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官場筆記 第160頁

《官場筆記》 第160頁

下班以后,侯衛東來到了益楊賓館。兩人略作寒暄,李晶取過一張合伙協議,道:“這是我草擬的合伙協議,你先看看。”

在侯衛東看協議時,李晶道:“我現在還是沙道司副總,有我在,公司不會拖欠石場的工程款。這個關系折合份,至要占三。”

侯衛東看完合同,道:“石場在紅壩村,縣、鎮、村的關系由我來協調,這也要折份。”

兩人討論了一個多小時,最后達共識:“李晶出資十萬,侯衛東出資十五萬,條石場利潤平分,若追加投資也按這個比例。”

談定協議,已是晚上8點,分手時,李晶道:“明天我還要去紅壩村,再看一看現場,隨后就要派施工隊進場。明天早上我來接你。”

“我在沙州學院大門口等你,7點。”

第二天早上7點,李晶準時來到了沙州學院門口。等侯衛東上了車,道:“沒有吃飯吧,我知道有一家豌雜面很不錯。”

李晶常到益楊,大街小巷很開車來到了益楊百貨,停在了一個小面攤前。這個面攤只是一個小門面,在門口擺了幾張桌子,很普通。

Advertisement

李晶是客,取了兩雙筷子,讓筷子在滾翻的開水中消毒。兩人在小桌上相對而坐,做了幾個深呼吸,道:“益楊早上空氣真新鮮,每天早上有時間走一走,對肯定有好。”

“漢湖是風景區,背山依水,綠樹蔭,空氣比益楊縣城好得多。現在益楊的汽車也多了起來,尾氣重,空氣不見得比沙州好。”侯衛東第一次見到李晶時,覺得,今天早上坐在一起吃早飯,卻覺得就如鄰家小妹一般。

提起漢湖,李晶臉上有些說不清的緒,道:“漢湖雖好,卻非久留之地。”

面館老板是個面無表的漢子,他手里端著個大白瓷碗,手腳麻利地開始往碗里放作料。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便端了上來。他走到李晶前,也不說話,把面碗朝桌上一放,轉就走。

這是益楊小面館最慣常的服務方式。李晶對這種態度習以為常,端過面條,道:“我先吃了。”白面條、綠蔥粒、黃豌雜醬,撲鼻香氣,讓侯衛東食大開。

吃完豌雜,兩人前往青林鎮。李晶駕著能極好的越野車,高興地哼著歌。的嗓音略為沙啞,卻別有味道。

“你別笑,我唱歌不好聽,自娛自樂而已。”

“我沒有笑,你唱得好。”

“唱得好不好聽,我自己知道。”

“有時你未必了解你自己。”

青林鎮地界,公路就越來越破爛,車子跳躍著前行。“衛東,沒有養路工人嗎?”李晶改口稱衛東,隨意而自然。

“養路段倒是有,只是人數,管理不到位。”

李晶雙手握著方向盤,道:“這條公路是依山而建,彎道多,有些路段沒有水。我建議盡快修復水,否則公路爛得很快。”

侯衛東道:“這就是我分管的工作,謝謝沙道司專家提醒。”

進了青林鎮場鎮,灰塵撲面而來。李晶趕將車窗關上,道:“衛東,你們場鎮的衛生應該好好整治了。”

侯衛東又道:“李總批評得對,場鎮衛生整治方案已經出來了,很快就要實施,這也是我分管的工作。”

李晶笑了起來:“你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真寬。”

侯衛東自嘲道:“管得倒是寬,可是都沒有什麼分量。”

將車停在鎮政府大院,侯衛東帶著李晶步行前往紅壩村。上一次,劉維大上指了公路的線路,侯衛東和李晶沿著這條線路前往紅壩村。一個多小時,兩人來到了建橋地點的小河邊。

看著清冽的河水,李晶興致了鞋子,直接就下了河。站在河邊石頭上,用腳板踢水。這個時候的李晶,,多了與平時不同的天真爛漫。

李晶站在河里,認真觀察著河岸,道:“衛東,你的眼不錯,這確實是一個天然的采石場。不過等到高速路建完,這個采石場就沒有價值了,只能留給當地人自用。”

“晏書記肯定會笑納,他這人明著呢。”

“由于是為村里修橋修路,這座石場可以看作村里自用,應該可以免全部稅費,這事就由你全權辦理。”

侯衛東微微吃了一驚,道:“你的意思是,這個石場的稅費都不了嗎?”

“我算了一下,修橋要用十來萬,這筆錢我們不能白出,可以用兩筆錢來相抵:一是上給村里面的管理費,按常規,這種規模的石場,村里至每年要收一萬多元的管理費;二是相關稅費,至在十萬以上,這兩筆錢和修橋的費用相差不大,正好可以互相抵沖。如果再去稅費,我們的本就增加了。”

李晶用腳拍著水,道:“沙道司那邊的手續和相應票據,由我負責;免各種稅費,由你負責。”

“這事倒也說得過去。”侯衛東想了想,同意了李晶的說法。

風順著河道吹來,輕風拂面,說不出的舒服。李晶上淡淡的香水味道,隨風鉆進了侯衛東鼻子里。這是很特別的香味,除了香水味,還有人的味道。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