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六十六章:大功於朝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六十六章:大功於朝

  一直默默在一旁待伺的張千忙道:「陛下聖明。」

  李世民瞪他一眼,卻也沒說什麼,而後饒有興趣地看著桌案上的另一個奏本道:「朕倒想看看,侯卿家上奏來,要說什麼。」

  說著,他興沖沖的拿起奏本打開,只是一看之下,隨即臉變得有幾分不悅!

  接著語氣清冷地道:「這侯卿家,立功心切,也沒什麼不可。只是……他還是太急了。」

  李靖詫異,其實李靖對於侯君集的印象並不好,侯君集論起來,當初乃是李靖的半個弟子,是李靖帶著他學習兵法的。

  原本這一對師徒,也算是一樁談。

  可哪裡知道,這侯君集在學習了兵法之後,居然上奏李世民,預告李靖謀反。

  侯君集的理由非常搞笑,他說李靖教授自己兵法的時候,每到微之,李靖則不教授,這是故意藏私,顯然李靖肯定要謀反。

Advertisement

  李世民聽後,便下了一道旨意,責備李靖。

  李靖得了責備的詔書,是一臉懵的。

  臥槽,這狗東西他恩將仇報。

  於是李靖連忙為自己辯解,告訴李世民:「這是侯君集想要謀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學盡臣的兵法,是他將有異志啊。」

  李靖其實是個老實人,若不是被侯君集咬了一口,是斷然不會反咬回去的。

  自此之後,李靖和侯君集便不再來往了,徹底和侯君集反目。

  可哪裡想到,李世民雖然沒有因為侯君集的誣告,而治李靖大罪。

  可也沒有因為李靖的反告,而收拾侯君集,反而讓侯君集做了吏部尚書。

  李靖能不憋屈嗎?

  自己混了這麼多年,才是兵部尚書,就不說自己開國的功勞了,論起來,那侯君集還是自己半個弟子呢。可結果呢,這個可恨無恥的侯君集現在居然爬到了自己的頭上。

  六部之中,兵部雖然非常重要,可任誰都清楚,兵部不過是掌兵,而吏部卻可以提拔和罷黜百,因而在人們的心目之中,吏部尚書是比兵部尚書高了半個檔次的。(5,0);

  李靖每逢聽到陛下提到侯君集,心裡便窩火,他一直覺得自己該老持重,因而即便被侯君集在後來各種污衊,也不再在侯君集的事上說什麼話了。

  可現在陛下又提起了侯君集,而且陛下很是不悅的反應,李靖便忍不住道:「陛下,不知發生了何事?」

  李世民便皺著眉頭道:「侯君集言,高昌所謂的乞降,定為詐降。為了防範於未然,他自請帶兵前往高昌鎮守,以防生變。」

  這顯然是侯君集不死心了。

  總覺得自己該去做點什麼。

  而李靖對此,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侯君集這個人,心狹隘,容不得其他的有功之臣,自己卻又立功心切,希自己能夠住其他功臣一頭,這沒有功勞也要創造出功勞,本來就是他

  於是李靖道:「請陛下立即召回侯君集,高昌的事,既已塵埃落定,再讓侯君集進兵,已是無益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認同地道:「兵部下書,召他回來吧。他終究乃是太年輕了,過於魯莽了。」

  李靖心裡忍不住吐槽,此人也魯莽?此人就是中山狼,陛下的眼睛,該去看看了。

  這狼心狗肺之徒……

  李靖又開始鬱鬱不樂起來,他更多時候,只是將憋屈藏在心底,頓時覺自己渾又不自在起來。

  …………

  第一章送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