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也真是的,你不干的時候他也不干。”
“咱干的好好的,他非要跑出來橫一杠。”
趁著休息的間隙,小徐不斷跟老王抱怨著。
“他要價比咱低,這下肯定要搶走不客戶啊。”
小徐的顧慮有一定的道理,畢竟有的客戶還是喜歡選擇相對便宜的那一個。
不過老王一點都不慌,他微笑著跟小徐說道。
“小徐啊,咱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價格方面差距不大,咱可以做一些調整。”
之前老王和小徐這邊,是起步價一兩銀子,如今老劉那邊是要起步價九百文錢。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老劉這是在故意惡心他。
可老王有他的對策,首先是小徐開的第二輛車,配置跟老劉那邊不一樣。
老王當時買的時候,特意選了中高配置。
紡織的座椅變了真皮的,車窗也變了電的。
起步價只差一百文的況下,很多人還是愿意嘗試一下高配的汽車。
僅僅是一鍵升降車窗這個功能,就吸引了很多人。
另外老王也把自己這輛低配車,找人稍微裝試了一下。
首先是給座椅包了一層真皮,另外還給中控臺和車門側,一些用橡膠材料的地方也改了真皮或者桃木。
總之他盡量按照高配車的飾,進行了一次改裝。
不過電車窗方面,本地的工匠是無能為力的。
那東西看上去簡單,里面涉及到電機和電路,一般的工匠真搞不定。
老王的車改裝好了以后,起步價依然保持在一兩銀子。
但他和老劉的區別在于,老劉那邊是三里地之算起步價九百文,超過了三里地之后是每一里地收費二百文。
老王這邊是五里地之算起步價,超過了五里地之后,每一里地收費二百二十文。
他的起步價比對方高,但是路程也相對遠一些。
如果是乘客要去的地方正好是四里地或者五里地的路程,肯定會首先考慮他的車,以為不需要加價。
而低于三里路程的乘客,也有一部分會考慮他的車,畢竟他的車部裝飾的好不差那一百文錢。
那麼像布店老板那樣,一下子坐個幾十里上百里需要城的乘客,理論上是不是會首選老劉的車。
畢竟他的車,每一里能夠省下來二十文錢,十里地就是二百文,一百里地可就差了二兩銀子啊。
其實不是那麼回事,首先需要城的顧客本來就比較。
另外這些人坐車出去,一般都是為了談生意,或者是給某個當的送禮。
說白了,舍得坐汽車城的都是手里有點兒錢的人。
幾十兩銀子都舍得花了,也就不差那二兩銀子了。
畢竟老王的汽車部裝飾更好一些,而且他的駕駛技也更好,又比較會說話。
另外這種城長途的乘客,大部分都是靠其他老板介紹來的。
大家口口相傳,老王的口碑自然就起來了。
所以城短途乘坐的乘客,是小徐那邊最多,其次是老王這邊,老劉那邊的乘客是最得。
至于長途乘客,那肯定就是老王這邊最多了。
如果出現了兩個乘客同一天都想坐他的車去外地,他會把其中一人介紹到小徐那邊。
坐汽車長途出行的人本來就不多,所以一開始老劉想賺到這份兒錢還難的。
不過還好的是,目前濟州城這邊也就這麼三輛出租車。
所以他平時賺的錢,用來還每個月的貸款也足夠了。
畢竟他買車的錢,可是把房子給抵押了才貸到的,所以心理力比較大。
濟州三人把出租車生意干的這麼好,其它地方的自然會有人模仿,首當其沖的就是兗州那邊。
不過有意思的是,第一個出來模仿的人,竟然是那位做生意的錢老板。
他在當天驗過老王服務,覺確實不錯。
當時以為老王是布店老板的司機,后來才知道老王是出租車司機。
因此他產生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用自己的廠子作為抵押,去貸一筆款然后多買幾輛汽車。
用這些汽車,為兗州的各位老板們提供出行服務。
為了此事,他還特意找到了老王,想讓老王一起加。
別看老王這個人老實,服務態度也很好,可他是個自由的人,不喜歡被別人管。
如果他加了錢老板這邊,對方投的錢比他多,自然是人家說了算,那他就沒有自由了。
所以老王一口回絕了他,這也導致錢老板好一段時間沒找到合適的人。
好不容易才從濟州城,把老劉給挖了過來。
沒錯,老劉雖然每天都有收,可收總是忽高忽低。
他每每想到這輛汽車是用自己家房子作抵押買來的,就害怕的睡不著覺。
萬一汽車出一點兒問題,半路撞了或者被劫了,他的家命可就全搭上了。
所以錢老板那邊一派人來談,他就馬上答應加。
說白了,就是老劉的抗能力不如老王。
除了心理上的抗能力之外,他在承擔風險的能力方面也確實不行。
另外老劉也有一個想法,就是自己干不過老王,但是可以幫著錢老板跟老王競爭。
因為錢老板的出租車生意,不只是在兗州城開展,也輻到了周邊的城池。
不得不說錢老板是個做大生意的人,也確實有魄力。
之前覺得汽車是個奢侈品,不舍得拿現金出來買。
如今知道汽車可以用來賺錢,直接就把整個工廠都給押上了。
他工廠抵押貸出來的錢有夠多,汽車自然買的也多。
因為他鉆了一個空子,又做了一個次級貸款。
就是先抵押房子貸款出現金,然后用現金去買車。
買的時候只給首付款,后面的錢分期給,走了一個車貸的程序。
抵押貸款是跟國家錢莊打道,而車貸是由汽車經銷商那邊跟合作的錢莊一起來辦,互相之間沒有沖突。
所以錢老板等于沒用自己的錢,只是用工廠作為抵押,就買了一大堆的汽車。
在這期間自己的工廠照樣生產干活兒,并不影響他掙錢。
因為買車的數量多,拿得價格自然也比別人低。
出租車業務很快,就被他給做大了。
錢老板那邊都有三十輛車子在跑活兒賺錢了,老王這邊才的通過車貸買了第三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