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帶著軍需來大明 第二百一十九章  討價還價

《帶著軍需來大明》 第二百一十九章  討價還價

現今,虎芒發話了,且還是以冷鋒的資格和份說事,其它人哪敢不應,當下齊唰唰的作下,座回到了原本的凳子上。

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虎芒的眼中出了滿意之。「我知道你們很不滿明皇對六爺的舉。但請你們記住,六爺為何要這樣做?還不是為了給你們創造出更多的發展時間嗎?」

「大家原本都是大明人,對你們而言,有很多的親人和朋友都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如果六爺不委屈求全的話,選擇與明軍開戰,那不知道會有多的冤魂會連累而死,這其中可能就會有你們的親人和朋友,如果是這樣,這個結果是你們願意看到的嗎?」虎芒擲地有聲的問向著眾人。

「當然不是。我想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人打自己人。而為了可以給我們更多的發展時間,也為了可以讓更多的大明百姓,我們漢家子弟之苦,六爺這才一直在京師中與明皇周旋。這是舍小家而為大家的表現,希大家能夠明白,也希今天的事對你們而言是一種警視,讓大家上多一種。如果可以早一點壯大實力,那六爺就可以一此罪責了,你們清楚嗎?」

「清楚!」又是整齊劃一的聲音響起,竟然引得整個大院的地面似乎都震了一下。

「很好,現在繼續吃飯。」虎芒眼看著自己沒有負六爺所,將六爺的良苦用心說了出來,不由就在心中長鬆了一口氣,隨後向冷松團長丟了一個眼神。

冷松當下表示明白,有了他和三位營長的配合,現場的氣氛重新熱烈了起來。只是大家雖然不再說些什麼,但在心中都憋了一勁,那就是要更好的去表現,早一天讓六爺可以與明皇有平等對話的資格。

Advertisement

楊家莊外宅的偏廳之中,金英不過是剛剛座了下來,門外就是一聲巨吼,當即嚇了他一跳。原本張的他馬上就站了起來,看那樣子,似乎是隨時都會跑路一般。

倒是負責陪同引路的楊二,聽到外面的喊聲,毫沒有驚慌的樣子。在看到金英表現的如此張時,用著很無所謂的口氣說道:「沒事,這不過是雇傭軍吃飯時的一種儀式罷了,聽多了就不覺的奇怪了。」

楊二的解釋,讓金英的慢慢放鬆了下來,「原來如此,這倒真是一個奇怪的規矩呢。」

「哈哈哈,什麼奇怪的表現。」正門中,換了一新的青的楊晨東邁著大步走了進來。此時此刻,他哪裡還有丁點醉酒的樣子,看起來是十分的神,十人的清醒。

只是這一刻金英已經不在乎那麼多了,即然旨意都宣讀完了,還有必要去掐著過去的事不放嗎?眼見楊晨東走了過來,他也是哈哈大笑的起,「恭喜忠膽公了。」

「哈哈,以後我也可以自然本公了,是不是?」楊晨東一臉的大笑,來到了偏廳的首位上座了下來。直到落座,這才指了一個左首邊第一個位置向著金英說道:「金公公不用客氣,也座吧。」

這一個舉立馬又引來了金英心中的不快。

他雖然只是一個太監的份不假。但卻是太監之首,皇上邊的紅人,手中握有著大權。平時與其它重臣在一起的時候,哪一次不是他先座,別人才能座下,最不濟也要大家同時落座才是。

可不要小看這一個落座的順序,往往就代表著份的高低,這其中是很講究的。

但是在這一刻,楊晨東竟然先座下來,這才讓金英座下,且連一個請字都沒有說。地主的強勢之意已然是昭然若揭了。

心中極為的不喜,看了一下左右。待注意到房間中除了自己只有楊晨東和楊二的時候,想著沒有外人看到也不算是失了面子,這才下了心中的憤怒,慢慢的座了下去。

楊晨東有意的怠慢金英,做的便是要下對方的勢,現在看來,一切很是順利,擁有了一定主導權的楊晨東就此與其談判起來。說是談判,其實就是利益的爭取。

按著原本心中的規劃,楊晨東提出了三個條件。

一,楊家銀行正式啟營業,繼京師之後,還要在其它附近的大城市一一推廣。朝廷不得阻止,更不能私下耍什麼招。總之,以後的楊晨東就是一個商人,且還是一個大商人。沒有人惹到自己,他也不會以權人。

