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第一狠人 第814章 拜會鄭玄

《三國第一狠人》 第814章 拜會鄭玄

(4, 0);

  陸玄對兒子是很滿意的。

  這個兒子,很像他。

  陸玄收回目,讓所有人平,就下令進城。陸玄帶人進城後,徑直朝皇城去。黃忠和趙雲領軍去休整,曹則是帶著人回去休息。

  陸玄帶著陸裕,一邊走,一邊詢問陸裕,是什麼時候回來的,遊歷了哪些地方,有些什麼見聞?

  陸裕都一一回答,言談舉止不卑不,思路清晰,邏輯分明。

  其姿態,讓陸玄都有些驚訝。

  他的這個兒子給鄭玄培養,一直都是放養的。陸玄從來沒有管過,可是陸裕卻頗為,完全不像是十來歲的孩

  陸玄一行人回了皇城大殿,接見了百後,簡單說了一些事,百就各司其職去了。

  陸玄帶著陸裕回了後宮。

  同時,孫尚香也跟著去了宮中,安置下來。

  陸玄讓陸裕回東宮,他去了後宮大喬的宮殿。夫妻二人久別重逢,自是在一起互訴衷腸,好一番親切友好的流,才在一起談天說地,說國的事

  大喬說到了陸裕,話鋒一轉,一臉慨模樣,開口道:「陛下,裕兒外出遊歷多年,如今回來了,很讓人歡喜。這小子真的長大了,懂得照顧人了。」

Advertisement

  陸玄問道:「哦,何出此言?」

  大喬回答道:「這小子對妾,以及宮中其他的姐妹,都非常的尊敬和禮貌。除此外,他回來的時候,還給其他的弟弟妹妹準備了諸多的禮。」

  「他才回來兩天,就和一眾孩子打一片,一個個都喜歡裕兒,他完全了孩子王。」

  「而且,裕兒還教導所有的弟弟妹妹。」

  「他說皇室子弟,必須要有能力。不管是男兒,還是兒,都一視同仁,都要讀書識字,都要有眼界和智慧。要知道這些年,有人專門負責教導皇室子弟,可是有許多人不聽話,不願意學習。」

  大喬一臉自豪模樣,說道:「家裡的所有孩子,全都聽裕兒的話。」

  陸玄說道:「裕兒是長兄,如今擔起為兄長的責任,自然是極好的。這小子的談吐的確不簡單,朕先前和他談,他談吐得,應對非常不錯。」

  大喬聽著陸玄誇獎的話,心中也是喜滋滋的。

  兒子有能力是好事

  做為皇后,做為一國之母,清楚陸裕這個東宮太子,一旦登上這個位置,就被放在無數人的眼中,也很容易出問題。

  陸玄的認可和讚賞就很重要。

  有了這個前提,陸裕未來的路,就會順遂很多。

  陸玄和大喬說著倭國的事,說著在倭國的發展,也說了孫權留在倭國,孫尚香宮的事,夫妻兩人聊著天。

  到第二天,陸玄開始正常理政務。

  一大清早,陸玄理完手中的政務,就帶著陸裕和許褚出了皇城,朝鄭玄居住的驛館去。

  這些年,陸裕的培養,全靠鄭玄,這是無與倫比的大恩。沒有鄭玄苦心孤詣的教導,沒有鄭玄良苦用心的培養,就沒有現在的陸裕。

  陸玄到了驛館,見到白髮蒼蒼的鄭玄,拱手道:「鄭公,多年不見,您依舊風采依舊啊。」

  鄭玄也是詫異。

  他蒼老的面龐上,出震驚模樣。

  陸玄竟然來了。

  以陸玄目前作為大皇帝的份,隨時召見鄭玄,都是對他的恩典了。

  陸玄親自來,態度就不一樣。

  鄭玄拱手道:「陛下過獎了,老朽行將朽木,年邁不堪了。」

  陸玄搖了搖頭,說道:「雖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然而鄭公七十開外,距離八十也不遠。鄭公好好的養,一定能延年益壽的。」

  「更何況,我大明朝的天下才剛開始,真正的盛世還沒有來臨,萬千士子還沒有真正的上升空間和渠道。一切的一切,鄭公沒有親眼見證。」

  鄭玄聽到陸玄的話,也有些熱沸騰,盛世之景,自然讓人期待。

  他也不例外。

  鄭玄捋著鬍鬚,緩緩道:「陛下所言,老朽也期待。老朽盡力多活幾年,爭取多看一眼這個太平盛世。」

  陸玄話鋒一轉,問道:「鄭公接下來,是準備回五經館嗎?」

  鄭玄點頭道:「老朽這輩子,就是著書立說,傳道授業。如今回來了,就回歸老本行,準備回五經館教書。尤其是這些年遊歷地方,也有諸多的心得會,正好把這些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以便於後人閱覽。」

  陸玄說道:「鄭公這一趟,大可不必。」

  鄭玄皺眉道:「為什麼呢?」

  陸玄解釋說道:「五經館一直在舒縣,不是個事兒。作為朝廷取士的主要方渠道,必須在帝都腳下,所以要遷徙到南京來。接下來,朕就會安排這件事。」

  鄭玄說道:「有陛下的話,老朽暫時就留在城居住。」 (5,0);

  陸玄看向陸裕,招了招手。

  陸裕主走過來,從懷中取出了一紙地契,給鄭玄,開口道:「老師,這是父皇為您老準備的,您接下來就住在南京城。」

  鄭玄謝道:「陛下隆恩。」

  陸玄搖了搖頭,聲道:「鄭公教導裕兒數年,消耗了無盡的心力,朕為鄭公安排住宅,區區小事,不足掛齒。實際上朕這次來,還有另外的一件事,想和鄭公商量商量。」

  說到這裡,陸玄朝陸裕看了眼。

  陸裕頓時會意,主向鄭小同說準備了禮,就拉著鄭小同出去。

  房間中,只剩下陸玄和鄭玄兩人。

  鄭玄的神,也隨之變得嚴肅起來,他就知道皇帝不可能無緣無故的來。眼前的這位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心眼兒多得很。

  陸玄沒有兜圈子,開門見山道:「鄭公,教育是百年大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士子來說,讀書是大事。同樣的對國家來說,士子的出路也是大事。」

  鄭玄聽到後眼前一亮。

  他這些年走了很多的地方,因為有五經館的安排,一批一批的士子充實到地方,雖然很多是寒門士子,可實際上,寒門士子的人數比例依舊不大。

  另外,這幾年的五經館,大族子弟的比例越來越多,寒門子弟的名額已經越來越小。

  這也是一些問題。

  鄭玄見到了,也是想著回來後要思考後續的路,沒想到陸玄率先提出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