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二十四章:我發財了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二十四章:我發財了

(4, 0);

  武珝面如止水,卻還是躬道:「家父正是應國公武士彠。」

  李世民道:「武士彠乃是元從功臣啊,朕對他略有印象,今日他生此虎,在天之靈,一定很是欣。此次你也立了大功,朕怎麼能吝嗇於賞賜呢?只是……你終是子,國家並未設宮外以及爵位,不妨如此,你的父親已經故去,家中可有長兄?不妨朕敕你的長兄……」

  聽到此,武珝卻道:「陛下,民自跟從了恩師學藝,便與家中斷絕了關係。」

  「嗯?」李世民頓時意識到這其中必有

  他大抵能明白,這武珝一弱子待字閨中,按理來說,是不可能一直在陳家居住的,可卻在陳家任書,可的家族怎麼可能不管不理呢?  

  想到這裡,李世民頓時恍然大悟,於是笑了笑道:「這便令朕為難了。」

  「倒也不難。」武珝正道:「倘若陛下真想要賞賜,那麼民以為,賞賜臣的恩師即可,民並不奢求高厚祿,且此次能研製出此車,多是恩師教誨,以及研究院上下人等的協助分不開。陛下若是有心,何不多賞賜他們呢?」

  李世民見回答的不卑不,心裡也是暗暗稱奇,只是表面上卻什麼也沒有流:「你說的也有道理,此事容後再說,朕定有厚賜。」

  說著,他已下了車,人落了地,心裡也踏實了一些,方才雖說表現得還算從容,可一直都在車上,他多還是覺得有些不踏實。

  回頭看一眼這龐大的鋼鐵怪,李世民還是不道:「真是可怕啊……世間竟有人有此奇思妙想,能造出此車,這需多人的智慧。」

Advertisement

  原本李世民是一個自以為聰明的人,現在卻發現,自己竟也有渺小的時候。

  他忍不住又道:「若是鐵路貫通,可有多這樣的車?」

  「造這車可不容易。」陳正泰回答道:「不過,等到鐵路貫通的時候,數十輛車只怕已經造好了,到時還會對此車進行改進,爭取再多運一些貨。等到鐵路修到了西寧,那麼只要有足夠的貨和人員往來,這連綿數千里的鐵路線,便是有一百輛這樣的車在這上頭跑,也未必沒有可能。」

  這倒不是吹牛。

  這個時代的火車,也就比快跑的人要強一點,速度很慢,所以調度起來,還算是便利,全線同時這樣的車源源不斷的發出,也不會出什麼太大的岔子。

  當然,以後只怕要將剎車的問題好好的研究研究了。

  雖然這玩意跑得慢,制裝置卻是不可缺的。

  李世民沉道:「這樣說來,豈不是只要樂意,這西寧和長安之間,便可讓七百萬斤的貨同時在運輸?」

  「正是。」陳正泰篤定地道:「就算沒有這麼多所需運送的貨,這蒸汽火車,還可運人,往後若是有人在長安、西寧、朔方之間往來,可就輕鬆了許多了。除此之外,鐵路的另一端,乃是通往燕雲河北之地……兒臣打算,到時將鐵路的盡頭,盡力與運河的另一終點平州連接,將來無論是與運河的連接,還是以天津衛出海口,都有著巨大的便利。甚至將來陛下若是要對高句麗用兵,也不知可以節省多人力力。」

  李世民聽到此,倒是激起來,倘若鐵路至平州之時,便是高句麗覆亡之日。

  這倒不是說瞎話,征伐高句麗最難的恰恰是糧草調度的問題,連綿千里的嚴寒地帶,道路泥濘不堪,數不清的堅城,高句麗人是絕不會和大唐進行決戰的,以往他們對付隋煬帝,就是不斷的堅壁清野,利用嚴寒和惡劣的環境,將隋軍拖死。

