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至尊小神醫 第345章 開工在即,創建實驗室

《至尊小神醫》 第345章 開工在即,創建實驗室

李揚的邀請,讓周大川一愣。

“我除了會做飲料之外,什麼也不會,還是別耽誤李先生的生意了。”周大川急忙擺了擺手,表示不用了。

“我做的就是飲料。”李揚笑了笑。

“啊,李先生這一行千萬別做,現在錯過時機了,前些年當地政府還有補加上當時的本省品牌質量還是很不錯的,現在本省的品牌一團糟,外地大廠的牌子已經完全壟斷了市場,這個時候你扔多錢進去都是打水漂的。”周大川急忙道。

李揚心底一嘆,倒是一個難得的老實人,不先問福利待遇,倒是怕自己陷進去了,走到周大川邊握著他的手道:“重新認識一下,大青山李揚。”

小六腰桿的拔直,對外面招了招手,很快一輛輛車也駛了進來,從車下來上百個大青山人,護持在辦公室四周。

“是青山鎮的那個大青山嗎?”周大川角一道。

“周邊八省,只有一個大青山。”李揚笑了笑。

“我聽說過,我從小就聽說過,大青山的人個個都是好漢,你們不是很窮的嗎?怎麼突然這麼有錢了?”周大川還是一臉懵的狀態。

“周師傅多久沒有上網了?”李揚搖頭一笑。

“沒心思上網,天天都犯愁工資的事了,工廠都幾個月沒出去過了。”周大川尷尬一笑。

“關于大青山的事,你以后就知道了,現在我想問一下,周師傅還打算走嗎?”李揚說道。

“進東江省,西川省人就是老鄉,如果李先生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做飲料,我留下盡力幫你,工資你隨便開,不死就行。”周大川沉聲道。

“好,這是二十萬,先安置一下你的兄弟們,不夠的話,到時候再和我說。”李揚遞過去一張銀行卡。

Advertisement

“二十萬太多了。”周大川沒想到對方如此大方,嚇了一跳。

“去和大家說一聲吧,錢多了,就寄一些給家里人,在外地討生活也都不容易。”李揚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

“謝謝李先生。”周大川深深的鞠躬,然后瘋了一般的朝著工廠車間跑了過去。

大概半個小時之后,周大川帶著大概十幾個人過來了。

“都安置好了?”李揚笑著道。

“都安置好了,大家都愿意留下繼續跟著您干,大家伙這次來,是來謝李先生的。”周大川眼角都有些泛紅,剛剛空也和家里人打了一個電話,把錢給轉了過去。

前些年辭退了穩定的工作,來東江省發展,反而沒賺到錢,沒臉和家里人打電話,家里人還以為他出什麼事了,剛剛老婆和孩子哭的那個勁,讓他心底也酸溜溜的。

也從老婆口里知道,西川省水災的事,因為東江省這邊沒事,他們也不上網,平常連工廠都不出,本不知道這個事。

他們家也是災最嚴重的地方,還領過大青山的賑災農產品,一家人因為他沒賺到錢寄回家,還免費吃了足足半個月大青山的瓜果蔬菜,聽老婆說,那半個月孩子都吃胖了。

他帶過來的十幾個老鄉,也都差不多的況。

“行,過年發獎金,大家開開心心的回家。”李揚點頭一笑。

周大川握著拳頭,隨后轉過看向面前的十幾個他帶過來的老鄉。

“兄弟們跟著我是來發財的,我周大川沒有能帶大家發財,是我虧欠大家了。”

“這次大青山的李先生帶領大家,你們可以不信我,但是電話你們也打回老家了,什麼況你們都清楚,接下來我們唯有賣力干活,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汛期中大青山對我們家鄉的付出。”

