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天唐錦繡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元日朝會

《天唐錦繡》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元日朝會

(4, 0);

  第4940章 元日朝會

  仁和三年,正月初一。

  天未亮,夜幕深沉,冷冷的寒風在街巷之中鼓盪,昨夜滿城煙花繁星似雨,當硝煙散盡,冷風依舊。

  一座座坊門開,無以計數的車馬自各里坊魚貫而出,車頭、馬前都掛著燈籠,仿佛一道道影火龍向著承天門匯聚。

  正旦大朝會,凡九品以上的京、地方各州府所派赴京參會的使者、國子監和地方州縣學校畢業參加禮部科舉考試的舉子,以及周邊番邦外族所遣來到長安進行朝貢和訪問的酋長、使者,皆有資格參加。

  到了卯時,重重宮門次第打開,燈火輝映之下殿宇巍峨、閣臺厚重,一隊隊頂盔摜甲、全副武裝的軍踩著整齊的步伐由而出,軍靴踩踏著地面的磚石鏗鏗有聲,尤其路過承天門門之時腳步之聲到攏音驟然擴大,橫刀雪亮、戈矛如林,一濃厚的肅殺之氣撲面而來,不番邦小國的酋長、使者不心中惴惴、心膽俱

  此天朝上國之威儀也!

  隨著鍾樂聲響起,在侍的引領之下,參加大朝會的員按照品階魚貫而

  千餘人一起湧承天門,站在廣場之上仰白玉基座之上巍峨聳峙的太極殿,夜昏暗、東方微曦,燈火勾勒出重檐斗拱之廓,愈發讓人覺得高山仰止、心生敬畏。

  李勣一朝服、步履穩定,回首看著廣場之上人頭攢踵,大唐員各個屏氣凝息、循規蹈矩,番邦異域之酋長、使者則四、竊竊私語,略顯吵鬧。

  禮部員站在臺階上,估著時辰已到,遂轉過,拾級而上,一眾大臣按照品階隨其後。

Advertisement

  李勣剛剛抬腳,忽覺袖被人拉了一下,愕然之下抬頭去看,卻是李孝恭輕輕拉住他,微微搖頭。

  李勣先是不解,旋即恍然,微微側,對著後的房俊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自從長孫無忌兵敗自戕,他這個尚書左僕便是毫無疑問的當朝第一人,每一次正式上朝都是排在第一位,所以下意識的依舊站在首位,一時間卻忘記在長孫無忌的「司徒」之後,當下又出現一位「太尉」,職在他之上。

  所幸李孝恭攔了他一下,恍惚之間差點了規矩、惹出笑話…… (5,0);

  房俊笑笑,這個時候不是論資歷、講禮貌的場合,對李勣拱手一禮,先一步登上臺階,當仁不讓。

  李勣目幽深,心中五味雜陳。

  他並非貪權之人,但是看著自己的後輩、年輕的過分的房俊第一個登上臺階,仍舊難免泛起嫉妒之意。

  心底忽然升起一個念頭:剛剛自己恍惚之下意當先而行,除卻李孝恭之外卻無人提醒,莫不是都想看著自己鬧出一個笑話?尤其是房俊就在自己後,是否也存了此等心思,故意藉此打擊自己的聲

  他看了看房俊的背影,又回頭掃視後群臣一眼,眼下心中困,默然無語,亦步亦趨。

  ……

  新建的太極殿燈火如晝、金碧輝煌,水磨的金磚倒映著穹頂、人影,三十六巨大的樑柱支撐其整個建築,丹陛之上的皇帝座花紋繁複、富貴堂皇。

  未幾,皇帝駕臨,朝會開始。

  不著西側為首肅然站立的房俊,難免慨萬千,遙想貞觀十三年的元日大朝會,這位甚至連殿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站在殿外的寒風之中瑟如鵪鶉,然後被太宗皇帝召大殿,進獻「貞觀犁」,從此簡在帝心、扶搖直上,開啟了一段傳奇的仕途經歷……

  羨慕嫉妒自然是有,畢竟古往今來活著的太尉可沒幾個,但是歷數房俊往昔之功勳,以及最為重要的從龍之功,沒有幾人認為房俊現如今的職、權勢名不副實。

  連續兩次挫敗逆賊兵敗、扶保陛下穩坐皇位,便足矣配得上一切榮譽、待遇。

  反觀李勣,這個之前毫無爭議的當朝第一人,正是因為在長孫無忌以及晉王叛變之中毫無作為、甚至袖手旁觀,從而失去聖眷,不得不以貞觀勛臣之份屈居於房俊之下……

  場就是這樣,越是到了最高層,越是講究站位。

  大朝會一般是不會辦理政務的,更像是一場大型的慶典活,臣子們歌功頌德、鼓吹盛世,皇帝接外國進貢,讓這些番邦異域的酋長、使者們到天朝上國之威儀,進而心生敬畏、甘心服從……

