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第一狠人 第829章 石破天驚

《三國第一狠人》 第829章 石破天驚

(4, 0);

  陸玄聽到周瑜的話,驚訝了一瞬間,沒想到周瑜竟然會建議裁軍。

  這是大事

  大明朝初定,目前是天下各州駐軍的模式。一旦裁軍,就會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影響是非常大的。

  敢對利益出手,周瑜有膽魄。

  尤其周瑜是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裁軍必定影響大都督府的權利,等於是割自己的

  從這一點上,周瑜的建議更加難能可貴。

  陸玄神期待,問道:「公瑾為什麼提出這方面的安排呢?」

  周瑜不卑不說道:「臣是這一次徐州駐軍的問題啟發,才有些想法。大明朝各地已經安穩了下來,全國也很有賊匪,即便涼州也了。」

  「目前的問題,主要是涼州的羌胡,益州的南蠻,除此外,國上沒有戰事。」

  「地方雖然有許事,可是地方有府衙役,足以維持地方的治安和穩定。」

  「軍隊的調,實際上很。」

  周瑜作為大都督府的大都督,關注在宏觀方向。

  他的思路,也不一樣。

  陸玄讚許道:「公瑾分析的事,是當下存在的現象。目前國,戰事已經很了。」

  周瑜繼續說道:「反觀朝廷的軍隊人數,不僅非常多,更是各州都有。從北往南看,幽州、冀州、并州、涼州,以及關中地區,再加上豫州、兗州、青州、徐州、荊州、益州、揚州和州,足足十三個州。」

  「目前的標配,基本上一州的駐軍是三萬人。」

  「等於大明全國足足四十萬大軍。」

  「而且,這是常備軍。」

  「一旦是員地方上,從地方招募士兵,恐怕隨時能翻倍,使得兵力人數進一步增加。所以臣認為,目前國的軍隊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Advertisement

  「臣認為朝廷的發展良好,不需要這麼多的駐軍。當年之所以每個州都有駐軍,是為了確保地方的穩定,以及各自圍剿和防。」

  「時移世易,現在的況不一樣了。」

  周瑜侃侃而談,說道:「比如兗州和青州距離很近,徐州地區也不大。是否可以做出調整,把兗州、青州和徐州合為一。亦或者,兗州和豫州毗鄰,把兗州和豫州結合駐軍。」

  「總之,方案是不定的,需要重新規劃。」

  「大方向上,幾個州的駐軍,合併一個駐軍。在大駐軍的基礎上,分出小部分的兵力,作為下一級的駐軍,分別駐紮在各自的州治所。」

  周瑜說道:「臣認為,這是可以考慮的。」

  陸玄聽得眼前一亮。

  周瑜的打算,頗有前瞻。實際上,這就是設立大軍區,在大軍區總攬的前提下,下面再設立小軍區,一個軍區負責一個範圍。

  這是比較合適的安排。

  每個州都有駐軍,對朝廷的財政力很大。除此外最大的一個點,每個州都一直有軍隊駐紮,容易形地方勢力。

  長期在一個地方駐軍,就形了山頭。

  調整軍區,能更好的統籌。

  陸玄思考了一番,他盯著眼前的周瑜,問道:「公瑾,涉及軍隊駐軍的調整,不是一個小課題,是一個相當大的大問題。這件事,你應該不是這一次才想出來的吧?」

  「陛下聖明!」

  周瑜微微一笑。

  他轉為嚴肅,正道:「臣作為大都督府的大都督,雖然代表軍方,可是,臣更是陛下的臣子,所以臣自當為陛下綢繆。」

  「軍隊必須有,可是,卻不能無序的分布。」

  「駐軍,也不是遍布各州就好。」

  「地方的軍隊太多,容易影響到地方的政務,容易影響到地方的發展。所以要使得軍隊有戰鬥力,又必須確保地方穩定,最好的辦法是調整軍隊。」

  「一方面,兵軍隊,把幾個州的區域,調整為一個地區。另一方面,減一部分的兵力,使得軍隊人數下降,卻又不減軍隊的控制力。」

  周瑜說道:「臣在大都督府中,看著全國的地區,考慮了大半年,只是一直不夠,就沒有推進和安排。陛下已經回來了,恰好又遇到徐州的事,臣才提出來。」

  陸玄毫不掩飾的出讚許神,說道:「公瑾的考慮,非常有必要。合併各州的軍隊,統一設立軍區,下一級再設立次一級的軍區,一級一級垂直管控,朕是贊同的。不過朕認為,裁兵沒有必要。」

  周瑜皺眉道:「為什麼呢?」

  陸玄解釋道:「如果沒有國外的戰事,國的駐軍人數,的確更多。可是,涉及到對外的戰事,我們的兵力人數,實際上不算多。因為未來,有很多的對外作戰,有了駐軍,我就直接從各地調。暫時養一養,雖然有消耗,可是,卻也是值得的。」

  周瑜說道:「陛下聖明!」 (5,0);

  他神,說道:「既然陛下沒有意見,臣就著手召集大都督府的人商議規劃。正巧荀彧和郭嘉這些人回來,可以商量一番。」

  陸玄點頭道:「大都督府重新規劃全國的各大軍區,這是可行的。另外,水軍也要進行改組,組建為海軍,要海作戰,戰船等都要進一步的增強。」

  「臣遵命!」

  周瑜說道:「有郭嘉等人在,再加上秦王曹卓絕,一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完各大軍區的設定。」

