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將門梟虎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一天下

《將門梟虎》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一天下

建武三十三年,春。

    大同城。

    城中的斯拉夫痕跡,幾乎都被抹除了。包括人。

    或被殺,或遷徙走的斯拉夫人的空位,被蜂擁而來的漢人取代了。

    以山西人居多。

    大同原本就屬於山西,隻是被斯拉夫人占據了。這裏漢人說的方言,都是山西方言。

    民間流起來,完全沒有問題。

    山西這個地方土地很張。雖然這些年吳年一直鼓勵山西人向外移民,如東北、扶桑、高句麗還有西域、齊國。

    現在還有“下南洋”。

    但是也因為現在山西的生存環境比較好,百姓都很能生,隻要不是出意外,比如溺水,病死。

    基本就沒有凍死死的。

    十五歲一代人。

    一代代的人出生,長。人口繁衍,現在山西的土地還是比較張。

    現在大同府的斯拉夫人被清洗了,不等府號召,就有許多人自來到大同府,“闖大同”。

    吳年鼓勵移民,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

    走出山西,闖世界。

    使得山西人形了這種開拓神。

    有的山西人也隻是把大同府當作跳板,他們的最終目的是河套地區。那裏的斯拉夫人全走了,隻留下量漢人。

Advertisement

    土地廣袤,而且沃。

    而且府還分田地。

    他們很眼饞。

    移民是移民,軍隊是軍隊。在吳年駕親征的同時,朝廷就征召了大量的新兵伍,加以訓練。

    以補充前方戰損。

    足兵足糧。

    現在吳年攻克大同、河套地區,雖然有損失,但是損失很小。大量的新兵,被火車運送到山西,再步行到達大同,或留在大同,或前往河套,為守備萬戶麾下的兵。

    為朝廷戍邊。

    加上以前斯拉夫人建立的漢人仆從軍,訓練、整編一下。

    整個朔方省的守備萬戶力量,非常強大。

    再加上工匠建造的水泥軍事建築,修建公路、鐵路,水庫,總之一切基礎設施。

    就像吳年說的一樣。

    他要把朔方經營的就像是鐵桶一樣,讓斯拉夫人想下,也無法下

    這是他為大漢朝的開國之君,馬上天子,建武皇帝,為大漢朝做的最後一件事

    以後的事不管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

    相信後人的智慧。

    早上。

    漢軍野戰軍依次向南進發。他們會回到中原休養生息。

    吳年是最後走的。

    上午。

    大同城的南方。府修葺的水泥公路,直達城門口。吳年站在鑾輿前,抬頭看著原雁門關守將薛禮,以及接替馮衝的萬戶大將寇崇山。

    以及原雁門關的將軍。

    他們坐鎮北方多年,對附近的地形與斯拉夫人很悉。

    吳年把他們留在了這裏,繼續鎮守帝國北疆。不過不是守備萬戶。而是野戰軍序列。

    吳年代的很清楚。

    不要怕事,積極收集草原上的斯拉夫人的報,惹他們。

    就算引發全麵戰爭也沒關係。大漢朝的國力很強大,不存在需要口氣的問題。

    “諸位將軍,這次一別,恐怕再無相見之日了。寡人祝你們武運昌盛。”吳年笑著說道,很是坦然從容。

    “陛下。”將軍們卻都紅了眼睛,齊齊單膝跪下。

    這一別確實是再無相見之日了。

    吳年笑了笑沒有扶起他們,而是轉過來,踩著小板凳上了鑾輿。隨即,大隊人馬開拔,向南而去。

    將軍們就這麽跪著,久久沒有起

    水泥公路走的就是快,也沒有太大的顛簸。可比來的時候輕鬆多了,吳年坐在鑾輿中,就像是坐在小房子裏。

    該吃吃,該睡睡,該看書看書。

    進雁門關後,就更不用說了。皇帝的火車專列直達都城。

    此刻已經是夏天。

    這一回吳年沒有低調。而是令太子率領百臣工,準備儀仗隊,把家當都拿出來。

    鼓聲、鍾聲奏響了凱旋樂。

    在城門口迎接。

    皇帝生涯收尾了,就高調一次。算是肯定他這一生的功業。

    城門口。

    偉岸的城門樓上,“漢”字旌旗迎風飛舞。雄健威武的大侍衛披甲執戟,昂首

    道路兩旁,擺滿了銅鍾等樂

    太子穿太子冕服,率領皇孫吳烈,諸王、皇孫、駙馬、閣大臣,文武百,以及國子監、孫子監的學生代表。

    來迎老天子凱旋。

    “恭賀陛下(父皇)凱旋。”

    當吳年下了鑾輿的時候,太子率領群臣齊齊躬行禮道。

    禮樂奏響,氣勢宏大。

    “免禮。”吳年笑著抬起雙手虛扶。

    當他們站直之後,吳年仔細看了看他們的臉。閣大臣中連“年輕人”崔無雙都是老家夥了。

    吳年笑著與群臣說了一會兒話,皇孫吳烈湊了上來,給吳年一個大大的笑臉,說道:“祖父。”

    “一年多不見,又壯了。”吳年拍了拍他的臉蛋,不像小時候那麽,很堅

    相比於太子,他與這個孫子更親

    更好。

    盛大的迎接結束之後,吳年拉著孫子的手一起上了鑾輿,太子與諸王都沒有這個待遇。

    都城非常繁華,人口眾多。

    朝廷事先安排大侍衛、軍隊控場,但得知皇帝回來了,百姓蜂擁前來觀看。

    雖然吳年還沒開口。

    但很多百姓都知道,這可能是老天子最後一次駕親征了。

    這位戎馬了數十年的老天子,這種盛大的班師回朝的場麵,他們可能是最後一次見到了。

    錯過這一次,就沒有下次了。

    人洶湧,讓控場的兵丁都是倍力,但又覺得非常自豪。

    這就是我們大漢朝啊。

    皇帝與百姓。

    互為魚水。

    曆朝曆代都是罕見的。

    隊伍很快進宮中,太子、諸王、諸皇孫、駙馬、大小員,隻要平日裏有上朝資格的,盡數前往大殿酒宴。

    因為人數太多,大殿都沒能擺下。

    酒桌擺到了大殿外。

    現在天氣炎熱,又是日中。大殿外搭建起了棚子,遮蔽太

    在開席之前,先觀看歌舞。

    不是歌姬扭軀。

    而是大侍衛披甲持矛,上演充滿了肅殺之氣的軍舞。

    凱旋。

    當然得用這樣的歌舞。

    等歌舞結束之後,在開席之前。吳年站了起來,端著酒杯,目視前方兒孫、臣工。

    他深呼吸了一口氣,然後鏗鏘有力的話語,響徹大殿。

    他說道:“建武三十三年夏,寡人得勝,班師回朝。”

    “一天下。”

    “寡人這一生,再無憾。”

    “敬大漢。”

    說罷,他舉起酒杯,大聲說道。

    “敬大漢。”眾人齊齊熱上湧,站起舉杯大聲響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