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恐怖靈異 心理罪:十大詭異懸案 第1648章 隆塘卓瑪

《心理罪:十大詭異懸案》 第1648章 隆塘卓瑪

隆塘卓瑪寺,又被稱之為聶塘度母寺,位於藏地曲水聶塘三一八國道公路西側,距日城西南二十三公裏左右。

    李沐、聞展和納措大師駕車,從出日城西,一路飛馳,一個半小時後,便抵達目的地。

    一路上,納措大師簡單介紹了卓瑪寺的由來。

    北宋慶曆五年,即公元一零四五年,阿底峽從阿裏來到聶塘,次年建聶塘度母寺,並在該寺開法會,為仲敦等弟子和信教群眾講經說法。

    北宋皇祐六年,即一零五四年,阿底峽圓寂於聶塘卓瑪拉康,釋伽旺久等弟子為其建造靈塔。

    民國九年,即一九二零年前後,卓瑪拉康和靈塔殿上擴建了二層建築。至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由熱振活佛主持重建度母殿。

    該寺坐北朝南,前後兩進,十一世紀中葉,高僧阿底峽前來西藏傳教,供奉印度帶來的度姆佛像,故又稱為卓瑪拉康,意為“度姆佛堂”。

    寺廟規模不大,但建築別致,林木蔥鬱,曆史悠久,主殿建築及佛像、壁畫等為曆史留下來,,保存完好,還保存有多個國家一級、二級文

    寺有兩座佛塔,相傳一座是阿底峽骨灰,另一座是邊索朗堅讚的骨灰,,到卓瑪拉康朝佛的信教群眾都會委派一人到此朝拜或親自到此朝拜。

    該寺因地城至貢噶間之要衝,往來禮佛參觀者甚眾,香火鼎盛,終年不衰。

    對這些藏地文化,李沐一竅不通,聽得津津有味,心中對卓瑪寺愈發的向往。

Advertisement

    到了地方,頓時就被這充滿藏地建築風格的廟宇所吸引。

    納措顯然是這裏的常客,由他前麵帶路,一路近寺,一麵講解。

    進了大殿,李沐頓時又被其莊嚴肅穆之氣所震懾。

    遊目四觀,頓將大殿盡收眼底

    卓瑪拉康供奉由大日如來、燃燈古佛、彌勒佛構的三佛配置八大菩薩及兩金剛力士的組合佛像。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大日如來,即為主佛。

    隻見他結跏趺坐於獅子寶座,蓮座置於方座上,左右有背向而坐的獅子撐托,中央飾杵金剛。

    佛為暗紅,施禪定印,雙手持寶瓶。坐姿端莊,寶相莊嚴,弓眉慈目,高鼻厚,眉間有白毫,長耳及肩,圓形耳飾。高髻,頭戴三葉冠,周圍飾蓮瓣紋、忍冬紋。束發繒帶結一小花朵,飾於雙耳上側,底端垂於兩肩上。