二,為了自己的人安全。四百雇傭軍會留下兩百人。其中一百在楊家莊,一百在京師之,分別保證著神仙居、天外天以及楊家銀行的安全。以後也會適況而定,是不是繼續的雇傭雇傭軍。在這一點上,楊晨東表示出了財大氣的樣子來。

三,楊晨東不會上朝,也不會參與什麼朝政,更不會參與代宗與英宗之間的事,他要以一種超然的地位為了第三方勢力的存在。

對於這三點要求。第一點代宗早就同意過,甚至還表示會存五十萬兩銀子楊家銀行,便不用在討論什麼了。金英一口就答應了下來。至於第二點,他同樣無法置疑。人家有錢,可以請雇傭軍,只能讓人眼饞。就是第三點的事上,金英多有不滿,代表著代宗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即然你是代宗皇帝親封的忠膽公,理應站在這一邊才是。

「英宗的命是我救的。我是不可能與其完全的撇開關係。代宗對本公也不錯,能做到兩不相幫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其它的話就不用去說了。」楊晨東搖了搖頭,以著十分堅定的態度說著。

金英看的出來,在這三點要求上,楊晨東沒有毫要退讓的意思。猶豫了一下之後,想著瓦剌已經撤軍了,暫時並不需要楊晨東出手,即是如此,兩不相幫也算是不錯的選擇了,同意也無妨。但是同意可以,金英也同樣的提出了三點要求。

一,大家兩不相幫,楊晨東只是忠膽公,在無其它的權職,便是連之前錦衛指揮僉事之職也要一併撤銷掉,即然要退索就退一個乾淨。

二,不允許楊晨東阻止代宗與雇傭軍的親近關係。

在這個問題上,金英說的十分明白。他甚至說出了他已經知道忠膽公與雇傭軍的首領關係很不錯的事

金英以為自己說出了這些,楊晨東多會面尷尬之,甚至會有一番的解釋。想不到的是楊大丁點要說話的意思都沒有,而是繼續的出聲說著,「說第三點吧。」

楊晨東之所以如此的不在乎,自然是因為金英所知道的都是他有意泄出去的。就憑著說他與雇傭軍的首領關係不錯這一點,便表明對方的無知了。事實上豈止是關係不錯,而本就是一個人嘛。

「好,第三點,即然是商人,那就要商稅,這也是天經地義的嘛。當然了,收了銀子的大明軍隊和錦衛也會保護楊家的產業的。」金英一臉的笑瞇瞇,那樣子似乎是再說,你了稅自然就會有人保護,沒有稅的話,那對不起了,有人搗的時候可不要來找我們。

稅的事,楊晨東早有考慮,甚至他已經想好了對策。只是即然金英提出來了,應該爭取的權益還是必須要的。「哦,那不知道金公公要怎麼收稅呢?」

「大明的律法要求農業是三十比一的。」金英帶著試探的口氣問著。這原本也是之前就與戶部尚書金濂和兵部尚書儀銘以及工部尚書石璞商議的結果。

三位尚書一致認為,想要扼制楊晨東的發展,那就必須要商稅。由此一來的話,不僅可以從其中得到大筆的銀子來充斥國庫,也可以讓楊晨東的發展阻。

堂堂大明之中,竟然有人賺錢的速度比國家還要厲害,不加以手段約束的話,那還了得。

「這不可能。」楊晨東很乾脆的搖了搖頭。「三十比一的比例本公是不會接的。」

楊晨東回答的如此乾脆利落,頓時將了金英一軍。他的臉先上是暗含上怒氣,生氣楊晨東的態度如此之堅決,但一想到事了,可以從中謀取到的好,當下就道:「也罷,那不知道依忠膽公的意思,收多的商稅合適呢?」

「嗯。」楊晨東當真一幅沉思的樣子說道:「大明律雖然沒有規定,便實際上權貴做生意是不用稅的,就像是讀書人種田不用賦稅一樣,現在你們卻要收本公的商稅,那不管都是不合適的吧?」

金英如何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可誰讓其它人做生意和種田不過就是為了養家糊口,但楊晨東卻是藉以發展強大的勢力呢?就像是他所請的雇傭軍,那可是足足兩百人啊,按著正常收費的標準,那也需要兩百萬的雇傭費用,縱看整個大明,能夠如此不費力拿出的怕除了楊晨東之外在無旁人了。就算是皇室拿出這些也會心疼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