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行萬里路
許清宜十分理解臨哥兒的心,就是不想去,但又知道為了家人的安全著想,這個決定是對的。
不是不理解對方,也是很理解的,著語氣道:「臨哥兒,我知道你不喜歡應酬,也不想裝出賢孫孝子的樣子,所以呢,這番也不是希你去認親,咱們只是去避個風頭,把自己當做普通的客人就行了。」
等避過了這次風頭,以後自然是該幹嘛幹嘛,至於溫家那邊山長水遠,大概一輩子也就見一兩次。
如此一來,他們得到了安全庇護,溫家也見了外孫,算是各取所需。
道理臨哥兒都懂,經過許清宜的安,臉也好看了些。
「您不強迫我認親就行。」
許清宜馬上道:「不會的,你就當一次遠行。」然後又笑了笑,侃侃而談:「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書要讀,路也要行。這不止是一次避難,也是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一次驗啊,希你們在路上遇到更多的風景,看到更多的人事,陶冶的同時,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禛哥兒和珩哥兒傻笑地看著娘,遠行好啊,在他們心裏約等於出去玩,功課什麼的肯定是放一邊了。
而且娘很有學問的樣子,他們聽得津津有味。
臨哥兒也有所,不管何時何地,娘總是為了他們的長而打細算,於是心裏的不願又減了大半:「是。」
「溫氏是傳承幾百年的名門族,能夠為名門自有其道理,咱們去開開眼界也好啊。」許清宜總歸是不餘力地遊說,長子答應得心甘願:「屆時你深了解一二,還可以以此為核心,寫寫文章和悟。」
很多東西如果不切去了解,驗,那就是坐井觀天,紙上談兵。
臨哥兒還真被勾起了興趣,排除掉不喜歡應酬以外,出門採風的確是一件新鮮的事,沒有哪個文人墨客會不喜歡。
於是問道:「何時啟程?由誰護送我們?」
這個嘛,許清宜現在也說不準,全家出行很繁瑣,總要時間準備準備不是?
「和恭王府那邊商量看看。」
屆時等定下來,還要和勇國公府說一聲,免得陸家老兩口擔心。
「嗯。」臨哥兒也尋思,寫信和老師說一聲,近來他也不出門,就不親自過去了。
這個主意確實是恭王妃的主意,早在確定臨哥兒的份后,便寫了信去太原報喜,後來抓住兇手又寫了一次。
幾個月來,與娘家的聯繫十分頻繁。
自然也就知道,那邊對胞妹的兒子十分心疼,做夢都想見上一面。
恰好京城又是這般局勢,便試探地提了出來。
得到許清宜的同意后,恭王妃開心不已,直接就上門來和許清宜詳聊,順便打聽了一下臨哥兒是怎麼想的:「那孩子抵回外祖家嗎?」
只因臨哥兒為人太清冷,還怪擔心的。
「一開始確實有些不願。」許清宜老實地道,讓恭王妃的心都提了起來,又笑道:「不過被我勸了幾句后,現在已經很同意出門了。」
「那就好。」恭王妃把心放了回去,有些羨慕地看著許清宜:「臨哥兒還是比較聽你的話。」
這話還真不好接,許清宜就乾脆笑道:「小王爺和世子也很聽您的話。」
提起自己的兩個孩子,恭王妃就幸福地笑了起來,說道:「思睿頑皮,他兄長又靜了點,沉穩得跟他爹一樣。」
「都是這樣的,我家不也是。」許清宜深有同。
說起來,恭王府的世子深居簡出,還真不曾見過,人覺得非常神。
許清宜曾經好奇地問過謝韞之,對方諱莫如深,說自己的消息也不一定準確,只知道,恭王世子的長相,似乎長得像其仙逝的祖母,也就是皇帝的妃子。
恭王的母族和皇帝之間,似乎有一筆天大的爛賬,這些年來無人敢提。
見謝韞之也不是很清楚來龍去脈的樣子,許清宜也沒有刨問底。
此刻在恭王妃面前,那就更不會說了。
「清宜。」恭王妃握住許清宜的手,言笑晏晏,溫和地道:「你們好好準備一下行囊,屆時王爺會派人護送你們。」
「行。」許清宜答應下來。
這邊,和恭王妃敲定了行程,許清宜便著手給謝韞之回信。
分作兩封,一封是信,一封說正事,免得謝韞之拿出信件反覆看時,還要被那些煩心的正事影響心。
除了信件,還有一個小包裹,裏邊裝著一些小件,比如最近剛綉好的一條手帕。
樣子不緻,但好歹是親自手!
還有自製的薄荷糖,行軍辛苦,偶爾睏乏了可以來一顆提提神。
薄荷糖這個東西,剛開始吃不習慣,比如禛哥兒這個試吃員,就被涼得捂住,說好嗆。
多吃兩顆也就習慣了。
甚至上這種裏涼颼颼的覺。
說正事的那封,除了代行程和局勢,又再次叮囑了一下注意安全。
細細想來,謝韞之復出后在原著里重傷,可能並不是意外,只是那時候,謝韞之應該從未提防過『自己人』會要他的命,所以這才不慎傷。
如今他已經知道了局勢,比誰都更加警惕周圍的黑手,自然就不會讓敵人這麼輕易得逞。
接下來就收拾行囊了,還要仔細考慮一下帶哪些人去,得力的丫鬟嬤嬤肯定要帶的,男管事只準備帶倆個,其餘的留下來照顧將軍府。
於是許清宜吩咐下去,讓四個管事自己商量好分工,看誰跟隨。
大家都很想去。
也是,公費旅行,一生都沒有多次機會。
最後定下紫霄和明鈺跟隨,據說這是他們部掰手腕掰出來的結果。
數日後,將軍府一家打著出門上香的幌子,輕裝上陣,畢竟只要手裏有錢,很多東西都可以沿途置辦。
盯著他們的探子,跟出城外越來越遠才恍然大悟,這一家子哪裏是去上香,分明就是遠走高飛。
這時再回去稟報,人已經走遠了。
皇帝得知謝韞之的妻兒離開了京城,面容顯得十分複雜,良久后慨地道:「韞之這是防著朕,以為朕是洪水猛嗎?」
沈知節常常伴駕,聞言心想,難道不是你先防著謝將軍的嗎?
