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了以石坡換石橋的協議以后,晏道理最關心的就是什麼時候手修橋,問道:“侯鎮,這紅壩橋什麼時候工?再不工,暴雨季節一來,就只有等到秋季才能工了。”
“工程上的事,急也急不得,老婆婆紡線——得一手一手地來。我去催催通局的劉工程師,看看圖紙出來沒有。”侯衛東又給晏道理打了一劑強心針,道,“老晏,你放一百個心,修橋這事已經簽了合同,對方是大公司,絕對不會為這些小事毀約。”
晏道理心思多,疑心也重,道:“毀約這事太普遍了,如果那個老總覺得吃了虧,不同意修橋的方案,紅壩村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高興了一場。”在他心目中,河邊的石坡沒有什麼用途,用石坡來換石橋,紅壩村占了大便宜,因此常常擔心那位年輕漂亮的老總會反悔。
侯衛東故意不客氣地道:“還是以前的那一句話,修橋的事就包在我上。村里扯皮的爛事就由你來打發,煩我。”
晏道理聽了侯衛東這話,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安心了,道:“只要把石橋修起,紅壩村絕對給侯鎮掙面子。如果橋修不起,遇到啥子事,我就不管,讓你來收拾爛攤子。”
侯衛東又給劉維打了一個電話。在電話中,他似乎也能到劉維趴在圖紙上的專注神,慢慢增長的眼鏡圈子,以及如因斯坦一般的糟糟頭發。
“老兄,圖紙什麼時候出來?”
“你這個爛圖紙,還值得我手。我讓小夏將這個圖畫了出來,這是支援地方建設,不算接私活。”石橋設計費實在太低,劉維當上了工程科科長,事多,也就看不上這點小油水了。
打了兩個電話,侯衛東又將手中諸事理了一遍。除了黑娃之事,工作上最棘手的是修敬老院和殯葬改革。敬老院原本不復雜,只是由于趙永勝不支持建新鎮,這才變得復雜,而殯葬改革則如一塊石頭,在了侯衛東心頭。這是一件涉及全鎮的事,而且是大姑娘出嫁第一回,沒有經驗可以參照。
侯衛東下樓來到了社事辦蘇亞軍辦公室,屋子里坐了好幾個村干部。進屋以后,將紅塔山取出來,扔了一圈。對村干部來說,紅塔山就是很好的煙了,大家笑著點火。
等到村干部離開辦公室,侯衛東對蘇亞軍道:“去場鎮轉一圈。”
曲線建鎮的事,目前還是,只有粟明和侯衛東兩人知道。侯衛東帶著蘇亞軍,邊走邊說:“敬老院的標準要高一些,要留下活場地和伙食團的位置,還要考慮今后擴容問題,至要有四五畝地。”
這就與去年的方案有些差別了,蘇亞軍愣了愣,道:“民政局的補助只有二十萬,如果修得太大,鎮里付不出這麼多錢。”
侯衛東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要慢慢地將蘇亞軍的思路納自己的軌道,道:“敬老院是公益事業,辦好此事功德無量。我的想法是將下青林五保戶全部收進來,至于錢你就不要心,實在不行,號召全鎮捐款。煤廠老板、石場老板,還有做木材生意的老板,可以讓他們贊助。原先的敬老院雖然房屋是危房,但是地理位置還不錯,那個位置就用來修門面房,賣出來的錢也可以補充修敬老院的差額。”
“哪里找得到這麼大的地盤?”蘇亞軍腦袋里只有原地重建的想法,侯衛東的思路與以前的完全不同,他一時還有些接不了。
“我們要跳出以前的框框想問題,我帶你去看一個地方,絕對是建敬老院的風水寶地。”
侯衛東帶著蘇亞軍到了老場鎮北側,上了一個小山坡,就見到一大塊平整的田土。
蘇亞軍吃驚地道:“你想占這些良田土?難度恐怕有點大。”
“沒有難度,要我們這些干部做什麼?”侯衛東來到了圖紙上標明的敬老院位置,道:“你看看這個地方,正是建敬老院的絕佳地方。占幾畝地,就可以修建一個全縣最好的敬老院,這是為青林五保老人辦的大好事。”
看著豁然開朗的一片田土,蘇亞軍也是怦然心。
“現在天天談創新思維,開拓進取,今天我們就將這個開拓進取落到實。”
侯衛東又拋出來一個餌:“青林鎮大部分機關干部都沒有住房。我們可以在敬老院背后的小坡上,搞一個集資建房。這樣就一舉解決了機關干部的住房問題。”
蘇亞軍是本地人,家還在農村,每天走路上下班,著實辛苦。特別是小孩出去讀書以后,家里剩老伴一人。聽到侯衛東描繪的好藍圖,他心激起來:“如果鎮里面能在這里搞集資建房,就是實實在在的大好事,我舉雙手贊。”
侯衛東口氣一變,道:“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還沒有向黨委、政府匯報。”
蘇亞軍暗道:“,趙永勝沒有同意,啥事都是空了吹。”口里卻道:“只要侯鎮長去呼吁,機關干部都會支持的。”
侯衛東打氣道:“這件事是有些難度,但是比起修建上青林公路還差得遠。當初我向政府匯報修路的時候,別人都認為我腦子有病,現在這條公路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紅壩的石橋,晏書記眼里是天大的難事,現在也解決了,最多兩個月,一座石橋就會修起來。所以,只要認準的事,堅持做下去,總會有收獲。”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