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太子朱和堉,見趙俊臣應下了賭約,心中大喜。
二十萬兩銀子,雖然不多,但也絕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不是趙俊臣能在一個月憑空變出來的。
如此一來,一個月后,既能阻止德慶皇帝南巡,又能借機除掉趙俊臣這個貪臣,在朱和堉看來,正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利國利民。
只不過,看到趙俊臣那淡定的神,朱和堉不又有些懷疑,難道這趙俊臣真的能夠做到?
另一邊,一直沉默不語的閣首輔周尚景,看著朱和堉那患得患失的樣子,不由暗暗嘆息。
這個朱和堉,被趙俊臣暗中算計了竟然毫不自知……不過,周尚景絕不會去提醒朱和堉也就是了,畢竟這位太子殿下的存在,對周尚景這樣的權臣而言,也是有弊無利的。
周尚景不知道趙俊臣能不能在一個月為戶部增收二十萬兩銀子,畢竟朱和堉的那些限制條件,等于把趙俊臣的所有后路都堵死了。
然而,周尚景卻很清楚,有些問題,是絕不能回答的!
比如趙俊臣剛才的那個問題——“太子殿下,若是臣到時能拿出了二十萬兩銀子,銀子亦是來歷正當,陛下再想要南巡,就沒什麼問題了吧?”
這個問題,看似是趙俊臣在全心全意的為德慶皇帝考慮,但實際上卻是把太子朱和堉置于德慶皇帝之上了。
德慶皇帝南巡,竟然還需要太子同意,那麼皇帝與太子,究竟誰是君?誰是臣?
對于南巡,為臣子,反對歸反對,但君臣主次的問題卻絕不能搞混。
然而,對于這樣居心叵測的問題,朱和堉竟然想也不想,就理所當然的答應了!
周尚景抬頭一看,果然,德慶皇帝在為趙俊臣的忠心之余,此時亦是回過味來,看向朱和堉的眼神,頗有些意味深長。
暗暗為太子朱和堉嘆息之余,對于趙俊臣的表現,周尚景亦是多了一分警惕。
這個趙俊臣,為何去了潞安府一趟,回來后竟是變得如此有城府心計了?
………
另一邊,早朝之上,討論了南巡的事后,德慶皇帝亦沒了神,剛準備宣布下朝,就見禮部左侍郎鮑文杰突然出列,道:“陛下,臣還有事要奏。”
這鮑文杰為太子一黨中的重要人,經過了剛剛的事,德慶皇帝看他總是覺得有些不順眼,但還是說道:“有何事?說吧。”
鮑文杰面嚴肅,緩緩說道:“今年八月,山東、山西、河南等地的鄉試秋闈,接連發生舞弊案,據臣暗中查探,這幾省的鄉試解元、亞元,大都是家中富裕,卻不學無之輩,由于他們的中舉,北方各省如今群激憤,影響甚大,還請陛下圣裁!”
聽到鮑文杰的話后,滿朝皆驚!
與此同時,趙俊臣發現,剛剛結識的那位禮部右侍郎詹善常,突然一,臉白的可怕。
科舉制度,乃是朝廷的重要取才手段,每次的鄉試、會試、殿試,朝廷皆極為重視,為保證公正,不僅諸般規矩嚴謹縝,鄉試期間還會派中樞員前去巡視監察,而一旦有舞弊案發生,更是嚴懲不貸。
德慶皇帝在位三十余年,期間也發生過兩次科舉舞弊案,德慶皇帝對此也從不手,皆是嚴查到底,結果地方中樞,各級員人頭滾滾,被死者不知凡幾。
而今日,竟是又有科舉舞弊案發生,而且范圍之廣,影響之大,遠超前兩次,自是讓眾臣震驚無比。
而聽到鮑文杰的稟報后,德慶皇帝亦是面嚴肅,眼中更是帶上了殺氣。
德慶皇帝雖自詡圣主明君,但他也很清楚,一位皇帝在后世的聲如何,很大程度取決于讀書人手中的筆桿子,所以他對待文人一向寬厚,而科舉制度作為朝廷籠絡
讀書人的重要手段,他更是重視無比。
然而,突如其來的科舉舞弊案,無疑會極大的折損德慶皇帝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形象,對于此,德慶皇帝自然憤怒無比。
另一邊,那禮部右侍郎詹善常,見到德慶皇帝的神后,更是面變幻不定,左右打量,最終竟是把眼神定在了趙俊臣上。
然后,詹善常出列了,路過趙俊臣邊時,快速的輕聲說道:“趙大人,請助我避過今日之劫,三日之,必有厚報!”
