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官場筆記 第220頁

《官場筆記》 第220頁

“存單也是錢,我認為可以考慮用存單來抵農業稅。老百姓的錢都是汗錢,一分一角都是從土里刨出來的,都是從口里節省出來的。有的是為了娃兒讀書,有的是為了養老防病,有的是為了娶媳婦,就這麼一張紙在墻上,這些錢就完了。別說是一般老百姓,就是村社干部都想不通這事。”說到后來,晏道理已不是表演,而是發自心的憤怒。

侯衛東知道怎麼對付晏道理,不慌不忙地道:“晏書記說的都是事實,可是我沒有管過基金會,對以前的事不清楚也不負責。如今縣里的政策沒有出來,我能有什麼辦法?”

晏道理又換了一種表,親熱地道:“我們來談一個生意,這里有四萬多塊錢的存單,我賣給你,利息算你的贏頭。”

以前基金會為了攬儲,利息比同期銀行利息高得多。侯衛東翻了翻道:“晏書記,你大大的狡猾,這是在轉嫁風險。”

晏道理嘿嘿笑道:“剛才侯鎮說過,基金會涉及千上萬的老百姓,只要有存單,錢遲早能退,這話我同意。侯鎮把存單買過去,本不存在風險的問題,這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你賺了錢,又幫村里解決了實際問題。”

Advertisement

“切,即使政府以后要支付存款,你以為利息還有這麼高嗎?如果算上通貨膨脹,我不虧就算是好的,還談什麼賺錢。”

晏道理聽侯衛東說得實在,道:“我大膽做個主,每張存單打個九折,這樣你就有賺頭。”

侯衛東又拿著存單看了一遍,這些存單多是小額存單,多數只有兩三千,好幾人的名字侯衛東知道,都是村里的刺頭。

看了存單,侯衛東并不說錢的事,又提起老話題,道:“晏書記,上一次你給我說修了紅壩橋,村里的事我就不用心,現在橋修好了,怎麼事又來了?”

晏道理撓著頭,不好意思地笑道:“如果不是基金會突然被整頓,我肯定不會讓你心農業稅和提留統籌,這次特殊。”

紅壩村條石場正好結了一筆款子,有五萬多元。侯衛東心道:“這錢來得容易,取之于紅壩村,用之于紅壩村,也算是做了好事。”但是,對于晏道理這種老巨猾的村干部,就算同意了這種做法,也要吊一吊他的胃口。

“四萬多塊錢,是一筆大數目,我一個人做不了主,還要回去問問屋里的當家人。”

其話中之話,晏道理已是聽得明白,他心中暗喜,道:“弟妹是大地方的人,肯定會同意,我等著你的好消息。”

“別人都說晏書記是狗抹菜油——又,以前我還不相信,現在總算是明白了。這樣吧,我明天給你準確答復。”

晏道理聽到侯衛東說起了話,長長地松了一口氣,道:“上青林的人都說你是瘋子,我糾正一下,你是一個好瘋子。這件事辦妥以后,紅壩村的事你放一百個心,我絕對不會給你添。”

兩人在辦公室隨意扯了幾句,晏道理喜滋滋地出了門。

侯衛東站在辦公室看著下面的形,只見晏道理出了門以后,就有一兩個婦站在他面前說了兩句。晏道理走了一會兒,陸續就有二十多人離開大院,其中幾人侯衛東雖然不出名字,卻知道是紅壩村的人。

“媽的,這個晏道理玩的是兩手。”侯衛東笑罵了一句。通過這事,他對晏道理的好驟然上升,不管他的方法如何,至他還是在真心為村里老百姓辦實事。

追款

整頓基金會是涉及千萬個家庭的大事,一時之間哪里解決得了。最初幾天,侯衛東完全放下了本職工作,天天守在政府大院。

隨著清償組的深調查,益楊縣基金會的基本況逐漸清晰。

在黨政聯席會上,粟明宣布了清理結果,道:“通過前一階段的清查,得出了以下結論。在基金會的不良借款中,鎮政府借款和政府擔保的鄉鎮企業借款占大部分;政府普九及農民對公負擔借款(挪用)九百八十九萬元;加上鄉鎮財政和部門借款共達三千多萬元;給個、私人企業的貸款約有九百多萬元;純農戶貸款只有一百七十萬元不到。”

基金會已是一團麻,理不清,道不明,從不斷發出的通報中,侯衛東明白了基金會的真實況:“青林鎮基金會呆賬壞賬比高得驚人,早就是資不抵債。全靠著政府的信用不斷有人存款進來,這才維持了基金會的生存。只要沒有存款,基金會馬上就要出現問題。”

在清理整頓的大政策之下,基金會窘境立顯,本無法支付存款,必須要靠政府的輸才能還清老百姓的存款,僅僅是青林鎮應付存單就有四千多萬元。在益楊全縣,這還算欠款較的基金會,全縣數字之巨大更是嚇了侯衛東一大跳。1995年益楊縣財政收勉強突破兩個億,就算全縣財政一分不用,要還清這個欠款就需要十年。

趙永勝高度關注基金會的清理整頓工作,道:“市政府將給益楊縣貸款十億,專門理基金會問題。從青林鎮基金會的況看,屬于資產質量不良,只要我們將質量差的資產剝離出來,然后由政府注資金并農村信用社,就可以徹底解決問題。

“在積極爭取上級部門資金的同時,按以前的部署不變,大家各司其職,共同應對當前的難題。”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