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是覺得沒什麼,可旁邊的士兵說了一句:“吳統領,你說這個大靖的新皇上,會不會是端王爺的兒子。”
“啥,你在胡說啥啊。”
老吳一聽這不是瞎扯淡嗎,新皇上就算跟端王爺有關系,那也應該是他的孫子啊,兩人中間可差著輩分呢。
可是又一想不對啊,端王爺沒有兒子,所以不可能是他兒子的種。
端王爺只有兩個兒,明珠郡主至今未婚。
還珠郡主的孩子,那是人盡皆知的,絕不是這位新皇上。
那麼新皇上的父親,也就是說端王爺的侄子,有沒有可能其實是他的兒子。
如果是那樣的話,就代表著端王爺,勾搭了自己的弟媳,然后在外面有了兒子。
當然也有可能,他是勾搭了自己的侄媳婦,然后有了這位皇上。
可從端王爺的反應來看,他似乎并不知道此事。
如果知道的話,早就應該扶持他上位了啊,何必等到今天。
老吳在腦子里過了一下,也就沒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他在臨安城又轉悠了一陣子,覺也沒啥好看的了,就打算掉頭回去。
因為在高空比較安全,他就沒多想掉頭往回開。
反正城的形都看完了,他也就沒繼續往下看了。
開著開著旁邊的士兵突然喊了一句:“吳統領,下面有況。”
“有啥況啊,大呼小的。”
因為之前士兵喊有況的時候,老吳看了一眼只不過是搞祭祀的。
所以這一次士兵再喊的時候,他也沒怎麼放在心上。
“吳統領真的有況,有什麼東西沖著我們來了。”
說到這里,士兵的嗓子都變聲了,顯然是很著急。
不可能吧,我們飛這麼高有什麼東西能來啊?
老吳雖然覺得不可能,但還是往下看了一眼。
這一看不要,嚇的冷汗都下來了。
他看到一大堆冒著火的東西,沖著飛艇而來。
因為宋王爺講過,飛艇的艇里充的是易燃的氣,千萬不能到火。
一旦沾上了火,艇不只是被燒穿氣,還會引發大炸。
他看了看那下面飛上來的東西不像是炮彈,倒像是一樣東西。
那就是過節或者祭祀時候用的天燈,也祈愿燈。
這種東西在民間還常見的,人們會將其放飛向上天祈求平安幸福。
可能是剛才的祭祀活,人們放了一些天燈吧。
老吳強行鎮定下來,然后縱飛艇一邊攀升一邊四躲避。
畢竟飛艇有螺旋槳的推,飛行速度還是很快的。
只要飛離了祭臺的范圍,應該就沒事兒了。
“呼……”
一個天燈帶著火,從吊籃旁邊了過去,把老吳嚇了個半死。
趕出手將其抓住,然后用手把火給掐滅了。
他拿在手里看了看,發現這玩意兒跟之前淘汰了的那種飛艇有點兒像。
就是上面一個罩子,然后下面一個小罐子,里面裝了一些燈油點燃。
罐子很小燈油也很,所以能被上面紙的罩子給帶起來。
其實祈愿燈的原理,跟熱氣球就是一樣的。
只不過這個年代的人還沒想到,可以用這個原因來幫助人上天。
更沒想到通過控制火的大小,可以讓熱氣球自由的飛起和降落。
“嘶……”
因為剛才太著急了,老吳用手在油燈上被燙了一下還疼的。
不過這種時候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只能盡快向上攀升。
老吳想的是,祈愿燈那麼小應該飛不了太高。
可他不知道的是,其實祈愿燈可以飛很高。
只要燈油夠用,它可以一直飛到萬米高空。
到了氧氣不足的地方,油燈才有熄滅,那時候祈愿燈失去了升力自然會掉下來。
糟糕,又來了,怎麼這麼多?
老吳向下看去,此時正好天有些暗了。
他發現越來越的祈愿燈,沖著自己這邊來了。
不但下方有,就連前方和側方也有了。
怎麼回事,難道他們早就知道我來了?
他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可能是被算計了。
其實剛才新皇上,已經吩咐了林軍統領,讓他帶人放祈愿燈。
不是在一個地方點燃祈愿燈,而是前后左右大面積的放。
等老吳返回的時候,好多祈愿燈已經升上來了。
老吳一看這種況頓時急了眼,掏出手槍就開始擊。
他的槍法不錯,確實打滅了幾盞祈愿燈。
可是這樣做的用不大,因為周圍聚攏的祈愿燈有幾百張盞了,而且還在繼續增多。
“快看那邊,吳統領好像遇險了。”
衢州城離著臨安城本來就不遠,老吳他們又是在高空往這邊飛。
城墻上的宋家軍士兵,用遠鏡發現了那邊的況。
有很多冒著火的小東西,似乎圍住了吳統領乘坐的飛艇。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況,飛艇竟然也有被克制住的時候。
要知道飛艇這種東西被發出來看之后,一直都是無往不利的。
不管是炸突厥大軍,還是炸六合教總壇,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正說著呢,就看到遠的飛艇轟的一下燒了起來。
接著又轟的一下,整個飛艇都炸掉了。
老吳和那名士兵,本就不等從高空掉下來跌死。
在吊籃里的時候,就已經被氫氣燃的高溫給燒死了。
“完了,吳統領出事兒了快報告宋王爺。”
“不對,先報告都尉。”
士兵們也是有些慌了,從城墻上跑下去一想,自己聯系不上宋王爺啊。
此事還得先報告給衢州城的都尉,然后由都尉再上報給宋王爺。
衢州城還有鋪電話線,只能給江州城那邊發飛鴿傳書。
江州城那邊往煙州封地打電話,將此事報告給王彪。
王彪再發飛鴿傳書,將消息傳遞給宋王爺。
等消息到達宋小川手里的時候,都是第二天的白天了。
其實當天夜里老吳沒返回,他就覺得不對勁,心想可能是留在衢州城喝酒去了。
畢竟他知道老吳是個酒鬼,估計半個月沒喝到酒饞不住了。
回來喝怕被自己說,所以躲在衢州城喝酒。
可沒想到的是,老吳這一去竟然回不來了。
每當我們船遇到十級風浪的時候,我戰友不會有絲毫的擔憂,因爲他們知道船上還有我。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座中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為了保衛國家出國在緬甸與倭寇決一死戰的遠征軍將士們!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不會忘記,雖然你們曾經被記憶…
1.因為從小寄人籬下,陳黛薇十分擅長察言觀色投其所好。所以在她身邊無論長輩還是同齡人,沒一個不喜歡她。所有人里,只有陳雪澤對她免疫。她至今記得“綠茶”這個概念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