  大唐帝國繁榮昌盛、疆土廣闊,「歌功頌德」的過程自然漫長,三省六部九寺以及各個中樞衙門的長要一一進行報告,對過去一年之政務予以總結,天下各道州府縣的一把手或二把手要報告轄區之的政績,經濟、民生等等方面都要涉及。 (5,0);

  之後便是各個番邦異族進獻貢品、遞上賀表,花式鼓吹大唐強盛、君主英名,甘願為大唐之藩屬、世代臣服,懇請大唐皇帝看在自家恭順的份兒上,多多賜予獎賞,以便於小國寡民天朝上國之富饒興盛……

  秦漢以來,這等況比比皆是,其中大多皆濫竽充數,胡起一個國名、用水果刻一個印章,便自詡一國之使者,拿一些不值錢的本地特產萬里迢迢來到天朝上國,說一些恭順服帖的話兒,便能得到幾十倍甚至數百倍的賞賜,早已形風氣。

  可今時不同於往日,隨著大唐水師橫行大洋,諸多小國皆已被探明其位置、國中形,但凡有一些規模的國家都有大唐員駐紮,最起碼也會有商隊往來貿易,再想如以往那般招搖撞騙卻是不能。

  所以外國酋長、使者的規模陡然下降……

  ……

  部足利赫然在番國進貢人員之列,跪在大殿之上恭賀新春、進獻賀表之時,下是水磨的金磚墁地、頭頂是輝煌高闊的穹頂,唐國皇帝冠冕堂皇端坐于丹陛之上,威嚴厚重、儀表堂堂,偌大的殿堂奢靡豪華即便是傾倭國舉國之力亦難以建造,心中充滿拜與崇慕。

  尤其是抬頭之間見到大唐群臣為首那個穿紫袍、頭戴腳幞頭的青年男子,更是敬畏非常。

  大唐太尉、越國公、房俊。

  正是此人一手締造大唐發皇家水師,堅船利炮橫行七海,雖然不曾與倭國直接開戰,但卻挑蘇我氏與天皇之間的傾軋,導致天皇脈斷絕,更扶持蝦夷人發戰爭,助其登陸本州大島,由北向南攻城掠地,世代為倭人奴隸的蝦夷人居然屢戰屢勝,占據倭國大半領土,兵鋒直抵飛鳥京。

  時至今日,倭國為了對抗自北而來的蝦夷人、以及亡國流亡的高句麗人、百濟人,不得不向大唐割地獻金、出賣主權,茍且安……

  恨意自然是有,但更多卻是敬畏。

  尤其是此番作為使者親自來到大唐,自下船的那一刻起,種種所見無不展示了大唐這個天下第一強國的強大底蘊,繁華的城池、稠的人口、銳的軍隊……儘管部足利自認為才華橫溢、能力卓越,有信心平定倭國之,延續孝德天皇之革新,但面對如此強大之大唐,也難免灰心喪氣、心中驚懼。

(5,0);

  既不能戰而勝之,就只能屈事下。

  若能夠為大唐諸多藩屬之中的佼佼者,哪怕被當做一條獵犬,亦是無上之榮……

  ……

  臨近黃昏,大朝會終於結束,接下來便是在兩儀殿設宴,款待皇親國戚、朝中大臣、以及番邦胡族的酋長使者。

  曾經這是李二陛下最為喜歡的保留節目,酒宴之上李二陛下往往酒至酣便坦、放浪形骸,不僅拉著突厥可汗跳胡旋舞,與大臣玩投壺,還會與程咬金、尉遲恭等人在大殿之上切磋對打。

  對於番邦胡族之威,更多便是在此等況之下產生,強大的人格魅力使得那些不得不附、投降的胡人們折服,從而心甘願推崇李二陛下為「天可汗」,願意世世代代蟄伏於大唐羽翼之下,甚至為君先驅、開疆拓土。

  大唐軍隊時常以胡人騎兵為先驅,便是在李二陛下時代留下的傳統,那些附的胡人忠心耿耿,甘願為大唐拋頭顱、灑熱

  直至那位自稱「聖人」的唐明皇給玩砸了,將盛世王朝推萬劫不復之深淵……

  令人意外的是,李承乾也喜歡這樣的場合。

  酒至酣,甚至不顧侍之勸阻,掉阿史那思的突厥服飾穿在自己上,一起在大殿之上勾肩搭背、載歌載舞。

  一眾大臣面面相覷,雖然如此「平易近人」的確可以消除胡族之戒心、使得胡族愈發融大唐,但畢竟是九五至尊、一國之主,難免有失統。

  可此等形之下,卻是勸不得的,否則難免使得陛下有失面,只能聽之任之。

  而不宗室卻面冷笑,對李承乾之言行舉止極為不屑。

  此等寵幸佞、毫無威儀之徒,焉能竊據九五之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