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三十八章:變天了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三十八章:變天了

  因為很清楚,此時李世民正在氣頭上,現在說什麼,陛下都不會聽的。

  李祐謀反,對於李世民而言,一定是沉痛的打擊。

  這是兒子要反老子啊。

  於是長孫皇后只是坐在一旁,抿不言。

  等到李世民恍惚了片刻,才意識到長孫皇后坐在自己邊,於是嘆了口氣,下自己心裡的怒火:「觀音婢,李祐真的是大不孝啊,他年時並不是這樣。」

  長孫皇后道:「他早年就就藩了,到了藩鎮上,邊多是逢迎他的小人,又不能時刻被陛下管教,因而一時誤信了言,這才犯下大錯。這是天大的事,陛下要狠狠教訓李祐,也是理所當然。只是……他的母親德妃並沒有什麼過失,李祐倘若還記得一分半點父母的恩,怎麼會在母妃還在宮中的時候,就起兵謀反呢。在他看來,母妃的生死,他是絕不會顧忌的。想來這個時候,和陛下同樣悲痛的人,理應是德妃吧。」

Advertisement

  李世民聽到這裡,低頭沉默。

  「陛下要拿下德妃,是因為陛下不敢承認,李祐變現在這個樣子,是陛下疏於管教的原因,所以才遷怒於德妃,可是德妃只是一介婦人,孩子長大了,又如何管教呢?論起來,臣妾也有大過,臣妾乃是後宮之主,竟使陛下的家中失和,臣妾也是死罪啊。」

  李世民苦笑:「朕知道你是什麼意思了,來人……將張千追回來,不必……不必去管德妃了……」(5,0);

  一個宦聽罷,已飛跑而去。

  李世民隨即嘆息連連:「朕想不到,誤我大唐江山的,竟是朕的兒子啊,這李祐,倘若真有本事能夠事,朕也敬他是個好漢,也算是龍種,不愧是朕的兒子。可此人……不忠不孝也就罷了,竟還如此愚不可及,蠢到這般的地步,令朕蒙。」

  長孫皇后知道李世民的苦悶,只耐心傾聽。

  李世民又是懊惱,又是自責,隨即道:「可現在……這孽子的舉止,是要讓太原百姓隨他陪葬,朕心裡也是不安寧啊。朕登極以來,一心想要這天下大治,就算不能使百姓人人無憂,可至,也該讓他們太太平平,只是那裡想到……」

  李世民又不唏噓了起來。

  長孫皇后道:「待叛平定之後,陛下該赦免那些被裹挾的叛賊……」

  「哎……」李世民搖搖頭。

  那張千已是去而復返,站在一旁候命。

  李世民抬頭看了張千一眼:「倒是多虧了陳正泰,陳正泰早前就提醒了朕,是朕不肯聽從,若是及早醒悟,何至今日呢。」

  張千尷尬道:「朔方郡王殿下確實明察秋毫,令人欽佩。」

  李世民大怒:「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要怪氣嗎?」

  嚇得張千忙拜倒:「奴……奴沒有……奴這是肺腑之詞。」

  李世民怒道:「為何此前百騎沒有回報?」

  「奴萬死。」張千心裡想,百騎哪裡敢去探查晉王。

  李世民嘆道:「朕懂了,又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一套。你們都不如陳正泰啊。」

  張千心裡鬆了口氣。

  李世民隨即落座,突然想到了什麼:「陳正泰說派了兩個人去晉,這事,你知道嗎?」

  「奴知道一點點。」張千小心翼翼的回答。

  「你知道?」李世民狐疑的看著他。

  張千道:「是百騎報上來的,當時奴也沒有在意,去的人……乃是魏徵,還有一個陳家子弟……做陳河。」

  「哎……可惜了,魏卿家……現在只怕也是生死未卜。還有那陳河……」李世民搖頭,不由得擔心起來。

  「陛下放心,魏公是一定不會有命之憂的。」張千倒是很篤定的道。

  「是嗎?」李世民凝視著張千:「這是何故?」

  「陛下您忘了。」張千道:「魏公他縱橫二十年,總也死不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