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六十三章:高昌新王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六十三章:高昌新王

  在詢問過後,這士卒看著眾人,方才還面無表的樣子,現在面上卻多了幾分悲憫:「領了錢糧之後,早一些行吧,回家去,我聽說過,這裡的氣候,再過一些日子,便要下雪了,到時候再攜家帶口回鄉,只恐路途上有許多的不便。不過……若是家裡有傷者或者病者,倒是可以緩一緩,先留在城中,最好到我這裡登記一下,應該會另有辦法。」

  …………

  曹背著三十斤糧,氣吁吁的尋到了自己的母親。

  一見到母親,他忍不住縱聲大哭。

  「兒啊……怎麼了,出了什麼事。」曹母上前,著他的肩。

  曹泣道:「娘,我們可以回鄉了,我們有錢,還有糧……你看,你看……這是上好的白面……」

  曹母看著曹熱淚盈眶的樣子,渾濁的眼裡,也忍不住有些模糊:「哎呀……這又是那些家們賜的吧,真的不可想像啊。三郎,了人的恩惠,不可以忘記啊。只是你沒本事,你若是有本事,該當好好的報答。」

Advertisement

  「他們才不稀罕我們報答呢,我們有什麼……那天策軍的人說……」曹了淚,似乎在孩子面前哭,令他有些難堪,隨即道:「他們說,咱們好好過日子就了,往後,這高昌……要變另一個樣子,還說……三年免賦,除此之外,終都免役。」(5,0);

  三年免除賦稅這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廢除掉免役,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這普天之下,任何一個百姓,都需服徭役,而徭役的多,完全看府的心

  譬如戰爭來時,像曹這樣的人需要分發武,上陣拼殺。

  又譬如到了農閒的時候,他需被免費徵用去修河渠。

  這都是不可避免的。

  而每一次的徭役,不但耗費力,而且還十分的兇險。

  曹母聽罷,一時瞠目結舌:「若是不服役,以後若是有人殺來怎麼辦,以後可怎麼修河渠。」

  「他們給錢的!」

  曹母還是無法理解,只是不斷的搖頭,覺得這樣不好。

  無數的百姓,已急不可耐的背著糧食,帶著錢開始從金城出發,朝著自己的家鄉奔去。

  而在司馬府里,武詡則提筆,拼命的算著帳。

  發多錢,多糧,都是需要計算的,可不能來,雖說發這個乃是收買人心,可也需要有一個尺度。

  既要確保這些百姓,能夠暫時度過難關,重新恢復生產。

  同時,也要確保金城的府庫留有一些餘糧和余錢。

  若是算錯了,那便糟糕。

  好在這些事,給武詡去辦,陳正泰很放心,他帶著人,興致的巡視了金城的況。

  結果很讓他欣

  因為金城絕大多數的土地,其實是種植不出糧食的,說是不之地也不為過。

  而剩餘的土地,大多被世族占有,當然,百姓也占有了一些。

  不之地占了九五……

  而這些土地,最終都府的土地。

  這也可以理解,這地里幾乎種不出糧,對於許多人而言就是負擔,大家都不要,只要寄存於府的名下。

  可偏偏就這些不之地,對於種植棉花,有著巨大的優勢,這也就意味著……這些本是不之地的地方,現如今…卻了金山銀山。

  陳正泰顯得很激,來回踱步著,而後對武詡道:「這一次,真的發大財了,若是四郡十三縣都是如此,我陳家等於擁有了天下最大最大的棉花田,你知道有多廣袤嗎?至有半個關中大。」

  半個關中……

  武詡已無法想像了。

  「崔家不是出了不力嗎?只怕……這崔家要來討要呢。」

  陳正泰嘿嘿一笑:「這個無礙,崔志正那個老狐貍,哼哼,你等著看……」

  ………………

  第三章送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