  陸裕忽然道:「父皇,關於軍隊上,兒臣有一個想法。」

  陸玄笑道:「什麼想法?」

  周瑜跟著看過來,很是驚訝。

  從南京縣離開後,陸裕一直跟在陸玄的邊,一向沉默寡言,多看多聽說。這個年紀的太子,卻展出不一樣的城府和,周瑜心是非常讚許的。

  同時,這是他未來的婿。

  周瑜自然希陸裕未來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好。

  陸裕說道:「這次軍隊經商的事,已經拉開序幕,要進一步的置。只是兒臣認為,不僅地方上的駐軍過多尾大不掉,更出一個嚴重的問題。」

  陸玄問道:「什麼問題?」

  周瑜也看過來,因為陸裕的話非常重。

  陸裕擲地有聲道:「目前的軍隊,缺了監督!據兒臣所知,朝廷百,有史臺監督,有刑部置,父皇的邊還有繡衛督察。」

  「文的監察,是非常合適的,可是對武將,或者說對軍隊的控制卻不足。」

  「地方駐軍,誰來監督呢?」

  「就說徐州駐軍,在黃忠將軍離開後,曹豹負責控制大局。雖然有凌將軍不願意同流合污,卻沒有一套監察系,沒有一個控制的力量,也就導致徐州駐軍的糜爛。」

  「軍隊和文是兩個系,既然是離的兩個系,自也應該有監察。」

  「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失控。」

  陸裕侃侃而談,沉聲道:「兒臣建議,在軍隊中設立一個監察的系,確保軍隊的純潔。」

  陸玄聽得眼前一亮,心中讚許。

  他的這個兒子不簡單。

  有眼

  如今的軍隊,實際上還是草創,一切都還在發展中。陸裕卻是舉一反三,判斷出軍隊缺了監督。

  陸玄看向周瑜,問道:「公瑾,你這個未來婿的判斷,你覺得怎麼樣?」

  周瑜笑道:「臣怎麼覺得,陛下的話語中有些驕傲啊?」

  「哈哈哈……」

  陸玄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雙手撐在案桌上,讚許道:「我陸家有麒麟兒,怎麼能不驕傲呢?裕兒的判斷,非常重要。前幾年征戰各地,是打仗的時候,不可能去限制軍隊。現在天下太平,軍隊需要有控制,更要杜絕貪腐這些。」

  周瑜讚嘆道:「太子殿下的建議,堪稱及時雨。實際上,之所以減地方是駐軍的數量,也是這個出發點,如果一地方都是幾萬駐軍,也容易出問題。」

  陸裕一臉謙虛模樣,搖頭道:「父皇和大都督過獎了。」

  陸玄吩咐道:「公瑾,軍隊要進行限制,不能以太子的名義,仍然以大都督府的名義。等我們解決了各地的駐軍經商問題。下一步,你就以大都督府的名義,把地方駐軍改革設立軍區,以及監察軍隊的事定下來。」

  「另外,既然你要調曹、荀彧和郭嘉,那也好辦。」

  「他們都在南京城,暫時沒什麼事做。我們離開下邳返回的途中,途經南京外的長江渡口,就讓他們登船。這事,讓楊修提前安排繡衛通知他們,讓他們一起去荊州。」

  陸玄說道:「路途上,正好商定軍區劃分的事。」

  「臣遵命!」

  周瑜毫不猶豫就回答。

  太子的年紀小,周瑜也知道不能讓陸裕木秀於林,否則容易遭到摧折。

  周瑜是大都督,有足夠的影響力,才能推進下去。

  陸玄說道:「徐州方面的問題,黃忠很快會解決。徐州場的問題,是儀也會理。我們休整一天半。後天早上一大清早,我們就起程離開。」

  「喏!」

  周瑜拱手應下。

  他起就告辭退下,去著手準備調整軍區和監察軍隊的事

  陸玄說道:「裕兒,你是先回南京的,去看了你未來的媳婦沒有?」

  「沒有!」

  陸裕搖頭回答。

  他眼神明亮,直接道:「兒臣聽母后說,周家妹妹花容月貌,非常的漂亮。」

  陸玄笑道:「再等幾年,你就可以娶妻了。這期間,可以多見一見。另外,公瑾是你的岳父,也是為你保駕護航的人。需要藉助的地方,可以藉助公瑾。」 (5,0);

  「兒臣明白!」

  陸裕點頭回答。

  父子兩人談完,陸玄就帶著陸裕出了營帳,去軍中巡視營地,了解將士的訓練,了解軍隊的基層況。陸裕對於軍隊的接,如今來了,必須多了解一些。

  一天多時間,轉瞬即逝。

  徐州場在是儀的雷霆手段下,一批一批的員被罷免,一批批的大家族繼續被置。地方上的百姓,則是全都歡呼雀躍,為徐州恢復歡慶。

  黃忠帶著凌置駐軍,也是一切理完。

  一天半過去。

  這一天清早,陸玄帶著陸裕、周瑜、楊修和黃忠等人啟程離開。徐州駐軍的管理,給了凌,黃忠依舊跟著陸玄一起行

  在陸玄的考慮中,黃忠要調大都督府,或者是跟著他繼續作戰的,才仍然跟著離開。

  陸玄這一次離開徐州下邳,沒有北上去青州駐軍,更沒有去毗鄰的兗州地區,從下邳走泗水南下,進淮河區域後,再從淮河南下進長江。

  這一路,開始往西去。

  在陸玄離開下邳的時候,因為陸玄在下邳呆了一天多的時間,這個時間差下,陸玄在徐州大開殺戒的消息,已經傳回了南京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