然后,詹善常跪到德慶皇帝前,說道:“陛下,以臣看來,山東、山西、河南等地的鄉試秋闈,過往一向平穩,這一次究竟有沒有發生舞弊案,不能聽鮑文杰一面之辭,還需細細查探才是。”
鮑文杰在看到詹善常出列后,卻突然冷笑,向德慶皇帝說道:“陛下,據臣所知,山東、山西、河南等地的鄉試秋闈,皆是由詹侍郎安排的巡查員,這幾省突發科舉舞弊案,詹侍郎大為可疑,需嚴加審問。”
隨著鮑文杰的話聲落下,太子一黨紛紛出列表示支持。
而滿朝上下,支持詹善常意見的,竟是一個也無。
面對詹善常那求助的眼神,趙俊臣眉頭微皺,沉片刻后,決定還是先幫詹善常一把,至讓他度過今日的危機,至于日后該怎麼辦,就要看看詹善常所說的“三日之,必有厚報”是什麼了。
而且,聯系到詹善常之前的表現,趙俊臣總覺得這次科舉舞弊案,里面大有文章。
所以,趙俊臣突然出列,向德慶皇帝說道:“陛下,科舉舞弊案雖說事關重大,但臣還是同意詹侍郎的說法,不可妄加定語。正因為它事關重大,所以更不能只聽信于一面之辭,若是最終只是誤會,而朝廷卻自了陣腳,豈不是為了世人的笑柄?”
鮑文杰怒道:“山東、山西、河南等地的鄉試秋闈有異,三省之地早已是鬧得人心惶惶,三省考生這些日子更是陸續向著京城趕來訴冤,是我就見到了其中的好幾位,又豈能作假?”
趙俊臣卻面不變,說道:“證據,若是沒有證據,只憑幾個考生的一面之辭,就說有科舉舞弊案發生,那又豈能當真?哪一年的鄉試會試沒幾個覺得自己不應該落榜的落榜考生?若是只要有落榜考生覺得自己落榜無辜,就認為有舞弊案發生,而我等朝廷員亦是信了,那豈不是年年都有科舉舞弊案發生了?依臣看來,無論有沒有科舉舞弊案發生,在證實之前,朝廷中樞都決不能自己先了手腳,應先行細細查探,再下結論才是。”
聽趙俊臣這麼說,詹善常連連應是。
見兩方各有各的道理,德慶皇帝沉片刻后,肅聲說道:“三省秋闈之究竟,著刑部、禮部、吏部聯合細查,若當真有舞弊案發生,必要追查到底,嚴懲不殆!”
說到這里,德慶皇帝覺得有些掃興,亦不再耽擱,道:“若是再無他事,下朝!!”
說完之后,德慶皇帝就自己先行離開了,這次早朝不僅沒能確定南巡的事,更是出了科舉舞弊案的傳聞,德慶皇帝自然無法高興。
而隨著德慶皇帝的離開,太和殿的眾大臣,亦是紛紛轉離去。
其中,一眾太子.黨人在路過趙俊臣邊時,大都面現怒意。
在他們看來,趙俊臣連自都難保了,竟然還在袒護其他貪,實在是罪大惡極!
另一邊,那詹善常則走到了趙俊臣邊,連連躬行禮,輕聲道:“今日多謝趙大人仗義執言了,在下有事相告,不知可否近一步詳談?”
然而,趙俊臣還沒來得及回話,就見跟隨在德慶皇帝邊的宦張德,來到了兩人前,對趙俊臣說道:“趙大人,陛下傳你到書房說話。”
~~~~~~~~~~~~~~~~~~~~~~~~~~~~~~~~~~~~~~~~~~~
PS:作者專區不知為何一直點不開,更新遲了,見諒,繼續求推薦。
傳說,他娶了三個王妃,可是個個都在新婚之夜死去;傳說,他有著絕世之貌,魅惑之容,可是卻有著一顆冷酷殘暴的心;傳說,身中劇毒的他爲了存活喝光了心愛人的血,只因,那女子是個稀有藥人,身上的血可以解百毒.女主該強則強,該弱則弱,該媚則媚,該純則純,該狠則狠…人若犯我,我必雙倍奉還.
吳長樂穿越了,眼一閉一睜,她就嫁給了個傻子!可是等等,她家傻夫要不要如此彪悍兇殘臭不要臉!簡直太得她心有木有?胸無大誌的某女於是決定,和她家傻夫老公孩子熱炕頭兒,可是,她肚子才大,這傻夫失蹤一去不回是腫麼回事?好嘛,敢對老孃始亂終棄?看不找個人間絕色綠死你!終有一日,長樂雙眼冒光看著眼前長身玉立、風姿卓絕的男人。帥哥,奴家有良田千頃家財萬貫,考慮入贅不?”冰山王爺黑沉臉。“娘子,看來孩子太少讓你體力過盛了?”
一睜眼,周綿綿竟穿越成了三歲逃荒小奶崽,還是周家盼了五代才得一個的寶貝閨女!眼看家里窮得叮當響,逃荒之路還漫漫長。周綿綿叉著小腰,她有靈池,那都不是事兒!于是肥壯的山雞送上門來,飄香瓜果掉進筐來,野牛野羊跑進圈來,魚蝦蟹也主動飛進鍋里來,還有最豐的莊稼,最靈的草藥……周家人哭得哇哇的,這可是得了個小福包啊!寵,給綿綿狠狠地寵!
一朝穿成太子妃,秦箏沒拿到宮斗劇本,也沒來得及體驗一把太子妃的驕奢生活。因為,亡國了。宦官手捧三尺白綾道:“娘娘,城破了,您體面些去吧。”秦箏:“……”這是什麼開局?為了不被逼著自絕,秦箏只好到她那半死不活的太子夫婿榻前,裝深情哭一哭拖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