這次南征還是點了謝韞之出征,可是皇帝有什麼計劃,卻是連沈知節都不清楚,想來皇帝也是防著他的。
不一定是懷疑他,只是帝王的習慣。
習慣了制衡,習慣了剋制。
就算再重用一個人,也會給這個人留下可以制衡的殺手。
皇帝緩聲問:「沈卿,可知道他們去往何?」
「回陛下,微臣不知。」沈知節搖搖頭,這個他確實不知,只知道許清宜他們是去避風頭。
免得戰場上傳來壞消息,皇帝會發難。
走了也好,以他現在的實力和份,難免顧不過來。
皇帝亦未多問,吩咐探子繼續盯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他真的有心要做什麼,這幾人又豈能逃出他的手掌心。
他只希謝韞之識趣一點才好。
寬敞的道上,許清宜他們的馬車隊伍不急不緩地走著,走了一上午,差不多走了三十里路,來到了城外的第一個驛站。
由於距離京城很近,這裏很熱鬧,就像一個服務區。
「晌午了,我們到驛站歇歇腳吃點東西再走。」許清宜吩咐道。
整個隊伍便停了下來。
「姨母!表哥表弟們!」他們剛從馬車上下來,就聽見一道分外悉的聲音。
眾人抬眼去,竟然是小王爺趙思睿,對方滿面笑容興高采烈:「可算來了,等你們一上午了。」
許清宜就奇了,笑著走過來道:「小王爺,你怎麼在這裏?」
還有姨母什麼的,這可擔不起!
臨哥兒也是,不自地皺起眉,他什麼時候允許趙思睿這麼喊了?
還姨母,這小子真不要臉。
「小王爺。」禛哥兒和珩哥兒看起來是無所謂,這個小王爺大方好玩的,沒主見二人組的態度依舊跟著娘走。
「我母妃怕你們到了太原欺負,所以讓我跟著一起去。」趙思睿拍著脯保證道:「放心吧,有我跟著,整個太原都沒人敢欺負你們。」
那倒是的,惡霸出行,閑人退讓。
臨哥兒一合計,態度稍有緩和:「小王爺,辛苦了。」
趙思睿寵若驚,連聲道:「不辛苦不辛苦,表哥太客氣了,喊我的名字就。」
也不知為何,謝臨給他好臉看,他就開心!
宋微景來自二十一世紀,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來到一個在歷史上完全不存在的時代。穿越到丞相府的嫡女身上,可是司徒景的一縷余魂猶在。
前世一片癡心,卻錯付絕情帝王,以致家破人亡,含恨自儘。一朝重生,雲伶發誓今生絕不重蹈覆轍,定要棄情愛,報家仇。可誰知,再度入宮,這該死的帝王更加深情款款,引得後宮人人視她為眼中釘,處處危機四伏。嗬,以為她還是剛入宮闈的單純小白兔?流螢舞,假落水,她既能抓住皇上的真心,也能擋得了小人的算計,一顰一笑之間翻雲覆雨……“景南潯,我要親手毀了你的江山,讓你墜入地獄!”正當她步步為營,達成所願的時候……
玉照生的壹副冰肌玉骨,仙姿玉貌。 生于簪纓世家,長于江都王府,自幼千嬌萬寵,名動江都。 若不出意外,她將會嫁給指腹爲婚的魏國公,過上舉案齊眉,榮華富貴的生活。 直到她夢見,她那魏國公丈夫與和離歸家的二妹私相授受,珠胎暗結。而自己竟被丈夫送入天子後宮!沒兩年便郁郁離世。 玉照夢中驚醒,爲了保命,她不敢同夢中人扯上瓜葛。 她很快便有了心上人,心上人是跟夢中人八竿子打不著的清冷道長。 道長生的俊美絕倫,不染凡塵的高嶺之花。兩人間幹柴烈火,如膠似漆。 可這濃情蜜意皆是假象,直到...玉照又做夢了,夢中衣冠禽獸搶奪有夫之婦的狗皇帝,竟長得同她的道長壹模壹樣——她被驚得險些猝死,慌慌張張抹幹眼淚連夜跑路。 ****** 趙玄信了玉照的話,在觀中翹首以盼,苦等數日,等到的卻是她的絕情書信。 清心寡欲的道長生平頭壹次怒意滔天,撕碎了書信,拂袖而去。 當夜,禁軍將皇城裏外層層圍堵,玉照在城門口被禁軍抓了個正著。 壹雙繡著五爪金龍的鞋履邁入她眼簾,玉照臉上青白交錯,欲哭無淚。 趙玄擡起玉照蒼白的臉,溫柔笑道:“寶兒,這副打扮出城打算做什麽?” 玉照:“......嗚......嗚嗚” 本以爲是個窮酸道士,怎知妳竟是當朝天子? 【前世今生梗,男二火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