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泰聽到此,忍不住哈哈一笑:「找幫忙,不如找我呢,找我也哪。」
「這就不知道陛下的打算了。」武珝搖搖頭:「不過陛下的心思,神鬼莫測,他要做的事,也沒有人可以攔住。」
李秀榮道:「那我該辭了旨意,只希在家能相夫教子。」
魏徵聽到此,忍不住道:「殿下何不試試呢……這是陛下的意,而且對陳家也有好。」
武珝卻是頷首:「是該辭了的。」
魏徵狐疑地看著武珝,他原以為武珝的,會認為巾幗不讓鬚眉,會鼓勵師母這樣做。
武珝卻慢悠地的道:「辭了,才顯出殿下恭讓之心,反正陛下打定了主意,是絕不會肯師母請辭,所以,師母辭讓一下也好。」
這書齋里頓時的靜謐了下來。
遂安公主道:「不然,明日我與夫君宮一趟再說。」
倒是氣定神閒,畢竟從小在宮中長大,如今已為人婦,有了孩子,因而行事,竟是格外的穩重。
陳正泰也道:「正是,明日見了再說。」
其實現在整個長安都已是流言四起了,誰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想的是什麼。
越是這個時候,三省的宰相們反而不敢去覲見,只能心猜測著陛下的心思。
而李世民顯然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
直到了次日,陳正泰與李秀榮覲見。
李世民居然沒有在紫薇殿見二人,而是直接在文樓。
這裡頭,顯然是有玄機的,也讓陳正泰和李秀榮意識到,武珝的猜測可能是對的。因為紫薇殿乃是皇帝的棲居之所,一般見自家人,往往選擇私人的地方。可文樓卻是李世民日常辦公的場地,是屬於理政務的地方。
因而這一次的召見,顯得有些正式。
李世民端坐在案牘之後,等二人行過了禮,李世民微笑道:「你們來啦,朕就知道,你們要來,坐下說話吧。」
謝了恩,各自落座。
李秀榮端莊優雅,落座之後,便朝李世民開口說道:「父皇,兒臣……不知父皇昨日的旨意,到底有什麼深意,因而特來相詢。」
李世民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單刀直。
「朕年紀大了,雖不至老眼昏花,可是有時,許多事也理的不及時,眾子之中,秀榮最是恭孝,因而讓你來幫襯幫襯。」
李秀榮心裡想,十之**,被武珝料中了,蹙眉道:「只是兒臣一向在家相夫教子,朝中有許多的宰相,就算宰相們無法勝任,兒臣的幾個兄弟,年歲也已漸長……」
「朕認為你可以,就可以。其他人……不要總聽坊間說這個賢明,那個睿智,都是騙人的。堂堂皇子,誰敢說他們昏聵呢?當初李祐,不知多人說他忠孝,又不知多人說他知書達理。由此可見,這些言論,都不足為信。」
陳正泰在旁道:「當初說知書達理的,兒臣記得乃是……乃是……」
李世民瞪他一眼。
陳正泰立即住口了。(5,0);
李世民慢條斯理道:「你怎麼不說了?」
陳正泰含笑著轉移話題:「兒臣最近又想到了一個買賣。」
「朕現在要說的不是買賣。」李世民正道:「此事,朕意已決,朕也知道,秀榮關自己的孩子。其實你下嫁進了陳家,朕一直關注著你。」
「啊……」李秀榮不詫異。
「你的幾個姑母,也都下嫁了出去,可是婚姻之中,卻沒幾個相諧的,不是仗著公主的份,仗勢欺人,凌辱夫家。要嘛便是與府中的人有私。個個都令人失。只有你以公主之尊,下嫁之後,與人為善,一心一意的相夫教子,這是至善的德行,朕見你如此,心裡甚是寬。將來朕的兒們都要嫁人,若人人都如你這般,朕心裡也就放心了。觀音婢這幾年,都在修一部書,《婦德》,這書中所提倡的,恰恰都是秀榮這般的子,反觀其他人呢,不是妒婦就是……就是……」
後頭的話,李世民沒有繼續說下去。
顯然……對於這些皇家的子們,李世民是有很多怨言的。
都什麼玩意啊。
李秀榮萬萬沒想到……連這個宮裡都悄悄的考核了,不住俏臉微紅。
陳正泰則想的是……他MA的我家到底有多個宮裡的細作,回去一定要統統揪出來。
陳旭一場車禍穿越到秦朝,而此時秦始皇剛剛統一六國失去了人生的奮鬥目標。在考慮抱項羽大腿還是抱劉邦的大腿之中糾結迷茫很久之後,他給秦始皇敬獻了一個地球儀。跨過高山越過沙漠,跟隨大秦鐵騎的黑色龍旗,從神州吃到西域,從西域吃到西亞,從西亞吃到歐洲,直至面朝大海,仰望蒼穹。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指著地球儀說:“陛下,東勝神洲還有一道美味,叫做香辣小龍蝦!”這是一個吃貨的故事,也是一個不正經的秦朝故事。考據黨勿進,毒死不負責。
戰國之世,天下大爭。一個偉大的帝國將要建立,同時這個帝國也在走向崩壞。穿越到驪山成為一名修陵人,趙術不甘心蹉跎于此,他要走出這里,去用自身所學去成名,去建功立業,去改變自身命運,也想去嘗試改變這個帝國的命運。且看,在他的參與下,歷史有何改變?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秦攝政王》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