“大川叔我們不怪你,我們也愿意跟著大青山的李先生,好好干。”一個剛剛二十出頭的小伙子說道。

“我們也是。”十幾個人不約而同的連連說道。

“好了,你們去把工廠里里外外打掃一遍,機也重新拭一遍。”周大川有些泛紅的眼圈,隨后代道。

這十幾個人急忙離開去干活了。

“好了,周師傅,現在咱們談正事。”李揚說道。

“李先生你說,只要原材料到位,明天就能生產。”周大川急忙走過來保證道。

“生產先不急,這邊你悉,先把這塊地買下來,租的話不劃算,另外產能太低,一天才能生產一萬瓶,我需要提高產量一天達到最十萬瓶,如此的話,廠房還要進一步的擴建。”李揚說道。

周大川完全懵了。

先買下土地,這上百畝的土地,可是要很多錢的啊,雖然偏僻一些,可也要過億。

提高產能,也是一筆不小的錢。

最關鍵日產量從一萬瓶提高到十萬瓶,那最要再招募上百人,生產車間肯定是要擴建的。

這一連串的事,每一項都要花大錢。

“周師傅,現在的大青山還很窮,雖然做不到人人富裕,不過大家的錢攢在一起,已經有過百億了,所以剛剛說的那些,錢還是拿的出來。”李揚看出了周大川的擔心。

“我立即去做。”周大川連連點頭,心底激澎湃,真想把自己那些兄弟拉回來,讓他們也跟著一起聽聽。

隨后周大川就趕去聯系各方面的人員。

中午的時候,李揚和大家伙在廠房里吃的快餐,下午把土地的事解決了,上百畝的土地花了兩個多億,另外擴建廠房,一些工程也代下去,購買各種建材,前前后后也要幾百萬下去。

來到這里,一天就花出去了兩個多億。

不過李揚確實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租肯定是不會租的,到時候做大做強之后,租賃就了一個隨時被人轄制的弊端了。

等到了下午兩點多的時候,李揚讓小六安排人把婉兒接了過來。

過了半個多小時,婉兒就過來了,一來,工廠里的員工一個個看的眼都呆了,手頭的工作都忘記干了。

“看什麼看,不該看的不要看。”周大川罵道。

“大川哥,這就是仙吧,也太漂亮了。”一個員工小聲道。

“李先生是做大事的人,買下地皮加上擴建廠房,一出手就是過億,找個漂亮的人,不應該嗎?”周大川瞪了他一眼,隨后把人趕回去干活。

周大川急忙快步的走了過去。

“這位是周師傅吧,辛苦你了。”婉兒點頭一笑。

“不……辛苦,不辛苦,應該的。”周大川也有些恍惚,實在是滄州地方本就窮,他又一直在國營廠上班,來到東江省就一直在這個工廠里,除了鉆研技之外,也沒有見過什麼人。

李揚笑了笑,不得不說,被滋潤過的婉兒眉宇間的那抹憂郁散盡之后,配上一的素紗子,段纖細修長,淡妝薄容,容更勝往昔。

當年就是青山市最冷的一朵玫瑰,此刻玫瑰花開,更增三分,舉手投足間散發的人味,別說周大川這些經常呆在工廠里的人,就是外面那些花花世界的男人,也扛不住。

“你出來一上午,事做得倒是快。”婉兒輕聲道。

“看著好就拿下了,兵貴神速,沒什麼好猶豫的。”李揚說道。

“基礎是完善了,接下來要先研制合適的產品,你前段時間讓我聯系的一些大學的研究院,應該快分析出市面上各大產品的基礎配方了,只不過核心的,肯定是拿不到的,但是味道應該差別不算太大。”婉兒輕聲道。

“安排高薪,挖一些人過來,然后給周師傅帶領,盡快研發出屬于我們大青山的涼茶飲料,然后設備更新也要提上日程。”李揚上午一直沒提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就是因為產品還沒有研發出來的。

沒錯,既然有周大川在,李揚打算一步到位,直接切涼茶市場,這個飲料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板塊,也是利潤最為恐怖的品類。

