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官場筆記 第177頁

《官場筆記》 第177頁

習昭勇也贊這個方案:“我們每家出兩萬,就是八萬塊錢,夠用了。只是田大刀石場出了兩次事故,大家都認為這個石場風水不好,恐怕沒有人愿意來做工。”

田大刀石場就位于尖山村,曾憲剛很況,道:“殺個公避邪,再請個先生做點法事,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要徹底整治這個石場,不能再出事故了。”

侯衛東趁熱打鐵道:“錢由秦老大來管,整治田大刀石場由憲剛來管。憲剛是尖山村的人,又是村委會主任,是最合適的人選。”

四個人簡單吃了飯,沒有喝酒,坐車來到了田大刀石場。雖然事故過了好幾天,石場還是狼藉一片,殘破的服,丟棄的工,不石塊上還有黑跡,進場口是厚厚的一層鞭炮和錢紙的碎片。

侯衛東、秦大江、習昭勇、曾憲剛都是石場老板,面對著慘烈的斷壁殘垣,同時沉默了下來。

一個老太婆站在山梁上,當看清了來人,又哭又罵道:“你們這些天殺的,開石場害人命喲,我們村死了五個后生仔了。”罵了一會兒,山梁上又來了幾個人,又勸又是拖,將老太婆弄下了山梁。

Advertisement

秦大江表很沉重,道:“老曾,這個石場要好好改造,多花點錢也沒有什麼,千萬不能再出事了。”

敲定了解決方案,侯衛東給趙、粟兩人分別打了電話,書記、鎮長這才將懸在心里的一顆大石頭放了下來。

四個石場老板一共出了八萬,作為解決事故的基金,由秦大江保管。習昭勇送了三萬塊到醫院,基本將前期醫療費用了結,曾憲剛則立刻著手整治田大刀石場。

侯衛東帶著錢下山,給了分管副鎮長唐樹剛,青林鎮諸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侯衛東剛回到辦公室,桌上電話就響了起來。粟明熱地道:“衛東,你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聽到粟明熱的聲音,侯衛東心里就犯憷,很是郁悶地想:“這次又是什麼難題?”

侯衛東進了辦公室,粟明從桌子下面拿出來一疊圖紙,攤在桌上,道:“上次你給我說了建新鎮的想法,我覺得很有道理,這是我請設計院做的新鎮規劃。如果新鎮依照這個來建設,肯定是全沙州市第一流的場鎮。”

侯衛東將圖紙看完,道:“總上很漂亮,我有一個小建議,現在沙州開始出現新型住宅小區,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新月樓。小區里有綠化等設施,和以前國有企業的家屬院相似。我建議將樓房考慮小區式建筑。”

討論了一會兒,粟明道:“趙書記對建新鎮的方案一直沒有興趣,我的意思是曲線建鎮,第一幢樓就修敬老院。這一塊是你在分管,嚴格按照圖紙的位置進行建設。”

侯衛東不覺頭大,道:“粟鎮,建房子倒是容易,如果搞曲線建鎮,基礎設施怎麼辦?這一關肯定繞不過去,還得堂堂正正提出來,在全鎮干部中達共識。”

粟明苦著臉,此時他有些理解秦飛躍為什麼要和趙永勝針鋒相對了。

趙永勝富的基層工作經驗,辦事能力強。可是到年齡、學歷等諸多限制,他辦事偏于保守,指導思想就是不出事,創業則不在他的思考范疇之。前任秦飛躍從鄉企局下來,雄心,一心想干大事,被黨委書記趙永勝著,施展不開拳腳,終于因為管理鄉鎮企業、基金會等問題而全面開戰。

如今,粟明遇到了與秦飛躍同樣的問題。他在屋里走來走去,最后還是下定了決心,道:“曲線建鎮,這個決心不能變,第一幢建筑仍然是敬老院,就從新老場鎮替的地方開始。”

侯衛東回到辦公室,取了一個小筆記本,在“重要工作”一欄,加上了“籌建敬老院”。排在籌建敬老院之前的,是殯葬改革工作。寫了這一行字,他又在籌建敬老院之前,加上了“紅壩村建橋工程”。

場鎮衛生等日常,則被排在了“一般工作”一欄。

在小筆記本的倒數第一頁,則專門記著上青林石場的事,其中“黑娃”兩個字打著一個大大的問號。侯衛東始終不相信黑娃在三岔口吃了一個虧,會忍氣吞聲地罷手,說不定還有大事要發生。

每天上班之前,他都要將這個小筆記本翻來看看。如果有什麼進展和異常,就在欄目后面記上一筆。這是沙州學院副院長濟道林曾經講過的一個提高工作效率的小竅門,侯衛東將這個小竅門記在了心里,用在了工作之中。

看到了紅壩村建橋工程的記錄,他給晏道理打了一個電話,道:“這幾天事多,一直沒有到村里來。”

晏道理呵呵笑道:“領導當然事多。我說過,你不必到村里來,有什麼命令,打個電話就行了,我絕對置妥當。”自從決定修建紅壩橋,晏道理對侯衛東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彎,言聽計從,再不死打爛纏。

秦飛躍在離開青林鎮之前,搞了一個村村通電話工程。在方便了老百姓的同時,也方便了駐村干部。以前大事小事都要到村里走一趟,近一點的村無所謂,遠一點的村,駐村干部就是一個苦差事。現在有了電話,只要不是特別復雜的事,用電話就可以安排。在這一點上,所有的駐村干部都謝前鎮長秦飛躍。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