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官場筆記 第185頁

《官場筆記》 第185頁

粟明態度也很鮮明,道:“長痛不如短痛,下決心把尸挖出來。如果今天不挖出來,以后死了人大家都在晚上埋了,殯葬改革就了一紙空文。”

劉坤看到侯衛東焦頭爛額的樣子,心道:“侯衛東這回算是倒霉,分管這一項艱巨的工作,做好了是應盡之責,出了事就要承擔領導責任。”相比之下,副書記排序靠前,提職的機會多,責任卻不是太大。

侯衛東實實在在地到了工作力。嶺西人向來講究土為安,已經土卻要被強行挖起來,自己想起來也覺得于心不忍。但是除了挖起來這個辦法,別無他途。他暗道:“今天運氣不好,如果這家人有錢,也就不存在挖起來這樣的爛事。”

他又給自己寬心道:“這家人既然借不到五千塊,說明人緣也一般,想來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想通了這一點,侯衛東態度堅決地道:“趙書記、粟鎮長,我決心已下,即使困難再大,尸也必須要挖出來。”

趙永勝知道事的難度,他給秦鋼打了一個電話,道:“秦所長,昨天辛苦了。哈哈,你們比機關干部有威懾力,今天還要請你出馬,紅壩村又死了一個人。”

Advertisement

也不知秦所長在電話里又說了什麼,趙永勝笑容停了停,猶豫片刻,這才道:“行吧,這事就包在我的上。”

放下電話,趙永勝代侯衛東道:“我給秦所長說好了,派出所今天全。你在現場的時候盡量依靠秦所長,一句話,事要辦好,不能傷人。”

“歐主任,你馬上發通知,每個辦公室只留一個人值班,其他人全部跟著侯鎮長到紅壩村。”

“唐鎮長,你去幫著侯衛東。”

唐樹剛為難地道:“今天下午安監局要來檢查,我要去參加。”

上一次出事故以后,安監局責令各石場停工整頓,檢查合格以后才能復工,這也是一件大事。而另一位副鎮長鐘瑞華在縣里開會,副職就只有副書記劉坤。趙永勝點了劉坤的名字,道:“劉書記跟著侯鎮長一起去紅壩村,你要負責做好思想工作。”

曾強從門外走進來,對在座的領導道:“我已經聯系了民政局李科長,民政局啟尸隊已經出來了。”

形勢人,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粟明給侯衛東加了一把油,道:“侯鎮,你要打消顧忌,我們是執行縣政府六號令,是執行公務。道理在我們手里,村民們翻不起大浪。只是要注意現場控制,盡量將矛盾降至最低。”

侯衛東知道退不得,開始安排工作,道:“蘇主任,你先帶著幾個人到紅壩村,去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我帶著機關干部隨后就到,曾主任在這里等著民政局的人。

“付江,你把村社干部組織起來,做好分化和勸解工作。”

代了些的事,蘇亞軍、付江、程義琳等人就先去紅壩村。隨后,侯衛東就站在機關大院里組織機關干部,楊拿著點名冊,大聲地點名。

等到派出所四個正式民警和三個聯防員到齊以后,四十多人的隊伍奔向紅壩村。

紅壩村這一家當事人與李木墩家里相比,顯得人多勢眾了。小院子里站滿了人,有的講道理,有的耍潑,番在鎮村干部面前表演。侯衛東進屋時,蘇亞軍嗓子已經嘶啞了,晏道理滿頭是汗,在一邊不斷地幫腔。可是從他們的臉上看,顯然沒有將當事人說服。

大隊伍到達以后,楊等幾個同志,發揮了牙尖利的特長,在了當事人的院子里,與當事人的親戚們打起了口水仗。

政策已經宣讀了無數次,現在爭論其實已經沒有了意義。侯衛東沒有過多說話,他站在院,等著民政局組織的啟尸隊。

昨天夜里,住在空的糧站平房里,想著木板上在風中飄著的發,他竟然有些心悸。計劃生育和殯葬改革,這關于生和死的兩個問題都是基本國策,按時髦的話來說,這都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可是這種大好事到了基層,需要直面矛盾的時候,理起來就異常艱難,其艱難程度書齋干部難以理解。

侯衛東在心里暗道:“好多報刊都說鄉鎮干部是土匪,可是有誰能理解鄉鎮干部的難?”

稅制改革以后縣鄉財政分灶吃飯,鄉鎮責任大、權力小、財力弱。為了維持基本開支,鎮政府就將提留統籌看得很重。駐村干部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錢,由于這種工作關系,駐村干部多數與社員關系不好。

在一片嘈雜聲中,民政局的啟尸隊終于來了。啟尸隊也不是正規隊伍,是民政局為了殯葬改革而臨時組建的,人員來自在殯儀館干活的民工。民政局給了他們優惠價,從地里挖一,每人補一百塊,而當地也要配套補一百塊。也就是說,只要走一趟,每人就能有兩百塊錢的收,這在益楊也算是高收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他們本就在殯儀館從事這個工作。對旁人來說,啟尸是了不得的大事,對他們卻不過是小菜一碟。

找到當事人,侯衛東態度強地道:“按照益楊縣政府六號令,我們要采取強制措施,希你們能夠配合。”

此話自然引起了軒然大波,當事人家屬群激憤。侯衛東不再理睬他們,果斷地指揮著機關干部前往埋尸地點。這一次遇到的反抗遠遠強于昨天,機關干部圍了幾排,保護著民政局的啟尸隊。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