“敢問小姐,聯系的哪些人?”周師傅聽到李揚要研發涼茶,心底一,激的眼角都有些潤,做飲料的哪有不想研發涼茶的,那才是真正的飲料。

“青山大學化學院,西川省農學院下的一個研究所,還有西工大的一個化學院。”婉兒說道。

“這三家有完備的實驗室,確實能分解出各大產品的分,不過他們只是紙上談兵,真正的分解再合,差別還是很大的,就比如市面上的涼茶,分有茶青素,各種維生素和礦質和各類中草藥分等,但是他們分析不出來青堿,這青堿的分不同,味道和澤差別還是很大的,即然李先生投這麼大資金,必須要打造出一款拳頭產品。”周師傅說起本職工作,頓時眉宇間都泛著

婉兒看了一眼李揚,行家一開口,就知道是不是真正的本事,眼前一喜,挖到了一個能人。

“周師傅,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和設備?”李揚正道。

“我有幾個師兄弟,現在在滄州市,我想請他們來。”周師傅剛說完,好似怕李揚認為他拿錢塞給自己人,隨后急忙承諾道:“雖然他們大多數下崗了,可技上絕對比大學那些人厲害,這一點我敢保證,如果研制不出來,我們不要一分錢。”

“工資還是要發的,這樣,每人月薪一萬,如果研制功,獎勵二十萬,怎麼分,你們自己決定,另外需要的設備,你列個清單,今天就幫你采購到位。”李揚笑著道,用人不疑。

“多謝李先生,我這就喊人,快的話,今天他們就能到。”周師傅隨后就興的掏出手機,了半天才想到手機放在車間里了,就急忙跑向了車間。

“這是一個單純的人,也是一個真正做技的人,過去的工廠埋沒了他。”婉兒認真道。

“是啊,挖到寶了,希他們能給我們一個驚喜。”李揚點了點頭,隨后喊來小六,代道:“等下周師傅聯系好人之后,你安排車去滄州市,把周師傅介紹的人,妥善的帶過來。”

“是。”小六點了點頭,隨后就去了車間那邊,去拿名單和地址。

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從青山市新區出發了十幾輛車,一路疾馳進了滄州市,隨后兵分三路,去接三個人。

其中三輛車徑直駛農業局家屬院,停下車后,六個壯碩的男子直接下車,走到一樓敲了敲門。

“請問徐懷志師傅在家嗎?”一個青年禮貌道。

“我就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戴著眼鏡,打開門,一臉疑的看著外面的人。

“徐師傅您好,周師傅給您說了吧,我們是來接您去東江省的。”青年客氣道。

“這麼快啊,電話才打過去半個小時,你們就到了。”徐懷志一愣,尷尬道:“我在收拾行李的,你們稍等一會。”

“徐師傅如果是日常用品就不用收拾了,到時候會統一采購,放心,都是最好的,李先生說了,對于你們技人員來說,一切都是最好的,等我們到東江省,那邊的實驗室應該也配備好了。”青年看了一眼客廳里的行禮,都是一些服和牙刷杯子洗浴用品之類的。

“好,好,我帶幾本書,那都是我這些年研究的資料。”徐懷志一聽實驗室頓時眼前一亮,急忙跑到房間里揣了幾本書,鞋都沒有來得及換,就朝著外面跑去。

另外一邊的三輛車徑直進滄州市鄉下,在一偏僻的鄉間小院,敲響了門。

“請問是馬三元師傅嗎?”一個青年客氣道。

“你們是?”馬三元是個快六十歲的老人,自從從食品廠退休之后,就回到了鄉下,老伴前些年死了,一個人獨居,正在收拾行李,因為小師弟打來電話。

“周師傅給您說了吧,我們是來接您的,東西不用準備,那邊都安排好了。”青年客氣道。

“好,那走吧。”馬三元微微一怔,不過能見到多年不見的小師弟,心底也開心,東西不多,隨手拎著一個小箱子,上門就直接走了。

最后一個是在食品廠退休職工家屬院的趙大江,很快也接到了。

隨后十幾輛車朝著東江省疾馳而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