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外室進府?重生三媒六聘改嫁首輔 第579章 資質太差

《外室進府?重生三媒六聘改嫁首輔》 第579章 資質太差

太子突如其來的舉,讓在場眾人都驚詫不已。

    沈之修和蘇元州立馬站起上前阻止太子。

    宋弘深神不變,“沈大人,元州,你們坐下。太子殿下這是跟我鬧著玩呢,不必當真。”

    又看向太子握刀的手,“殿下,怎麽拿刀的手還有點抖呢?”

    太子手抖,倒不是害怕,而是被宋弘深氣的。

    “宋弘深你就不怕死?本宮是太子,今日殺了你也是白殺。”

    太子所求不多,隻想讓宋弘深服個,能挽回他的一點麵。

    可宋弘深哪是服的人,他看著太子淡笑了一聲,“白殺?這天下可沒有白殺的人。”

    “殿下若是想好了,要怎麽跟皇上和宋家代,就手吧。君要臣死,臣自然得赴死。”

    太子卻僵在那進退兩難,殺了宋弘深,宋家不會放過他。就連父皇,都要給宋家個代。

    可剛剛他衝下拿了刀,不手他麵何存?

    他此時倒是希沈之修和蘇元州能起打個圓場,給他個臺階。

    可兩人當真聽了宋弘深的話,雲淡風輕地坐著,再沒開口。

Advertisement

    見太子沒手的意思,宋弘深用手指夾住了刀尖,把刀移開了。

    然後站起,“殿下不手,我就不幹等著了,怪累的。”

    太子氣得膛起伏,心裏發誓早晚親手了結了宋弘深。

    容邑上前小心翼翼地問道:“殿下,冷家那邊……”

    太子瞪了容邑一眼,冷聲道:“我們走。”

    他也沒臉麵再在這待下去,還要去冷家理容邑惹出的爛攤子。

    沈之修幾人見狀,都起送了太子到大門口,隨著一聲“恭送太子”,馬車也緩緩出了沈家莊子大門。

    送走了太子,幾人轉往廳堂走去。

    宋弘深湊到沈之修邊,說道:“老師,您也看見了,不是我辱儲君。實在是太子殿下,太欺負人了。”

    沈之修看了宋弘深一眼,然後無奈地搖搖頭,“忠義侯不願意摻和儲位之爭,今日你和太子的糾葛傳出去,宋家算是難中立了。”

    蘇元州聞言哼了一聲,“這陳閣老也不知道怎麽教太子的,沈家和宋家都是純臣,隻要皇上不生出易儲的心思,到時候太子登基,沈家和宋家一定會保他坐穩皇位。”

    “就算因為先皇後的關係,宋家和賢妃不睦,不是也沒拉太子下馬麽?這就說明,宋家不想把私事和國事混到一起。”

    “可你們瞧瞧他自己鬧的,愣是到了今日的局麵。”

    “往後應該跟朝廷說說,別那麽早立太子,這資質差的太多了。”

    對於蘇元州的話,蘇清妤深以為然。別說是當皇上治理天下,就是府裏丫鬟做個針線,還得看看是不是這塊料呢。

    幾人回到廳堂再次坐下,丫鬟上了茶進來。

    沈之修說道:“你今日出格些也好,也讓那些信誓旦旦給你送人的,都歇歇心思。”

    雖是玩笑,也是實。宋弘深和蘇芷蘭雖已定了親,可盯著宋弘深的人也不

    無非覺得蘇芷蘭配不上這位忠勇王,加上蘇芷蘭年紀小,一時間又不能親。這些人便起了心思,想趁著蘇家五小姐進門前,把這親事截走。

    宋弘深笑道:“老師就別打趣我了,我既然和五小姐定了親,就萬不會做對不住的事。”

    蘇元州還沒弄明白今日這事,見天還早,便讓宋弘深說說,太子到底幹什麽了。

    見屋也沒外人,宋弘深便說了起來。

    饒是眾人已經有了猜測,聽宋弘深說完依舊心裏暗罵太子齷齪。

    蘇元州興致地問道:“你怎麽就能看出那酒裏下藥了?”

    問完這話,蘇元州心裏一陣後怕。還好今日他沒喝酒,若是這藥下給他,他還不見得能發現。

    宋弘深環顧眾人,然後說道:“市井中那些算計人的手段,我爹從前都教過我。剛剛那姑娘應該是專門調教伺候人的,手指上戴著護甲,護甲裏藏著藥。”

    “斟酒的時候袖子一甩,那藥就下進去了。”

    “一共給我下了三次藥,那三次我喝進去的酒都吐了。”

    沈之修有些意外,“忠義侯心思竟這麽細膩?還教你什麽了?”

    宋弘深眉目微挑,“那可多了,喝酒,賭博,人,都教過。”

    “旁人家的爺長大了,頂多屋裏放兩個通房丫鬟。我爹倒好,直接把我扔到了青樓裏。”

    “還好我跑的快,從那以後跟我爹出去,我都多兩個心眼子。”

    一番話說的眾人哄堂大笑,蘇元州笑道:“當你們宋家的兒子,可真不容易。忠義侯這是怕你們往後陷在這些事中,所以提前演練?”

    宋弘深搖搖頭,“我爹隻對我這樣,說我不如幾個哥哥狠,怕我被人算計了。”

    其實除了這些,他爹對他的教導和旁人也不一樣。別的兄弟都是請先生教導,隻有他,是得他爹親自教導。

    他爹甚至還教過他為君之道,他有段時間,一度以為他爹要造反。

    後來他爹解釋說,隻有學會了為君之道,才能做好臣子。

    他想想也是那個道理。

    府裏都傳,是因為他生母才是忠義侯摯,所以忠義侯才對這個庶子格外看重。

    好在嫡母仁厚,並不因此介懷,他們兄弟間也還算和睦。

    眾人說笑了一會兒後,見天不早了,便打算離開。

    文竹忽然進來稟告,“三爺,黔州傳出消息,衛國公連勝三場戰役。防線往南推進了百裏,明日一早戰報就會送進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