  李世民不皺眉:「倘若如此……那麼……平州豈不是了天下最要害的地方?」

  陳正泰看了李世民一眼,其實這是實話,所謂的平州,其實就是後世的北平,而平州的轄地,既有北平的大部分,還有天津。

  這平州自貫通了運河,已經和江南連接,又因為靠近天津,乃是三江會海口。若是再連接上鐵路,這簡直就了天下的樞紐之地了。

  陳正泰乾笑道:「不若將來陛下可在平州設一別宮,取名為北都。」

  「哈哈。」李世民大笑:「你又想給錢了?」

  陳正泰臉微微一變,忙搖頭,苦著臉道:「兒臣已經窮的揭不開鍋了。」

  李世民振神:「好啦,朕玩笑爾,不必當真。」

  卻在此時,那群臣紛紛騎馬,已是氣吁吁的趕到了。(5,0);

  實際上,這馬兒一路追過來,足足追了一個多時辰,在馬上連續的奔跑,起初的時候還好,可走到了半途,已是人困馬乏。

  這等長途的飛馬,絕不是一般人能夠承的,絕大多數人勒馬狂奔一炷香多時間,便覺得自己的幾乎要散架了。

  因而,起初……他們是勉強能跟上蒸汽火車的,可到了一炷香之後,速度就不由自主的放慢下來了,再到後來,速度越來越慢,直至看到那蒸汽火車消失在鐵軌的盡頭,只能洋興嘆。

  好在這些人也不傻,知道只要沿著鐵路線走,便能尋到李世民的蹤跡,因而他們一行人沿著鐵路線一路奔跑。

  可等到了看到蒸汽火車時,其實大多數人已經吃不消了,還有的馬,甚至死也不肯多走一步。

  於是,一行人只好狼狽不堪的過來,見到了李世民,又喜又怒。

  喜的是總算是找到了人,苦心人天不負啊。

  可怒的是,千辛萬苦的追上來,卻見李世民和陳正泰居然在這曠野上說說笑笑的,一副輕鬆自在的模樣。

  眾臣上前,禮部尚書豆盧寬先是氣咻咻的道:「陛下,這陳正泰好大的膽子,他竟敢如此的戲弄陛下和百。」

  李世民看著這位禮部尚書,卻是笑地道:「噢?他是如何戲弄朕的?」

  「他……他將陛下擱在這裡……陛下一定驚不淺。」

  李世民捋須,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你如何看得出朕驚不淺呢?朕在那車上,不知多自在呢。何況……陳正泰不過是想讓朕乘車罷了,何錯之有?」

  「這……」

  豆盧寬覺得自己被背刺了。

  其實他原本還是理直氣壯的,畢竟陳正泰這麼一下子,是真的將大家嚇了一大跳,這麼大的靜,好似地崩一般,而陛下卻又舍了衛和群臣,被車帶走了。

  大家心驚膽跳的,而後急匆匆的趕來,也是害怕李世民再出什麼麼蛾子。

  可李世民卻是樂在其中的樣子,還能怎麼說?

  李世民當著這群臣的面,則是樂呵呵地道:「朕不但樂在其中,而且還得了寶,真是可喜可賀啊。」

  「寶?」豆盧寬、戴胄人等一臉狐疑。

  李世民道:「此車……是如何行走的,諸卿可想過嗎?」

  眾人都雀無聲。

  其實許多人心裡都奇怪,沒看到馬在拉啊,因而大家第一個反應是,這一定是什麼山海經里才會出現的怪

  此時,李世民道:「此車蒸汽火車,只需燒煤,便可自行行走,方才……諸卿想來是親眼所見吧,如此龐然大,行走如健馬疾馳,諸卿的馬,可都及不上它,畢竟它不需吃草料,還可以做到不眠不屑。坐了此車,朕兩日便多可達朔方,五日之,可抵西寧了。」

