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的軍製如下: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都尉、校尉、中郎將、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四征、四鎮、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 中郎將又包括五、左、右、虎賁中郎將,七八糟一大堆,就跟大雜燴似的別說記住,看見都頭疼。 曹昂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改至於改了後會不會被曹暴揍,那是以後的事。 “咱們這除我之外共有兩千七百四十二人,按我的計劃,大概能編製兩個團,一個月後選營長,兩個月後選團長,想當多大的,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現在我宣布,今天的任務是,從這裏跑到許都,再從許都跑回來,最後一個回來的連隊挖一天煤,第一個回來的連隊,監督最後一個回來的連隊挖一天煤,給你們兩刻鍾的時間悉,兩刻鍾後出發。” 兩刻鍾時間很快過去,所有人以連為單位,瘋了似的向許都方向跑。 最後一個回來的要挖煤,這可不行。 地麵凍的跟磚頭似的,一鏟子下去,煤沒怎麽著,鏟子先彎了。 冬天挖煤,本就不是人幹的活。 泉店村離許都二十裏,一來一回如果快的話,還能趕上午飯。 眾人邁開雙在前麵跑,曹昂騎馬悠閑的在後麵追,還不時的稀落幾句,眾人見此,對大魔王的怨念更深了。 經過七天大魚大的調養,這些人的神都恢複了不。 起初的時候,跑的快的曹昂騎馬都差點沒追上,不到半個時辰,蔫了。 好幾個吐著舌頭氣籲籲,不過不等曹昂手,各自的連長就追在他們後邊趕了。 新兵們都是第一次急行軍,沒什麽經驗,力氣提早用完,後麵的路基本就是靠走的,走了近一個時辰才來到許都城下。 己時剛過半,也就早晨十點左右,城門口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突然,遠出現一黑洪流,過往行人嚇得大驚失,匆匆跑進城門。 百姓進城後,城上守軍迅速拉起吊橋並敲響了聚聞鼓,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勢。 黃巾之剛剛平息,曹遷都許縣還沒安穩多久,對於兵,上至天子,下至販夫走卒,誰也不陌生。 衝來的黑洪流看似人數不多,可誰也不敢掉以輕心,萬一被他們衝進城中燒殺一通,大漢可就真的完了。 許都城中。 荀彧正坐在衙用曹昂教授的基礎數學計算糧草。 將糧食漲價的消息散出去後,已經有附近縣城的糧商拉糧食來許都販賣,數量雖然不多,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個開始讓荀彧對後續的糧草籌備充滿了信心。 就像曹昂說的,糧食的問題隻不過是錢的問題,如今他有錢,還怕沒糧食 拿起一份公文正要去找荀攸商量,耳邊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鼓聲,聽聲音是從南門傳來的。 荀彧臉大變,扔掉公文就往外跑。 聚聞鼓非外敵侵不能敲,這個時候響,難道是袁紹打過來了 我的個乖乖曹洪正在小妾的服侍下吃早飯,突然耳邊傳來一陣急促的鼓聲,他二話不說扔掉筷子就往外跑,急之下連甲胄都沒來得及穿。
滿寵正在接待一位貴客,這名貴客有點損,沒聊幾句就將滿寵氣的臉鐵青。 正要下逐客令,聚聞鼓響了滿寵一驚起就走,那名貴客卻嚷嚷道:“別走,話還沒說完呢,你跑什麽啊” 滿寵心裏正急,哪有功夫跟他羅嗦,直接吩咐兩側衙役:“將他給我關牢裏去。” 城外毫不知道自己闖了大禍的曹昂依然拿著擴音喊道:“看見城牆了,大夥再加把勁,爭取開飯前趕回去,飯菜涼了就不好吃了。” 一群人氣籲籲的好不容易衝到城下,卻見城頭上甲士林立,將士彎弓拉弦,似隨時都會下。 曹昂還在發愣,夏侯充第一個反應過來,氣籲籲的說道:“子脩哥,況不對啊,他們不會是在防我們吧” “不能吧” 曹昂疑的問道:“咱們又不是敵軍,防我們幹什麽” 夏侯充無語,解釋道:“兩千多人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衝到城下,你是城中守將你怎麽想,許縣如今可是都城,裏麵住著天子呢。” 