傅的事已經談完了,端起早就準備好的茶就推開門走了進去。

蘇緋端起茶,輕喝了一口:“這是昨日才送來的茶,味道不錯,羅太傅您喝看看,若是喜歡,一會本妃讓人給您送點過去。”

羅太傅明白蘇緋這番話是想緩和氣氛,淡化剛剛的事,讓他的到來就像普通閑聊一樣,不點了點頭,也端起茶輕抿了一口:“果然是好茶。”

說完,他想了想,又忍不住開口:“九王妃的意思我明白,也不會勉強讓您為難,只是......有些話我不得不說,若是不說,就太對不起您了。”

蘇緋沉默了片刻,這才緩緩開口:“有話您只管說,本妃洗耳恭聽。”

“您別看麗兒死后,我羅家便好似在京城里消聲覓跡了一樣,其實京城這形勢,我不敢說得很清楚,但至比其他大部分的人清楚多了,李家變天,勢必會長云妃和禹王的氣焰,相信這也是您沒有除掉李慶延,留他一命的用意,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李熯的確睿智,卻還不夠火候,李慶延也不可能真心的輔佐他,所以要對付云妃和禹王,您還得另想對策。”

似乎沒想到羅太傅竟然會把話講得如此直白,蘇緋的眉眼轉了轉,終是開口:“另想對策”

對于蘇緋這種不否認也不承認的態度,羅太傅倒也不介意:“不知九王妃可知道慶王”

“慶王”蘇緋瞇了瞇眼,似乎是在記憶里翻找這個人。

如果沒記錯的話,慶王應該是所有王爺里最小的,資質倒是不錯,可惜無心其他幾個兄弟爭奪皇位,所以常年游歷在外,不過問京城政事。

“恩,正是慶王。”羅太傅點了點頭,這才又接了下去:“慶王近日回京了,皇上還留他在京城里多住一段時間,九王妃倒是可以趁機拉攏慶王,相信以慶王的份和智慧,一定能為您不錯的盟友。”

慶王和禹王是兄弟,在份上是平起平坐,在手段上......

禹王聰明,慶王也不是笨人,否則就不會常年在外,躲避這場紛爭了。

只是......慶王既然無心皇位,又怎麼會的盟友呢

想到這,蘇緋淡淡一笑:“羅太傅怕是不清楚慶王的脾氣,本妃聽說此人淡泊名利,又豈會參合這些事

沒想到羅太傅卻笑著搖了搖頭:“不了解他們脾氣的人是九王妃您,我是從小看著他們兄弟幾個長大的,他們的脾氣,我最為了解,慶王不是淡泊名利,而是心慈手,不愿看見兄弟相爭,兵戎相見,更不愿自己為這場斗爭的刀下亡魂,才會離開京城明哲保,但時事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有人欺到慶王頭上,慶王一定會反擊回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