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當然是諡,可這隻有陸貞這樣的尋常九卿才得的諡號。
他房玄齡是什麼人,輔佐天子,宰相之首,為大唐做了多事,最後,你就給一個康?
雖說現在還好好的活著,但房玄齡其實心深,已經預定了似『文定』或者是『文昭』、甚至是『文貞』這樣最頂級的諡了。
你給我一個『康』,還不如讓我房玄齡現在死了乾淨!
李秀榮則是定定地看著他道:「怎麼,房公對『康』還不滿意?安樂民,不正是房公現在的作為嗎?有何不妥之呢?」
房玄齡:「……」
這話沒法說,好吧!
為啥沒法說呢?因為諡號這個事,就等於是別人的讚許一樣,若是他自己跟公主說,我覺得我可以試一下『文貞』或者是『文定』,這顯然就有點不太要臉了。
杜如晦見房玄齡為難,便開口道:「殿下,老夫以為……」
李秀榮目一轉,看著杜如晦,立馬接口道:「杜公在任,也是安樂民。」
杜如晦:「……」
杜如晦的臉頓時變幻不定起來,他發現李秀榮的話鋒,接下來似乎要轉到他死後的事上了。(5,0);
這房玄齡都只是個康呢,那他杜如晦……至多也只是一個康了。
他忙咳嗽道:「殿下,這個時候不宜議這個。」
「難道我們議的不就是諡法的問題嗎?」李秀榮正道:「國家大事,在祀與戎。祀者,國家大事也,這關係到的,乃是一個國家的禮法,可是我看……我大唐的禮法,就出了大問題,無論是不是平庸,是否尸位素餐,人人都要諡,這是人之私心,可將這私念,凌駕於禮法,長此以往,怎麼可以呢?」
「我聽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今日諡法已經流於形式,為了空談,若是不改,將來怎麼賓服天下?我看……要改正,就要從朝中諸公開始。所以鸞閣這裡,絕不會同意陸貞的諡號,要嘛朝廷不賜他諡號,他們陸家想要,那就是『』,沒有商量。這些話,我可以負責,說破了天,也絕不更改,誰若是因此而徇私,因而枉顧了禮法,那麼鸞閣也絕不罷休。就算諸公反對,那也無妨,明日鸞閣就撰文登報,好好在新聞報里,議一議這諡法之事,且要天下人看看,這徇私的諡法,給天下百姓是什麼觀瞻。」
宰相們又沉默了。
大家很難。
如坐針氈一般。
這其實涉及到的,是潛規則,大家都是朝廷命,你好我也好,你給我一個諡,我也給你一個諡,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
可鸞閣若要鬧大,甚至還要鬧到見諸報端,這大家的臉皮子,就都不要了。
在大家啞口無言下,李秀榮此刻,已長而起:「接下來,不知還有什麼可議的事呢?」
「這……」
「既然沒有了,那麼就這樣罷,鸞閣已經表明了態度,諸公都是聰明人,所謂名正則言順,言順則事!辦任何事,若是名不正言不順,如何讓天下人心悅誠服?一個碌碌無為之人,就因為逝世,便有三省的宰相給他遮,這豈不是提倡大家都碌碌無為嗎?陸貞為,朝廷是給了俸祿的,沒有對不住他,沒有道理到了死了,還要給他正名。今日既議定到此,那麼就讓人去告訴陸家吧,諡號沒有,朝廷絕不會頒這份誥命,若是還想要,那麼就只有『』,他們想用就用,不用也無礙。」
說罷,李秀榮拂袖,領著武珝,便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只是……
人一走,有人捂著心口,表痛苦。
眾宰相反應過來:「哎呀,岑公,岑公……你這是怎麼了。」
「來人,來人啊,去醫!」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陰差陽錯,姬玄竟是成了荒淫無道的周幽王,開局一個老太監,滿朝的奸臣賊子,外圍虎視眈眈的各路諸侯,可以說是一張廢的再不能廢的牌!好在他智謀無雙,最後竟是培養出了“諸子百家,名臣猛將”…且看姬玄如何在各路神族後代的夾擊中,帶領人族重站巔峰!最重要的是他竟然發現前朝的那場封神之戰似乎並沒有表麵上那麼簡單!
我本書生郎,錯生帝王家。 讀過許多書,識得萬千字,要是個太平年就教幾個蒙童,得閑聽聽曲,再找幾個狐朋狗友,偷看誰家姑娘好看。 仗劍天涯,太累;紙醉金迷,太吵;推杯回盞,太脹;回首瞧了幾眼,竟然混了個定天之王,大好的一顆頭顱價值萬金,還是太煩。 走的路遠,知道草海深處有一座積雪萬年不化的高山,那十萬山後有一道地龍遮天的天火,天下之大也不過是一張棋盤。有紅顏知己,有諸子百家,難得一刻清靜,那就湊熱鬧下上兩手閑棋,等一個春暖花開的時候,看看年少時埋在海棠樹下的那壇酒熟了沒有。
瑞根歷史官場養成文,絕對夠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隱憂。四王八公鮮花著錦,文臣武將烈火烹油。內有南北文武黨爭不休,外有九邊海疆虜寇虎視。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關鍵在於你身處其中時,該如何把握。勇猛精進,志願無倦,且看我如何定風流,挽天傾!歷史官場養成文,兄弟們請多支持。
新世紀下的大好青年趙辰魂穿平行世界,成為了侯爵府上的敗家少爺。本著延續原主的敗家傳統,發揚敗家精神,趙辰決定將敗家進行到底。可誰想到,一道賜婚的圣旨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
現代職場人王通,在病死後穿越到明萬曆初年,這是大明最好的時代,也是大明最後的輝煌,作為錦衣衛子弟的王通,能做些什麼,能改變些什麼呢? 在他出現的這一刻,時間長河已經變了流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