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則嗯了聲,腰僵的坐下:“嫂嫂不在嗎?右手好了嗎?”
“有事,不在。”賀勘聽到右手二字,想起那日孟元元腫起的小臂,“手怎麼了?”
“那日秦大哥要搶房契,嫂嫂不給,說那是秦家最后的一點東西。大哥手重,推著嫂嫂撞在門板上,幾個人上去才將他攔住。”劉則回憶著當日,說道秦尤時,明顯的咬牙切齒。
賀勘皺眉,這一年發生的許多事,到底他全不知道:“房契?”
莫不是田產賣,便想賣祖屋?
果然和他的猜想一樣,劉則肯定的說秦尤欠了大筆的賭債,無法償還:“我正好跑兒去給賭坊送茶葉,剛巧看見大哥被放債的打,說沒有地契就剁了他。大哥說,要拿孟嫂嫂抵債。”
他也只是個十五歲的茶莊學徒,當場嚇得躲了出來,回神便跑回家告知了母親劉四嬸。
一字一句的,無比清晰了賀勘耳中。
秦父過世,孟元元一力持,照顧著一家;秦母去世,仍舊頂著那個家,與小姑相依為命;秦尤賣了田產,死死攥住最后的房契不松。
“這麼大的事,秦家的叔伯就不過問?”賀勘聲調微冷,握著茶盞的手不收。
劉則搖頭:“他們說嫂嫂是婦人,什麼都不懂,應當將全部家產給大哥。我娘說,要不是嫂嫂,秦家真的就全部敗了。”
賀勘沉默著,原來他不知道的事如此之多。是那個他一直不曾放在心上的妻子,扛下了這一切,原本是該他來抗的。
“祖屋還在?”他問。
“在,”劉則點頭,“嫂嫂將門全上了鎖,因為沒有房契,大哥和放債的也沒辦法。嫂嫂讓我娘幫著照家門,說那是淑慧小妹最后的東西。”
雖然知道秦尤在紅河縣做了令人發指的事,可親耳聽到仍是會被震驚到。就連一旁的興安也是聽得直咬牙,雙拳攥起。
劉則下去之后,賀勘獨自坐在窗邊許久,手邊的茶盞徹底涼。
半晌,興安輕著作推門進去:“公子,該下船了。”
賀勘回神,三兩下疊起信紙塞進袖中,而后站起來。他掃開上褶皺,邁步走出房間。
“公子,”興安往旁邊一退,低著頭,“秦家如今還能留下祖屋,虧了有夫人。”
一個子無依無靠,邊帶著弱小姑,可想而知會有多艱難。又是一路到了州府,中間吃了多苦?
賀勘腳步微頓,頎長影立在昏暗過道上,穿堂冷風直撲面門,擰起的眉頭更深了深。
興安干脆深吸一口氣,腰板一:“因為公子的不在意,那些人才敢如此迫夫人。”
賀勘眼底濃重,看著船艙出口,薄抿一條線。
。
這廂,孟元元先是抱著琴去找了制琴先生,說是琴有多要打理,便暫時留在先生那邊。
從先生家出來,便往郜家去。因為賀勘多給了一日的功夫,時候上并沒那麼張,便買了些點心帶上。
對于的到來,郜夫人很是歡喜,拉著人就說個沒完。還特意穿著上回孟元元給做的夾襖,一個勁兒心靈手巧。
自己送的東西被人喜歡,這讓孟元元很開心:“趕制的,伯母過獎。”
“元元,你說實話,上回沒出來是不是賀家為難你?”說笑了一陣,郜夫人也就正經了臉,關切問道。
孟元元笑笑,端著茶抿了口:“沒有,只是突然遇上一件事不開。”
郜夫人將信將疑,在臉上巡視一番:“那便好。甭管是賀家那樣的士族高門,還是咱這樣的商賈人家,最重要是有個諒自己的相公。”
郜居在那邊敲了會兒算盤,抬頭看著自己娘子:“我常年在外,娘子打理這個家著實辛苦。”
“喲,元元你看,”郜夫人哈哈笑出聲,指著自己男人,“你伯父這是順桿兒上,說自己是個諒人的。”
“那可不,”郜居把算盤一推,腰靠上椅背,“明日還要帶著娘子去萬寶樓打一套金釵。”
“你可敗家,”郜夫人嗔了男人一眼,“當著孩子的面兒,瞎說什麼?”
