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三十九章:捷報來了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三十九章:捷報來了

  李世民倒是好奇道:「正泰如何知道,派出魏徵還有這個陳河,就可馬到功呢?」

  「這個……」陳正泰知道此時不是客氣的時候!

  我特麼的若是謙虛,別人還真是以為我是菜呢!

  於是陳正泰道:「此二人都有大才,這是兒臣挑細選,分析了無數利弊的結果。」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李世民念出了這八個字,不住繼續道:「果然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這番話很應景。

  顯然這是誇獎陳正泰的。

  只是這番話,卻也引起了群臣們的共鳴,不得不說,陳正泰這一手,真的乾的太漂亮了。

  還真是想不到,這傢伙……不但擅長經濟,居然還懂武功?

  真是不可小看啊。

  只是此時,李世民心還是有些低落,不住道:「現在兩位卿家已開始押運著李祐這賊子來長安了,只怕用不了幾日,便可到達……派出衛,前去迎接他們凱旋吧。」

Advertisement

  眾臣紛紛稱是。

  李世民則又用一種欣的眼神看了陳正泰一眼,隨即道:「當初卿說李祐必反,是朕堅持己見,固執的不肯相信。此後又是你未雨綢繆,這才免去了一場大災禍,朕得正泰,如得一臂。」(5,0);

  這話……很耳

  好像誰經常說過!

  陳正泰卻是謙虛的道:「哪裡的話,陛下,這都是魏徵和陳河的功勞,還有那狄仁傑,他小小年紀……便有如此的勇氣檢舉揭發,這樣的人也不可小看啊。」

  「狄仁傑……」李世民皺眉起來,頓了頓,才道:「等到那李祐被押進長安來,朕要見見此人。」

  說罷,李世民突然道:「當初狄仁傑狀告李祐謀反時,朕確實不相信,此後派了吏部尚書侯卿家去徹查此事,侯卿家的回報,卻是李祐絕不會反,這些……朕還記得。」

  此時,在群臣之中,侯君集一時心驚膽戰,他知道秋後算帳的時候,終於到了。

  於是他忙是誠惶誠恐的出來道:「陛下,臣有萬死之罪,臣……臣……臣在想的是,李祐畢竟是陛下的親子,所以在太原,臣只是走馬觀花……」

  李世民不由失的看著侯君集。

  當初讓侯君集來接替為宰相的長孫無忌,李世民是抱有巨大期的。

  他認為侯君集立下了許多的戰功,可是朝之後,依舊還很認真的學習文化知識,經常在自己面前說一些典故,都表現出了很高的治世的素養。

  因而……李世民一直都認為侯君集和李靖等人有所不同。

  更何況,侯君集的年紀比其他的開國功臣都要小一些,且侯君集的兒,又是太子的側妃,這令李世民對他抱有了巨大的期,認為將來這個人可以為太子的輔政大臣。

  李世民這才令他為吏部尚書,讓他悉一些政務,甚至考慮過在將來要令侯君集進三省,為宰相。

  可現在看來……侯君集在這件事上,卻只一味的揣他的心意,沒有按章辦事的勇氣,這樣的人……就算有再大的能力,也未必能託付重任。

  李世民目只掃視了惶恐不安的侯君集一眼,則是道:「此事怪只怪朕,若是論罪,朕為主犯,你至多不過是脅從而已。只是為吏部尚書者,不該聖意,該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一味地生出那些雜念,吏部尚書乃是朝廷的命,非宮中的私奴,侯卿,謹記著這個教訓吧。」

  這番話……雖是輕,看上去也好像沒有過多的責備侯君集,可言外之意,卻令侯君集的心沉了下去,心中更是驚恐到了極點

  這豈不是變相的說……他並不適任,連吏部尚書都無法適任,那麼將來……還有什麼更重的託付呢?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