  戴胄卻是有些不服氣,這一次是真的折騰的夠嗆了,他現在是一肚子的火氣,不由道:「這有何難,加急的快馬,也可做到。」

  這也是實在話。

  朝廷之間,若是有急的事,往往通過快馬來傳遞消息。

  說是日行千里可能有些誇張了,可若是不斷的接力疾奔,日行六七百里,還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戴胄對此……嗤之以鼻。

  李世民卻是微笑道:「可是……這快馬,可以承載七萬斤的貨跑嗎?」

  「七萬斤……」

  群臣頓時一驚,一下子譁然……

  七萬斤是什麼概念……這是不可想像的。

  其實絕大多數時候的運輸,用水運和用馬車運,已經算是很高端了。

  絕大多數時候,所謂的運輸,是用人力運輸的,就是徵集民夫,挑了一個擔子,從東走到西,一個人……一天能運十幾二十里,運個百斤的貨,已算是極了不起了。

  這一次運七萬斤,是什麼概念?

  這是天方夜譚一般的存在啊!

  李世民看著眾人驚訝不已的反應,一點也不意外,他卻是看向陳正泰道:「正泰,將後頭的車廂打開。」

  陳正泰已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於是立馬了兩個力士,這兩個力士會意,取了一種特殊的扳手,將其中一節車廂擰開了。

  這車廂一開,便見裡頭堆砌滿了許多的糧袋,還有臘,甚至還有無數的炊……(5,0);

  這堆砌的滿滿的……竟都是貨

  一節車廂是如此,那麼其他幾節車廂呢?

  眾臣已經看的瞠目結舌。

  陳正泰則是笑道:「你看,我什麼都準備好了,大家還不趕的,都將這糧食和炊都卸下來?大家此時都睏乏了吧,何不就在此點上篝火,烤一點啥,再弄一點米飯,喝一點小酒,難得大家到野外來,權且當是一次野炊吧。」

  戴胄:「……」

  豆盧寬更是幾乎要窒息了。

  這是什麼概念啊,居然七萬斤的貨,說帶走就帶走!

  對啦,還五日之,便可抵達西寧,兩日半,到朔方。

  而眼前的一切,都是親眼可以證實的,絕不會有假的。

  「所謂的鐵路……原來就是為了此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豆盧寬覺得今日到了驚嚇,已經足夠了,可現在……還是被嚇了一跳。

  可怕啊!

  可就在此時……人群之中,有人喃喃道:「我……我發財了,我發財了……」

  人們訝異地朝著說話的人看去。

  卻見正是那崔志正。

  崔志正已是神木然,口裡喃喃念著,像是失去了意識一般。

  這些日子以來,他遭了無數人的白眼和不理解,還有各種的嘲笑,別看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可人心是長的啊,又怎麼可能真的一點不在意?

  瓷吃了一次這麼大的虧,而後又傾家產,籌集了所有的錢財去購置土地,這在人們眼裡,已和瘋子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可現在,知道了這大車子的用途後……崔志正率先意識到了,他這一次……幾乎神已到了某個臨界點,只是雙目無神的看著這蒸汽機車,喃喃自語地道:「發財了……終於……發財了……」

  韋玄貞見狀,又不一驚,同的看他,低聲道:「崔公,崔公……你這又是怎麼了……」

  「蠢貨!」這時候,崔志正確突的好像回過神來,似乎在神崩潰的邊緣,一下子被人拽了出來一般,此時他旁若無人,發出了一聲大喝。

  這一聲大喝,嚇得韋玄貞打了個哆嗦,驚異地道:「崔公……崔公……」

  崔志正則道:「你到現在還不明白嗎?當初老夫是怎麼和你說的,西寧絕不會無故開發,那裡也不會無故招攬那麼多的商賈,甚至修建別宮,這鐵路……也絕不會是無故修築的,而這一切的一切……是人家找到了可以解決路途問題的方法。」

  原是略顯擔憂的韋玄貞,聽到此……突的猶如當頭棒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