曹昂這才反應過來闖了大禍,連忙說道:“所有人聽令,向後轉,回泉店。” 離城門還有半裏,眾人正想著如何加把勁一口氣衝過去,突然得到向後轉的命令,神明顯愣了一下。 反應過來後臉一喜,快速執行了命令。 半裏,來回就是一裏,能走一裏路,大夥沒理由拒絕。 黑洪流來的快,去的也快。 城上的士兵被這個變故弄愣了,我刀子都架好了你跑了,大夥都是爺們,怎麽就不敢明正大的幹一架呢 曹洪騎著馬一口氣衝到城下,跳下馬後直奔城樓,問道:“什麽人攻城,況如何了” 守城的牙門將抱拳說道:“稟將軍,末將不太清楚,他們剛到城下就跑了,看起來沒有攻城的意思” “呃”曹洪一愣,問道:“多人馬,知道是什麽人嗎” 牙門將搖頭道:“大概兩千多人,騎在馬上的我看著像大公子,不過距離太遠,屬下也不敢確定。” “子脩” 曹洪想起,前幾天曹昂招過一批護衛,數量好像就是兩千。 不過他帶著人跑許都城來幹什麽,造他爹的反 “我出去看看” 曹洪說著就要下城,牙門將連忙攔住,說道:“不可將軍,萬一城下的不是大公子,您不是自投羅網嗎” 曹洪一想也是,改口道:“調兩千人跟我出去。” 牙門將再次勸道:“也不行啊將軍,萬一他們是來敵的呢,你出去若是中了埋伏” 曹洪蛋疼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怎麽著 “你騎馬出去看看,若真是大公子就讓他來見我,若不是,趕快回來。” 曹洪說道。 牙門將:“”這不是欠嗎 牙門將懷著風蕭蕭兮的心下了城,命人放下吊橋騎著馬衝出了城。 曹洪站在城牆上,看著他的背影眉頭擰了川字。 到底會是誰呢
紹者,一曰繼;二曰導。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旋即,皇九子趙構在萬眾期待中於商丘登基,繼承宋統,改元建炎。 然而,三個月內,李綱罷相,陳東被殺,岳飛被驅逐出軍,宗澤被遺棄東京,河北抗金佈置被全面裁撤……經過這麼多努力之後,滿朝文武終於統一了思想,定下了擁護趙官家南下淮甸轉揚州的輝煌抗金路線。 不過剛一啟程,在亳州明道宮參拜了道祖之後,這位趙官家便一頭栽入了聞名天下的九龍井中,起來後就不認得自己心腹是誰了! 朕要抗金!可朕的心腹都在何處? ! 這是一個來自於九百年後靈魂的真誠吶喊,他在無可奈何繼承了大宋的名號後,更要將這個朝廷與天下導向一條新路。 故稱紹宋。
總之一句話,張大少爺確實是一位非常非常難得的好人,謙謙君子,絕對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當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張大少爺兼張大探花再是好人,總有一批心胸狹窄、心理變態、居心叵測、缺乏教養的宵小鼠輩對他是百般詆毀、萬般污衊——至少建奴們和包衣奴才們就沒一個能看張大少爺順眼的。為什麼呢?因為咱們的張大少爺活生生的毀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毀了康乾盛世!惡狠狠的毀了被包衣奴才無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穿越到神話版的漢末,成為東漢的大皇子劉辯。身懷系統,有概率可獲得歷史名人身上的部分屬性。拜師盧植,結識曹操,招顏良,攬文丑,麾下八百陷陣死士,為成就霸業奠定基礎。眼下張角即將發動信徒進行席卷大漢八州的黃巾起義,涼州軍閥頭子董卓再過數年也將進京暴政。且看劉辯如何在這風起云涌的時代讓大漢之名響徹八荒!(系統,爭霸,成長)(此書非純歷史,與歷史有差異)
主角他爹做了一個夢,以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後一個破道觀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說他是九五之尊,於是乎這個連府城都沒去過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溝裡稱帝建國了。 (根據書友反饋,本書節奏超快,三章就稱帝,動不動就傾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