郜家夫婦你一言我一語的,孟元元在一旁抿著笑,好似記憶中父母也是這樣的。這大概才是真正的夫妻罷,彼此間什麼都可以說,嬉笑怒罵。
知道孟元元可以留下一日,郜夫人帶著婆子去了廚房忙活。
客廳里,就剩下孟元元和郜居說話。
“怎的沒見到兄長?”孟元元問。
“年底,他守在渡頭倉庫,晚些時候會回來。”郜居喝了口茶,“方才當著你伯母的面有些事不好說,你過來是想知道古先生的事?”
孟元元點頭:“阿伯,那位古先生當真有我父親的消息?”
郜居手臂搭在桌邊,習慣的撥拉了兩下算盤:“應當是有的,說孟兄當年是往西洋走了,的你等他回來罷,親自問。”
“有勞阿伯。”孟元元道聲謝。
郜居無所謂的擺擺手,笑著道:“你這丫頭總是客氣。我聽說即將上任的市舶使住在賀家?”
從事海上貿易航運的商人,是要和市舶司打道的,畢竟自己從海外帶回來的貨,每一件都要經過市舶司。
孟元元點頭,說了幾句關于賀滁的事,其實并未見過那位賀家大爺本人。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前世,她含冤入獄,臨死前才知道她不過是一枚棄子。一朝重生,浴血歸來,當她變成“他”,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高升,攪動朝堂風云。…
棄婦顧十八娘自儘於那對新人麵前 了無生意的她卻在十年前醒來 親人還在,尚未寄人籬下 命運正走到轉折點 攜著烈烈的仇恨重生的她 能不能將命運改寫
死前巨大的不甘和執念讓柳望舒重生,只是重生的節點不太妙,只差最後一步就要成為晉王妃,走上和前世一樣的路。 柳望舒發揮主觀能動性,竭力避免前世的結局,也想將前世混沌的人生過清楚。 但是過著過著,咦,怎麼又成太子妃了?
寧熙四年,封地生變,叛軍北上。 年僅及冠的小皇帝身陷囹圄,面對各方蠢蠢欲動的豺狼虎豹,他不得已將那位三年前因政見不合而被自己驅逐出京的胞姐永寧長公主迎了回來: “如今朝中勢力四分五裂,唯有拉攏裴氏可求得生機……聽說,長姐與裴邵曾有一段舊情?還聽說,他至今身側無人,是因仍對長姐念念不忘?” “……額。” 看着小皇帝滿懷希冀的雙眼,長公主實在很不忍掃他的興。 她和裴邵麼,確實是有過那麼一段。 但恐怕與傳聞中濃情蜜意的版本,略略有些出入。 事情的真相是,當初新帝繼位朝政動盪,爲穩固局勢她不擇手段,對尚還純良的裴邵進行了一場徹頭徹尾騙身騙心的算計。 少年一腔真心錯付,從此性情大變,至於現在—— 公主鸞駕抵京當日,他遠在城門下那句字字分明的“長公主金安”,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了。 唉,你看。 這人還記着仇。 —— 【小劇場】 長公主回京了。 裴府近侍如臨大敵,“此女有妖,慣會蠱惑人心,殿帥萬不可忘當日之恥!” 裴邵扯了扯脣:用你說? 於是剛開始,長公主舊疾發作,胃痛難捱;裴邵尋醫問藥頗爲上心。 近侍:沒錯,他一定是想借機下藥毒害公主! 再後來,長公主仇敵太多,突遇刺客險些喪命;裴邵護駕心切,不惜以身犯險。 近侍:苦肉計!他一定是有自己詳細的復仇計劃! 再再後來, 長公主不高興了殿帥哄着, 長公主要星星他不給月亮, 長公主指哪他打哪。 近侍:他一定是……他一定是忘了!(扼腕嘆息 -野心家和她的裙下臣 -一個梅開二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