    上,下,斜披帛帶,係於左上側,餘帶呈魚尾狀自然下垂。

    背屏中央為蓮瓣形頭,共分兩層,裏層麵上為線刻平行紋,中間以一串連珠紋隔開,外層飾火焰紋,火焰層層上升。

    主尊肩部及腰部橫置楣梁,將背屏裏側劃分為三個左右對稱的空間。

    楣梁中間立有方柱,柱墊、柱頭飾有仰覆蓮,柱飾複雜的團窠紋。腰部楣梁頭部飾麵,肩部楣梁頭部飾寶珠。

    底層左右為一坐象力士,力士雙手舉起,頭頂楣梁,麵目猙獰,呈用力承托姿勢。

    中間兩側底部為一鳥人上半像,上為一鳥首馬像。馬前蹄躍起,雙蹄由底部人托起。

    馬背上騎有一人,穿三角翻領長袍。上層兩側為一尖齒蛇羯,尾翼纏繞。背屏中間由一串連珠紋圈起,外層飾淺浮雕火焰紋,頂部為大鵬金鳥。

    東側為燃燈古佛,橘黃著僧,外披通肩袈裟,袖口寬大,自然下垂。

    下著線條流暢自然,雙手結說法印。

    圓眉高鼻,眉間有白毫,高髻,頂部飾寶珠,飾項圈,背屏整結構與主尊佛相同。

    屏底層兩側為一白象,披藍墊,戴項鈴,背頂楣梁。

    大象頸上坐一人,人雙手舉起,撐住上層躍馬的兩前

    中間兩側為一躍馬,上騎有一人。

    上層兩側為一蛇羯,尾翼纏繞。

    背屏頂部為一大鵬金翅鳥,腳下踩一仰臥狀人。

    西側為彌勒佛,橘黃,圓眉高鼻,眉間有白毫,高髻,飾項圈。

    披通肩袈裟,下

    右手結說法印,左手結禪定印。

    背屏底層兩側為一白象,披藍墊,戴項鈴,頭頂楣梁。

    中間兩側為一鴿子,上有一躍馬,躍馬頭頂楣梁。上層兩側為一蛇羯,背上騎有一人。背屏頂部為一大鵬金翅鳥,烏頭上飾有一尊白塔。

    大日如來左側菩薩,立於仰覆蓮座上,淺藍著翠綠長袍,腰帶係於腹部中央。

    袖口及翻領飾有圓形浮雕圖案,腰衩兩側飾淺浮雕蓮花紋、腰下袍麵飾有連珠大團窠紋,足蹬長靴。

    高髻,頭戴三葉冠,冠葉為立式三角狀,飾圓形浮雕圖案及卷草紋。

    頭部略微下低,麵象平和,束發繒帶垂於雙肩。

    左手持尼寶珠,右手示說法印。

    力士像位於殿門旁左側,藍,怒目含威。發達,極線條,雙手揮舞,右手持金剛杵,雙腳下踩仰臥魔

    殿門旁右側力士像,紅,下穿綠。左手下垂,食指朝下,其餘手指握,右手半舉起,手指握,掌中無

    回廊東西兩側四大天王像,四像形一致,各持寶劍、寶傘、琵琶、赤蛇,分別代表風調雨順。

    四天王均著短、外戴華麗的鎧甲和飄逸的裳,上點綴的掛飾。

    他們雙腳皆踩有匍匐狀或仰臥狀羅剎魔

    每一尊佛像,法相莊嚴,令人心生敬畏。

    李沐心中不免歎,怪不得佛教傳播數千載,仍經久不衰。但是這佛像文化,就足以令人歎為觀止。

    到底是佛陀世界浩瀚如繁星,還是人類窮極想象力創造了這個世界,以他的智慧實在難以想象。

    他看向邊的聞展和納措,發現他們兩人對大殿中的其他佛像都不在意,反而把目集中在了大日如來佛像手中的金剛杵。

    不心中一,用胳膊肘聞展,低聲音問:“聞展,你說的降魔金剛杵,不會就是如來手中的那吧?”

    還不等聞展回答,納措就著嗓子說:“李先生猜得沒錯,當年阿底峽大師圓寂之後,隨所帶的寶均留在了卓瑪寺,除了珍藏大師的法螺、化緣缽和他一生形影不離的白檀香本製作的木塔之外,還有這金剛降魔杵。據說阿底峽大師從古印度來到藏地傳佛,一路上便是憑借這降魔金剛杵斬妖除魔。”

    略微停頓,繼續說道:“關於這降魔金剛杵,貧僧已經調查多年,不過藏地廟宇繁多,每一家廟宇之,都有類似的法,到底哪一才是貧僧遲遲不敢確定。直到不久前,我才從史料中無意發現,原來卓瑪寺,收藏的這便是。”

    李沐皺了皺眉頭,看了一眼大日如來佛像手中的金剛杵,沉說道:“這是卓瑪寺的主佛像,我們要是將其手中的金剛杵拿走,恐怕會惹來天大的麻煩啊。”

    聞展和納措相視一笑,前者說道:“走肯定是不行的,不過我已經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什麽辦法?”李沐問道。

    聞展神一笑:“跟佛教有關的,當然是要找佛教協會了。”

    納措不失時機的高宣佛號:“恰好貧僧正是藏地佛教協會的一員,再配合聞展的特殊份,向卓瑪寺借用一下降魔金剛杵應該不是難事。”

    李沐頓時愕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